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Strix SCAR II鍵盤區的設計更加方正的整體線條,螢幕不僅邊框變窄,更新率與反應時間也變得更快。

章節連結
先前阿輝介紹過的 ROG Strix SCAR Edition,現在推出了更強、更棒的第二代 ROG Strix SCAR II,當然要來好好的試一試!這次跟前一代最大的差別,除了規格更猛之外,就是換上了窄邊框螢幕,所以尺寸變得更小更好攜帶,看起來也更帥。ROG Strix SCAR II 共有 15 吋和 17 吋兩種版本,同樣是針對 FPS 遊戲設計,所以螢幕都具備 144Hz 更新率與 3ms 反應時間,處理器是第八代 Intel Core i7-8750H。這次測試的是 17 吋的頂規版本,搭配的顯卡為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GDDR5 VRAM,記憶體直接上滿 32GB DDR4 2666MHz,硬碟則是 256GB M.2 NVMe PCIe 3.0 x4 SSD 搭配 2.5」 1TB 5400rpm SSHD。
ROG Strix SCAR II 重點規格
加粗為此次測試機型的規格。
- 作業系統:
- Windows 10 Home
- 螢幕:
- 15.6 吋 Full HD IPS 面板、72% NTSC、144Hz、3ms(GL504GM、GL504GS)
- 17.3吋 Full HD IPS 面板、72% NTSC、144Hz、3ms(GL704GM)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8750HQ
- 記憶體:
- 8GB DDR4-2666 雙通道 (最高 32GB)
- 顯示卡:
-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GDDR5 VRAM(GL504GM、GL704GM)
-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8GB GDDR5 VRAM(GL504GS)
- SSD:
- M.2 NVMe PCIE 3.0 x4 256GB SSD
- HDD:
- 2.5」 5400rmp 1TB SSHD
- 擴充:
- USB 3.1 Gen2 (Type-C) x 1
- USB 3.1 Gen1 x 3(GL704GM) 或 2(GL504GM、GL504GS)
- USB 3.1 Gen2 x 1
- MiniDP x 1
- HDMI 2.0 x 1
- RJ-45 x 1
- SD 讀卡機 x 1
- 3.5mm 音源孔 x 1
- Kensington 安全鎖 x 1
- 變壓器
- 180w(GL504GM、GL704GM)
- 230w(GL504GS)
- 尺寸:
- 39.98 x 27.35 x 2.49-2.64cm / 2.9kg(GL704GM)
- 36.1 x 26.2 x 2.61cm / 2.4kg(GL504GM、GL504GS)
更犀利的外型
帥氣的外盒,除了有 ROG 敗家之眼的 logo,底圖也呼應了機身的髮絲紋與不對稱斜角分割造型。
這次附了一張貼紙,各種敗家之眼讓你到處貼。
還有一個鑰匙圈,相當帥氣。
這次 ROG Strix SCAR II 的線條變得更方正,乍看之下,頗有自家頂級旗艦機種西風之神的感覺。
整面的金屬髮絲紋,透過不同角度與光線反射,營造出斜角分割的視覺效果。
A 件上緣和 C 件有有一段內凹區域,此處設置了 LED 狀態燈,無論蓋起來還是打開都可以確認電腦的狀態。我們在前一代 ROG Strix SCAR 或是頂級機型 Zephyrus 西風之神 GX501 上面也可以看到類似的設計。另外這邊也可以看到 ROG 完整名稱,是造型方面一個小細節。
另外這邊也藏了 ROG Strix 的文字。
ROG Strix SCAR II 的 17 吋版本(GL704GM)共配置有一組 USB 3.1 Gen2 (Type-C)、三組 USB 3.1 Gen1、一組 USB 3.1 Gen2,以及 MiniDP、HDMI 2.0、RJ-45、SD 讀卡機、3.5mm 音源孔、Kensington 安全鎖各一組。
上蓋的 ROG 敗家之眼支援 Aura RGB LED 燈效,可以自由變換顏色,也可以透過 Aura sync 和其他 ROG 裝置同步燈光。
17.3 吋的防眩光螢幕,這次換上了 IPS 面板,提供 72% NTSC 色域、144Hz 更新率與 3ms 的灰階到灰階反應時間。解析度是 1080p。
ROG Strix SCAR II 蓋善了前一代的缺點,採用了窄邊框設計,也因此機身比起前一代縮小許多!其中 SCAR II(15 吋)較 SCAR Edition (GL503VS) 窄 2.33cm。 SCAR II(17 吋)較 SCAR Edition (GL703VM) 窄 1.52cm!
螢幕下方也有一枚 ROG LOGO。
上蓋幾乎整個被螢幕塞滿的感覺就是爽阿!
不過也因為窄邊框,螢幕上方已經幾乎沒有空間。因此 ROG Strix SCAR II 將視訊鏡頭移動到了螢幕下方偏右的位置。鏡頭兩側同樣配備陣列麥克風。
鍵盤區的設計這次加入了軍武風格,可以看到底板是碳纖維質感,表面則印有斜角切割的迷彩紋路,戰鬥風格滿點,也很符合 ROG Strix SCAR II 是針對 FPS 遊戲設計的產品屬性。
鍵盤區同樣支援 Aura RGB LED 燈效(RGB 4 區)與 Aura sync 同步。
不只鍵盤,機身的邊緣同樣也會發光
按鍵具備 1.8mm 行程與 0.25mm 的鍵帽弧線,支援 N 鍵不衝突,搭配 ROG 獨家的 Overstroke 技術,可以讓按鍵觸發較早、過行程距離較長,讓操作更快速、更精準,也會更省力。 遊戲最常使用的 WASD 按鍵直接做成透明設計,進一步減少誤按的發生。
鍵盤上方有四顆熱鍵,可以快速調整音量、開關麥克風,以及一鍵啟動 ROG 電競中心,可以檢視 CPU 和 GPU 頻率、電壓和溫度等眾多實用資訊的詳盡儀錶板,並進行即時調整或存取 ROG GameFirst、Aura Core 以及 XSplit。另外 F5 可以手動開啟風扇 HyperFan 應用,手動調整風扇散熱功能。
觸控板的左右鍵這次改成實體按鍵,尺寸不算大。不過一般玩 FPS 遊戲也很少用到觸控板就是了。
底部也是配合整個斜角切割的設計方向,並加入不少散熱孔。ROG Strix SCAR II 配備了雙 12v 風扇,搭配 0.1mm 的散熱鰭片與更大的散熱片,可以維持機身在長時間遊戲下的效能穩定。另外頂部的散熱出風口特別採用了紅色的防塵網,相當帥氣!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版本的 ROG Strix SCAR II(GL504GM、GL704GM)變壓器是 180w,尺寸還算小巧。如果是選購 GL504GS,為了滿足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的需求,變壓器就會換成 230w 的版本。
Armoury Crate 功能
ROG Strix SCAR II 內建的是 Windows 10 家用版系統。
內建的 Armoury Crate 可以對電腦進行一系列的個人化。第一個頁面你可以看到整體電腦的狀態,也可以透過雷達圖來確認目前的性能設定。
可以設定遊戲時要強制關閉的應用,不讓背景程式佔用系統資源。
AURA 光效也可以在這邊做調整,可以選擇不同的閃爍型態或是自訂客置化光效。
其中智慧光效相當有意思,可以直接從燈光的顏色確認目前機身的溫度。
Sonic Radar III 可以將遊戲中的音效視覺化,告訴你聲音的方位。這可以說是 FPS 的神物!例如聽到槍聲時,雷達上面就可以確認槍聲的位置,讓玩家更全面地掌握敵人的動態。
火力滿點的暴力效能
CPU 跑分軟體 CPUmark99 進行測試,成績為 696。
硬碟方面,作為系統碟的 SSD 讀寫速度的差異應該不必多說。實測讀取速度平均在 1740MB/s,寫入速度平均在 1301MB/s,都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阿輝也測試最新版 3D Mark 跑分,ROG Strix SCAR II 在各個項目中的表現都十分優異。如果是 1070 的 15 吋版本應該會更暴力一些!
使用《古墓奇兵:崛起》的跑分軟體來測試,平均都有到 60FPS 以上。
我們實際玩了一下遊戲,可以看到流暢度也是相當棒,目前絕大多數的遊戲應該都可以輕鬆應付沒有問題。
PCMARK 10 的測試成績為 5828。
使用 PassMark 測試整體效能,成績為 6029.3,百分比也都有接近滿級分的表現。
ROG Strix SCAR II 是一款 VR Ready 的機型,在 VRMARK 測試方面,各項成績以及 FPS 表現都相當好。分數為 6044 分。
電力測試方面,基本上對於強調效能的機種就不要期望太高了,各家電競筆電差不多都是這樣。
看起來更帥、用起來更猛
ROG Strix SCAR II 相較於前一代可以說是全面進化,首先外型方面就更帥氣,鍵盤區的設計乃至於更加方正的整體線條,尤其是換上窄邊框螢幕,爽度就是比較高!另外這次的螢幕不僅邊框變窄,更新率與反應時間也變得更快,對於 FPS 遊戲來說有一定程度的幫助。效能方面則不必多說,雖然顯卡沒有升級,不過處理器換上第八代 Core-i7 HQ,效能比起前一代又提升了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