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NVMe SSD 逐漸成為高效能電腦必備的核心儲存規格,消費者對儲存設備的傳輸速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尤以遊戲、內容創作者等需要存放大量大型檔案族群,亦希望有不遜於內接式 SSD 的外接儲存設備,除了 Thunderbolt 3 以外, USB 3.2 Gen.2 x 2 的崛起,也使得 USB 外接 SSD 能夠達 2,000MBps 的傳輸效能,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即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的高效能產品。
要正式介紹這款產品前,筆者認為有必要先簡單介紹所謂的 USB 3.2 Gen.2 x 2 ,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 PC 、筆記型電腦具備 USB 3.2 Gen.2 ( USB SS 10Gbps ),不過 USB 3.2 Gen.2 x 2 則是更進階的高速介面,由兩路的 USB 3.2 Gen.2 構成通道,僅有單一 USB Type-C 介面,可達理論最高 20Gbps 的傳輸性能,但目前並非所有新電腦都有提供這樣的介面。
▲ USB 3.2 Gen.2 x 2 目前仍數較新的介面
雖然 USB 3.2 Gen.2 x 2 在個人電腦可藉由 PCIe 介面卡擴充,但要注意的是由於 USB 3.2 Gen.2 x 2 需要使用 4 條 PCIe 3.0 通道,所以連接的 PCIe 插槽也至少要是 PCIe 3.0 x 4 ,但現在不少 M-ATX 主機板除了連接 GPU 的 PCIe 為 PCIe 3.0 x 16 外,其它插槽很可能僅有 PCIe 3.0 x 2 ,故也要留意主機板的規格。
▲背面有止滑處理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的外型與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 神似,以俐落簡潔的漆黑外觀,搭配一道發光的 RGB LED 光條,表層在金屬外殼施加皮革漆處理,而底部則是以一層止滑材質,介面則是提供單一 USB Type-C ,隨盒附屬的線材是一條通過 USB SuperSpeed 10Gbps 的線材,不過能夠提供 USB 3.2 Gen.2 x 2 所需的傳輸性能。
▲可在管理軟體控制發光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需要自行從官網下載管理軟體,除了基本的韌體更新功能外,也可自訂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的 RGB 光條的發光模式,不過較可惜的是 Seagate 並未開放與主流 PC 品牌的系統或是主機板進行發光同步。
▲需搭配 SuperSpeed 10Gbps 線材方能確保性能
由於手邊並未有原生 USB 3.2 Gen.2 x 2 的設備,故此次的測試是透過在 PC 主機板安裝 USB 3.2 Gen.2 x 2 的擴充卡進行,這裡也要提醒使用者,雖然當前雙向 USB Type-C 的線材相當普及,但建議使用通過 USB SuperSpeed 10Gbps 規範的線材才能確保傳輸性能無虞。
▲ USB 3.2 Gen.2 x 2 具備 20Gbps 的理論傳輸性能
此次測試的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是最大容量的 2TB 版本,採用 NVMe M.2 SSD 作為主體,透過 USB 3.2 Gen.2 x 2 的介面, 帳面的理論傳輸性能可達 2,000MBps 讀取與 2,000MBps 寫入。
▲傳輸性能測試
由於此次的測試並非原生 USB 3.2 Gen.2 x 2 介面,是透過 PCIe 卡進行轉換,加上 USB 協定特性的關係,測試的表現多落在逼近讀寫 2,000MBps 的成績,算是與理論值相去不遠,只是大前提就是設備需要具備 USB 3.2 Gen.2 x 2 介面。
▲若搭配 USB 3.2 Gen2 仍有 1,000MBps 的性能
雖說目前 USB 3.2 Gen.2 x 2 介面還未如 USB 3.2 Gen.2 來的普及,然而近乎一倍以上的讀寫性能使得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表現與內接式的 NVMe M.2 PCIe 3.0 x 4 的主流級 SSD 相去不遠。
▲相較自行以 M.2 SSD 搭配外接盒,更好的質感與可靠的零組件是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的優勢
對需要大容量且超高速外接儲存設備的消費者,雖然自行購買外接盒與 M.2 SSD 或許價格更低,但也須顧及外接盒的主控晶片與電路設計品質參差不齊,小則未能達理論傳輸性能、大甚至會毀損 SSD,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則能兼顧精緻的外型、整體的可靠與精緻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