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110歲冥誕:生平簡介、布袋戲國寶大師與戲夢人生

2020.12.24 08:53AM

今天Google Doodle紀錄的是台灣布袋戲傳奇李天祿的110歲冥誕。李天祿出生於1910年,是知名布袋戲操偶師,22歲就創立了「亦宛然」劇組,也曾客串數部電影演出,甚至在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戲夢人生》中飾演自己的角色。李天祿曾自嘆身世淒涼,自言「四代四姓,戲夢人生」,但他同時也是讓台灣布袋戲被國外看見的重要推手,如今在新北市三芝也有「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讓這位傳奇大師的手藝永久留存。

李天祿生平:四代四姓,戲夢人生

李天祿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大稻埕,8歲就開始學習布袋戲,22歲創立劇團「亦宛然」。李天祿自言「四代四姓」的原因可以追溯於當時「冠姓」與傳宗接代的習俗,是因為李天祿的祖父原本姓何,後因意外事故過繼許家,改姓許,再生下李天祿的父親許金木,後許金木入贅於李家,因此李天祿從母姓,姓李。李天祿的長子陳錫煌也是因李天祿入贅於陳家所故。

李天祿的父親也是布袋戲偶師,因此他自小學習布袋戲技藝,妻子也是出身於布袋戲班。李天祿在22歲那年自立「亦宛然」劇團,因唱功、口白、布景新穎,短短3年的時間就成為了當地知名的布袋戲劇團。

▲電影《戲夢人生》劇照。

布袋戲的盛行至沒落:亦宛然劇團

中日戰爭曾禁止布袋戲,1941年時開禁卻施加了許多限制,導致布袋戲偶必須穿著現代服裝。在國民政府初期,因解放對布袋戲的限制,布袋戲曾經紅極一時,成為台灣當時最主要的娛樂。李天祿的「亦宛然」劇團融合了京劇的文武場與布袋戲的後場,在語言上使用京劇口白、京劇唱曲、布袋戲的臉譜也是參考京劇而生,是為「外江派」,演出獨樹一格。李天祿的亦宛然劇團曾在布袋戲最蓬勃的時候,參加全省的布袋戲比賽連續20多年奪得北區冠軍,自此奠定布袋戲盟主的地位,李天祿也被稱為「外江派布袋戲」的開山祖師。

然而好景不常,無線電視興起,雖然亦宛然也是首個登上無線電視的布袋戲團,但傳統偶戲不適合在電視播出,因此並沒有獲得太多的迴響。在此之後,黃俊雄布袋戲團的「雲洲大儒俠」因聲光效果、音樂、劇情大受歡迎,李天祿並未跟進此種手法,再加上政府禁用方言,於是傳統的布袋戲迅速沒落。那時為1970年代。

法國巴黎開設大師班 獲得「騎士榮譽勳章」

李天祿是台灣布袋戲推廣至國外的重要推手。1980年代曾有法國籍學生向李天祿學習布袋戲,至法國成立「小宛然」劇團,李天祿因此受邀至法國戲偶界,並且於巴黎市政廳開設大師班,「小宛然」也在全法、全歐甚至全世界巡迴演出。此時,台灣也漸漸開始重視布袋戲,不過難以重現當年的繁榮勝景。

李天祿晚年曾參與過許多電影演出,包括侯孝賢導演的《戲夢人生》就是以李天祿傳記為故事藍本,本人也實際參與出演。李天祿的長子陳錫煌同樣也是台灣知名的布袋戲大師之一,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保存者」。

▲李天祿布袋戲片段。

▲李天祿與長子陳錫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