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ER 旗下音響品牌 SoundCore 在日本與歐美市場有相當高的評價,在初期台灣還未正式引進前亦有不少貿易商引進,不過隨著 ANKER 積極經營台灣市場,台灣消費者也可更容易買到響有保固的 SoundCore 產品,像是今年初甫發表的 SoundCore Liberty Air 2 Pro 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幾乎與國外零時差推出,這次也取得這款 SoundCore 首款中價位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進行評測。
▲ Liberty Air 2 Pro 延續 Liberty Air 系列的帶桿狀設計
▲耳機側邊為銀色
Liberty Air 2 Pro 是隸屬 SoundCore 中價位系列的最新款產品,延續帶有桿狀設計,與 Liberty Air 2 的耳機主體設計相近,自框體側面到施加與主體明顯的金屬色,除了商標外,也添加小寫 soundcore 文字提高品牌辨識度,主體色澤採用消光處理。此次開箱的是系列當中的星燦藍配色,採用深邃的海軍藍色,另外還有雲母黑、石英白與晨曦粉等配色。
▲耳機觸控提供雙擊與長按兩種
Liberty Air 2 Pro 採用側邊觸控進行控制,或許是為了避免誤觸,其控制方式不包括單觸觸控板指令,需要連續點擊兩次才能啟動功能,預設長按則是作為降噪模式切換,兩個指令可透過 app 進行自定義;另外 Liberty Air 2 Pro 提供離耳偵測,當取下耳機後會主動暫停音樂播放。
▲充電盒可單手推開
而 Liberty Air 2 Pro 與 Liberty Air 2 設計最大的差異在於充電盒, Liberty Air 2 Pro 充電盒設計並未使用市場上常見的上掀蓋設計,而是採用與耳機配色相同、小巧方正的推蓋設計,單手即可輕鬆開閉,除採用 USB Type-C 充電外,也具備 Qi 無線充電支援。
▲藉由外側與內側兩組麥克風進行降噪取樣
▲下方麥克風僅作為通話收音,通話時會與外側與內側進行收音降噪
作為一款中價位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 Liberty Air 2 Pro強調日常實用級的主動降噪技術與不因降噪妥協的音質;其單體使用較 Liberty Air 2 所搭載 6mm 動圈更大的單體,標榜使用具 10 層高硬度鍍膜的 11mm PureNote 甄音技術動圈單體,搭配內外各一組收音麥克風進行環境音降噪取樣,通話時則透過共 6 組麥克風進行收音降噪。
▲ app 首頁
▲通透模式可選擇完全通透或人聲集中
▲自定義降噪可手動調整降噪層擊,但效果不太明顯
Liberty Air 2 Pro 降噪功能雖非全自動智慧偵測,不過仍在 app 提供手動強度設定,提供交通、室內與戶外三組預設強度,與一組自定義,若三組預設值對消費者都有些過猶不及,可透過自定義調整合宜的降噪強度,不過或許是收音麥克風動態或是演算邏輯,切換降噪強度的變化不太明顯,處理重度噪音的能力依舊有限。
▲環境音切換可勾選循環的模式
另外 app 亦可切換通透模式與標準模式,不過切換降噪模式可透過長按耳機觸控板啟動,一般來說應該不太需要使用 app 進行,不過相較其它具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的真無線耳機方便的是, Liberty Air 2 Pro 能夠手動切換兩邊耳機長按的循環模式,預設一邊為標準與降噪循環、另一邊為標準與環境音循環,故可避免其它競品需要三個模式循環一圈的情況。
▲桌面小工具可快速切換
另外或許是考慮到進入 app 程序較為複雜, ANKER 在 Android 提供桌面小工具,可快速透過桌面工具切換環境音與降噪設定,然而需要耳機與手機連接後一小段時間才能完成與桌面工具的連接,並非連接完成當下即可連動,若能夠在連接當下即可切換就更好了。
▲ HearID 透過互動方式微調音質,若耳塞無法完全匹配可藉此進行校正
Liberty Air 2 Pro 除了提供個人化 EQ 調整外,較為特殊的是具備 HearID 聽紋辨識技術,此項技術是一套基於聽力偵測的個人化聆聽系統,啟動後會先偵測當前環境噪音,確保使用者在寧靜的環境進行測試,啟動後針對左耳與右耳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使用者依照聆聽的情況按下確認後,系統再依據結果分別針對左右耳產生一組個人化的聽覺曲線,當然若校正後的結果不滿意,使用者還可把預設的 22 組 EQ 調音或是手動設定 EQ 整合到 HearID 校正的結果。
▲耳塞高達九種尺寸
▲導管較短
為了符合更多使用者的耳型, Liberty Air 2 Pro 提供高達 9 種尺寸的耳塞, app 內可啟動密合度感測功能,透過耳機內側的收音麥克風偵測耳塞的匹配情況,不過由於 Liberty Air 2 Pro 的導管較淺、原廠耳塞屬於短傘柱,對筆者較怪異的耳型而言已經試完一輪的耳塞仍無法通過系統的密合度匹配,僅能選擇感覺上最接近密合的耳塞使用。
▲調音偏向主流風格
Liberty Air 2 Pro 的 SoundCore 經典預設調音風格偏向亞洲取向的大眾主流風格,中低頻較為突出,人聲略為後退,而在進行 HearID 校正後的人聲更為前靠、背景包圍感較強烈,確實就個人偏好而言,會比較喜歡經過 HearID 校正後自動產生的音色,唯獨校正後人聲厚度較單薄,不過畢竟可以花費些許時間手動微調 EQ ,要打造出合乎個人喜好的調音不是難事。
▲韌體升級後似乎預設音量被降到中間值
筆者在使用的過程倒是有發生比較特殊的情況,是在透過韌體升級後整體音量降低的情況,原本以為是升級發生錯誤,而後嘗試在 app 把耳機的觸控鍵改為音量提高,才發現 Liberty Air 2 Pro 的音量調整功能並非與行動裝置音量同步,故自耳機調整音量時設備音量不會同步變化,可能在韌體升級的過程將耳機預設音量降到中等音量,導致設備音量開到最大音量仍偏低,若在韌體升級後遇到類似的狀況,可嘗試更改按鍵功能手動將耳機音量調高。
▲略為物超所值且具豐富的客製化條音功能
雖然 Liberty Air 2 Pro 本身的機能已經達到大品牌 5,000 元以上的中價位產品,但定價卻落在平價主動降噪耳機層級,同時具備豐富的音訊個人化定義功能,基本的音質也是該價格水準演出,對於沒有品牌情節、重視物超所值的消費族群確實相當值得,不過畢竟屬於中價位產品,在重度噪音的環境與純音質細節仍不及如 AirPods Pro 、 Sony WF-1000XM3 、 Jabra Elite 85t 或 BOSE QC EarPods 的表現,不過若多為日常生活使用, Liberty Air 2 Pro 則是對預算有限的消費者略為物超所值的選擇。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