

(圖片取自pixabay)
如果發生車禍,可以理解為何塞車,這也是大家遇到塞車時第一個想到的解釋;事實上,塞車的原因比較複雜,有科學家專門研究、解釋這種現象。以下用一些交通管制措施來解釋塞車的成因。
車輛管制
為何連假期間政府要對高速公路進行車輛管制?因為塞車的主要原因是車流量太大。原因很簡單,當一段路上有很多車,車間間距會縮小,車間間距縮小,車主就不敢開太快,以免前方突然煞車會反應不及撞上去;開越慢,越容易造成後方回堵,所以車流量與整體車速成反比。
另外,車間間距越小,前方若有車輛煞車,後方跟著煞車的車輛也越多,這個「煞車潮」會像聲波一樣向後方傳遞下去,後方以等速前進的車流會產生頓挫,產生回堵。
有人認為未來自駕車普及後才能有效解決塞車問題,因為如果所有自駕車由中央系統統一控管,就不會有上述的駕駛心理因素,所有的車輛如同輸送帶上的貨品一樣以等速前進,不會因為車間間距變小而駛慢,也能有效解決上述的回堵效應。
禁止超車
部份路段或車道會禁止超車,這除了可以減少發生事故的機率,也能降低塞車的機率。如上所述,當某一段道路上的車量過多,車間間距小,前方車輛煞車時影響到的車輛越多,造成回堵。車主的超車行為時常會造成被超車車輛突然煞車,這樣會影響後方車輛,更別提超車導致意外所造成的影響。
設最低限速
為何高速公路要設最低限速,一個很簡單的理由是慢車會造成後方回堵。這自然是一個重要的理由,但在車量少的情況下,後方來車進行超車就能排除慢車造成的影響;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下,因為慢速車與前方車輛的間距較大,所以慢速車遇到前方車輛急煞能較從容地反應,甚至不用跟著煞車,所以它能抵銷上述的回堵現象,中斷如同聲波般的塞車潮向後方傳遞,這樣後方車輛就能繼續保持等速前進。
慢速車的另一個問題是,它會逼駛那些開車比它快的車主進行超車,當車流量少的時候這還不會怎樣;但在車流量大的時候,超車容易造成回堵效應或事故。
總而言之,為何車道上沒有事故會形成塞車呢?
第一個要素是車流量,車流量小時任何狀況都容易排除,但車流量大時任何一點小狀況都容易造成後方回堵;所以第二個要素是車流量大時,前方車輛煞車時造成的回堵效應;而在某些狀況下,行駛較慢的車輛「剛好」能排除這種效應。
12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