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series 4 11/9台灣要開賣了,有想買的的話,就來看看下面的獨家開箱吧!

蘋果預計在11月9日開放台灣地區銷售搭載更大錶面、新增心電圖功能的Apple Watch series 4,同樣確認推出一般Wi-Fi連網版本,以及內建eSIM功能、可獨立上網使用的Wi-Fi+Cellular版本,筆者趕在台灣地區正式開放銷售之前,取得台灣銷售版本進行開箱,同時也簡單說明幾個與先前版本差別之處。
執行效能明顯提昇、換上更大錶面
今年宣布推出的Apple Watch series 4,除了換上運算效率更高、更加省電的S4處理器,同時也讓Apple Watch series 4從硬體架構層面換上64位元設計,配合新版watchOS將比前一款Apple Watch series 3提昇兩倍左右的app執行效率,因此比起以往手錶端的使用體驗,幾乎點按app圖示後即可完成啟動。
另外,此次最大明顯改變便是採用顯示佔比更大的螢幕設計,在螢幕機身相對僅增加一點,尺寸分別從原本的42mm與38mm,增加為44mm與40mm,卻因為窄邊框設計而讓顯示佔比分別放大35%與32%,配合圓角邊緣設計讓觀看視覺相對放大,進而可在螢幕放入更多資訊內容,或是更方便觀看圖文訊息。
配合此次螢幕放大,蘋果更以飛行錶款為概念推出圖文組合、圖文,以及呼吸、煙霧、火與水、液態金屬等全新錶面內容,讓使用者能更容易透過錶面操作更多功能,或是藉由更豐富的影像內容裝飾錶面。
功能提昇方面,此次則是在手錶背面採用全新心率感應器,除了可隨時量測使用者心率表現,更可針對心跳頻率過低等異常現象提出警告,或是藉由內建提昇至可偵測32G位移力道的加速感應器判斷使用者是否跌倒,進而透過螢幕或震動要求使用者點按螢幕進行互動,藉此確認使用者當下是否仍有正常意識,否則將會在60秒後自動透過手機或內建eSIM通話功能呼救。
此項功能預設為關閉,若使用者有需求的話,記得要事先手動開啟,但如果本身是65歲以上的使用者的話,系統就會依照實際輸入健康資訊判斷自動開啟,避免產生使用上的困擾。
心電圖量測功能預計稍晚推出,但僅先限美國地區使用
至於此次特別主打的心電圖量測功能,則可讓使用者配合手錶底部心率感應器,並且用另一隻手壓住數位錶冠表面,在形成體內生物電子迴路之後,即可在app內自動建立一組可供醫療參考使用的心電圖資料。
在先前秋季發表會時,蘋果不但邀請美國心臟協會總裁Ivor Benjamin現身為新增加的心電圖量測功能背書,更說明此項功能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認證,可用於一般醫療領域。
不過,此項功能目前尚未正式上線,蘋果預計會在今年稍晚時候才會透過更新正式推出,而未來台灣是否會開放此項功能,似乎還是要看這項功能能否獲得台灣衛生署批准使用,否則也有可能僅在特定市場提供使用,但目前包含心率量測、心率過高或過低提示功能都可以在台灣地區使用,另外心房顫動與心律不整通知目前也仍僅限美國地區使用。
硬體規格升級,eSIM識別設計稍有不同
其他設計部分,錶身材質依然區分不鏽鋼、鋁合金,並且提供太空灰、銀色與金色,另外也同樣與NIKE、愛馬仕合作推出特別錶款,至於eSIM版本則在數位錶冠以紅圈取代原本紅點識別設計,並且在數位錶冠加上Haptic Touch震動回饋功能,讓使用者在轉動時能有更真實觸感。
為了進一步提昇使用便利性,麥克風擺放位置也從原本左側移到數位錶冠與側面按鍵中間,原本的擴音孔也進一步擴大,藉此增加聲音放大聆聽效果,讓使用者更容易直接透過手錶通話。
這次Apple Watch series 4在外觀設計明顯與前一代產品不同,螢幕顯示面積分別提昇35%與32%比例,分別對應40mm與44mm兩種尺寸規格,同時也重新打造操作介面,讓更大螢幕顯示範圍可容納更多資訊,並且加入更多動態桌布與錶面內容,而錶身材質則提供不鏽鋼與鋁合金設計,一樣與愛馬仕、Nike合作包含專屬錶面設計的錶款與特殊錶帶配件,底部心率感應器外層則改為陶瓷材質與藍寶石玻璃設計。
而右側數位錶冠則是加入觸感震動反饋功能,並且可當做心電圖量測感測位置,同時將原本eSIM版本採紅點設計更改為紅色圓環,並且進一步提昇通話等連線效率,另外也將麥克風、內建麥克風做了提昇,讓使用者更容易透過Apple Watch series 4通話。
整體使用時間,Apple Watch series 4大致上仍維持18小時使用時間 (正常使用情況),最長則可對應2天左右的待機使用時間,而內建儲存容量目前則僅有16GB,同樣可透過藍牙方式與藍牙耳機連接。
在健身運動部分,配合更精準的動態識別功能,Apple Watch series 4更能對應細微的動作偵測,藉此正確記錄運動數據。為了讓更多人願意配戴Apple Watch series 4進行運動,蘋果更加入活動記錄競賽功能,讓使用者能與朋友進行挑戰,最多可邀請40人一同參與,並且能在競賽過程中獲得成就獎章。
而為了讓使用者更方便配合新款Macbook系列機種使用,蘋果在推出新款Apple Watch series 4時,也同步推出換上USB Type-C連接頭的新款Apple Watch磁吸式充電器,讓使用者能直接連接連接新款MacBook系列機種充電,但本身並不支援快充功能。
幾個可能會被詢問的問題
錶帶可以共用嗎?
可以,雖然Apple Watch series 4錶身分別增加為44mm與40mm,但在錶帶固定內建仍維持原本設計,因此可以直接使用原本的42mm或38mm錶帶配件,固定與拆卸方式也維持原本設計。
不過要注意的是,新版錶帶配件包裝上會將尺寸標示為44mm或40mm,但實際上仍可用在舊款Apple Watch。
跟先前Apple Watch系列錶款有什麼差異?
除了內建心電圖量測、更大顯示螢幕、效能更高的處理器與更靈敏的動態感測效果,加上eSIM識別標示方式略有不同,以及在app整體執行效率與螢幕可視面積明顯增加,確實在使用感受多少會有些不同,但由於蘋果仍會持續透過watchOS的版本升級提供更多功能,使得Apple Watch series 4整體使用體驗,其實與舊款Apple Watch series 3並沒有太大差異。
因此除了特定在硬體規格上的差異,否則在Apple Watch series 4推出之後,選擇購買Apple Watch series 3也是不錯的選擇,甚至也能共用錶帶配件,同樣也能使用對講機在內的watchOS 5.0版本新增功能。
心電圖什麼時候會推行?
目前還無法完全確定,但蘋果透露最快會在今年底之前透過軟體更新加入。
不過,礙於各地區法規限制,目前心電圖量測功能僅會先在美國地區提供使用,另外包含心房顫動與心律不整通知也仍僅先在美國地區提供使用。
eSIM功能有差嗎?
整體上與先前推出的Apple Watch series 3所搭載eSIM並沒有特別差異,配合新款iPhone XS系列或iPhone XR的雙SIM卡設計,也能手動指定將哪一組門號綁定至手錶上的eSIM使用,至於計費方式則依照不同電信業者而定。
新版對講機功能怎麼使用?
其實對講機功能 (Walkie talkie)基本上就是運用FaceTime的語音通話功能,因此使用者必須事先登入帳號,並且將通話對象設定為聯絡人之一,之後即可開啟對講機與指定對象交談。
由於透過FaceTime語音通話方式,因此傳輸方式就是基於VoIP技術原理,在透過Wi-Fi連接或以eSIM方式連網通話都能順利交談。
而在交談之前,雙方必須為互相加為聯絡人,若不想接收對講機通話連接通知的話,也可以手動在設定選項中關閉,此時還是可以看見螢幕顯示推播通知,但手錶將不會發出任何聲響,除非使用者將對方從聯絡人清單移除。
新版學生身分卡等功能怎麼使用?
在watchOS 5.0更新中加入的學生身份卡功能,目前僅先在美國地區提供加入合作的學校機構使用,包含杜克大學、阿拉巴馬大學與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在內大專院校已經與蘋果合作,讓學生可將學生證加入Apple Watch的錢包功能,即可將Apple Watch當做數位學生證使用,例如進出宿舍、圖書館、教學大樓,或是利用數位學生證支付餐廳餐飲費用。
蘋果預計在未來與更多學校單位合作,但目前尚未開放其他地區使用,但預期會有更多學校機構加入合作。
除了學生身分卡功能,其實包含像Apple Pay Cash、地圖鄰近景點提示、心電圖等功能,目前仍因地區法規等因素限制,因此並非所有功能都會開放台灣等地區使用,甚至有些功能僅限美國境內使用。
實際開箱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