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今天針對媒體舉辦一場微雲台技術分享會,介紹 VIVO 在今年 2 月 APEX 2020 概念機搭載地的微型雲台模組技術與價值,標榜將專業的大型雲台技術濃縮至可置於智慧手機的機構尺吋,藉由使元件與光學鏡片的完整模組能夠進行包括 X 、 Y 與 Z 軸的防手振補正,且在微縮後甚至比光學防手振模組更小巧,達到比現行電子與光學防手振更好的效果。
▲ VIVO 的微雲台模組
▲背面的 S 排線
▲三種防手振機制的特性
▲ VIVO 的微雲台機構酷似手持攝影機的全方位防手振模組
目前在手機使用的防手振技術常見的技術包括電子式的 EIS 與光學式的 OIS , EIS 是藉由影像裁切與多張疊合的方式進行補正,除了會耗損視角以外,由於是採用多張高速影像合成,畫質自然較 OIS 差;而相機的 OIS 雖是真實的鏡片防振,但由於手機空間較少,難以與傳統相機的 OIS 一樣有那麼大的鏡片擺幅,此外也無法針對 Z 軸的移動進行補正,故 OIS 技術在拍攝移動題材的影片時,仍須搭配 EIS 進行補正。
▲機構設計的創新之處
▲相較光學防手振有更強的補正效果
▲工程機搭載的防手振模組
雲台機構是目前在大型攝影器材常見的防手振技術,不過主要是針對專業錄影設施設計,結構相當龐大,不太可能用於手機;從技術原理而言, VIVO 的模組機構酷似手持攝影機產業常見的防手振模組架構,利用配置在前端限位器框架的雙滾珠機構作為相機模組擺動的驅動,並以雙 S 排線縮減佈線空間,從視覺上可看到微雲台模組在驅動時,鏡頭會宛若眼球般的轉動。
▲將大型雲台的優點濃縮到手機可用的大小
▲比起光學防手振的邊角畫質更好
▲微雲台可達到更好的安全秒數
相對典型的 OIS 防手振,微型雲台有幾項顯著的優點,其一是擺動的幅度較光學更大,可提升約 3 倍的晃動補正,其次是由於是包括光學鏡片與元件的全模組補正,邊角畫質不會如傳統 OIS 的鏡片晃動而耗損,再來就是由於是包含 Z 軸的補正,對於運動跟拍也有更好的影像穩定度。其結果是 VIVO 微雲台能夠使拍攝者有更好的安全快門,以及在低速快門有更高的成功率。
▲左為搭載微雲台模組的工程機
▲微雲台將率先導入旗艦級機種,若達到規模經濟則有望用在中高階機種
VIVO 強調,微型雲台技術已經達到相當的成熟度,不過礙於成本,仍將會先優先使用在 VIVO 未來的旗艦機種,並先用在標準鏡頭模組上,但若未來達到規模經濟, VIVO 認為有望漸漸導入中高階機種。此外,靠慮到微雲台是移動完整鏡頭模組,為了避免模組錯位, VIVO 現階段在測試系統就規劃了校正功能,一旦影像發生偏移,可手動進行校正,但 VIVO 強調目前在實驗室使用一萬次以上也沒有發生模組耗損問題。
1 則回應
感光元件就無法作大。
機身空間有限。
比起大尺寸感光元件的電子防震裁切,微型雲台沒什麼優勢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