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點 PEN-F 加上一點 E-M10 IV 迸出新滋味, Olympus PEN E-P7 相機動手玩

2021.08.06 04:52PM

OM Digital Solutions 自 Olympus 主體拆分後推出的第一款商品是針對隨身與街拍開發的 PEN E-P7 ,這也是 PEN E-P 系列暌違 8 年之後的全新機種,在產品定位則融合 E-PL 與 PEN-F 的特色,使這款 PEN 系列最新機種能與著重專業機能的 OM-D 系列有更顯著的差異,但又比起原本的 E-PL 具更豐富的功能與更細緻的質感。

▲ E-P7 採用與 E-M10 同級電子系統

要介紹 E-P7 之前是必要再回顧 PEN-F 這款獨特的高階街拍產品;推出於 2016 年的 PEN-F 是一款市場少有的可交換鏡頭高階街拍型相機,除了具備 PEN 系列的復古設計家族風格之外,機身大量採用金屬件,並具備專業級的多轉盤與來自 PEN-F 的創意轉盤功能,使攝影創作者能夠快速的切換色彩定義,拍出個人喜好的照片風格。

照片中提到了705、345000063 WY MICRO、ONOW,跟鐵心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相機配件、電子配件、電子樂器

▲電池與記憶卡位於同一個區塊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 PEN-F 也成為一款叫好不叫座的可惜產品;在愛好者的心中, PEN-F 是一款好機器,能夠如同像 Ricoh GR 般隨心所欲的創作,又保有可交換 M43 大量鏡頭群的資源,但可惜因為採用高品質的用料與技術規格,使得 PEN-F 售價相對偏高,一般考慮到相近價位的客群恐怕被採用相近戰略的 Fujifilm 所吸引。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 PEN、OLYMPUS,跟奧林巴斯公司有關,包含了鏡頭、單反相機、鏡頭、單反相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 E-P7 定位介於 E-PL 與 PEN-F 之間,又以取消電子觀景窗小型化設計與 E-M10 IV 區隔

雖然 PEN-F 至今仍被愛好者期盼能夠推出後繼產品,不過畢竟當前相機市場已又大幅下滑,顧及到市場銷售,要能夠達到當時 PEN-F 等級的產品定位又能夠不虧本是相當困難的,最終的結果就是設法保有愛好者所著重的重點元素,以更親民的價格與合乎客群需要的機能重新推出不同的產品,最終的結果即是這款 E-P7 。

▲雖然並非純金屬機身,但利用簡約設計與部分金屬零件營造高質感

不同於 PEN-F 的專業級產品定位, E-P7 定位在希望能拍出比手機畫面更出色、輕鬆好攜帶、價格又不至於難以負擔的定位,是故 E-P7 最終採取與 E-M10 Mark IV 相似的電子性能,但更著重機動性與街拍需求的設計,且整體設計傳承相機設計師米谷美久所賦予 PEN 系列的簡約美感, E-P7 雖未大量使用金屬件,但質感卻遠超 E-PL10 、不遜於 PEN-F 。

▲ LCD 採上下翻轉機制,自拍則是向下翻轉

相較 Pen-F 的全功能與準專業取向, E-P7 倒是做出一番取捨,不僅機身未內建電子觀景窗,亦取消 E-P5 時代能夠擴充電子觀景窗的多功能熱靴, E-P7 的熱靴是單純作為外接閃光燈獲是擴充麥克風的底座;一來是內建電子觀景窗會增加體積與產品成本,二來有電子觀景窗需求的客群應該會選擇 OM-D 系列,也透過一些細部設定使 PEN 與 OM-D 更具區隔。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 PEN、OLYMPUS,跟奧林巴斯公司有關,包含了鏡頭、鏡頭、單反相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鏡頭蓋

▲ E-P7 握柄僅以簡單的線條呈現,沒有 E-PL 系列額外一塊的設計

在造型設計部分, E-P7 對比 E-PL10 、 PEN-F 的線條更為簡單,頂部線條較為平整,相較握柄處完全平整的 PEN-F 或是有一塊略為突兀的蒙皮的 E-PL10 , E-P7 則以機身線條勾勒一道微微隆起折痕作為抓握點,此外亦可選購擴充握柄增加握感;正面則有著可快速切換創意模式的創意轉盤撥桿,機背的 LCD 採上下翻轉設計,能夠向下翻轉進行自拍。

照片中提到了USB,包含了鏡頭、鏡頭、單反相機、相機配件、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 E-P7 支援機身直接充電,可惜介面仍與 E-M5 III 同為 microUSB

另外, E-P7 也順應趨勢可使用 USB 充電器為電池充電,但可惜的是介面與 E-M5 III 同樣維持 microUSB 而非 E-M1 III 的 USB Type-C ,同時 E-P7 在充電時亦無法運作,不能透過外接電力提供持續運作。

照片中包含了鏡頭、單反相機、鏡頭、單反相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配有內建閃光燈

畢竟 E-P 系列定位在 E-PL 系列之上,除了質感差異以外也具備雙轉盤配置,採機頂前後轉盤配置,前轉盤與快門合一,在 P 、 A 與 S 等模式下,前轉盤預設為曝光補償功能;機背的按鍵則為十字鍵設計,外圈並無三轉盤的功能,十字鍵的上下左右可對應四個快捷功能;雖說機能完整度不及 PEN-F ,但以定位為街拍使用的 E-P7 則是相當實用。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 PEN、CLORIMONO,跟NoCopyrightSounds有關,包含了鏡頭、鏡頭、單反相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

▲位於卡口旁的創意模式播桿

照片中提到了MICRO、AEL、AFL,包含了鏡頭、單反相機、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

▲創意模式可針對黑白、彩色各四組配置進行個人化調整

E-P7 在操作體現街拍機相當重要的單手操作性,這是許多以街拍、快拍為主要拍攝方的玩家所相當重視的功能,所謂的單手操作性即是指相機的主要功能幾乎可透過右手的拇指與食指進行操作,使相機在拍攝時能夠以單手快速的完成拍攝任務,而筆者認為體現街拍單手操作性的代表性產品即是 Ricoh GR ,而 E-P7 某種程度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 PEN、OLYMPUS,包含了鏡頭、鏡頭、單反相機、單反相機、相機配件

▲此次搭配的是輕巧的 25mm f1.8 定焦鏡

此次筆者並未向 Olympus 一併借用 Kit 鏡 14-42mm F3.5-5.6 EZ ,而是另外借了輕巧的大光圈定焦鏡 OLYMPUS M.ZUIKO DIGITAL 25mm F1.8 ,主要的原因是筆者認為 E-P7 搭配 f1.8 系列的定焦鏡尺寸相當合宜,同時亦可藉由 f1.8 光圈彌補 M43 元件相較更大片幅在高感光不利的情況。

照片中包含了花、花瓣、彈簧、薰衣草、物理

照片中提到了穩定的,包含了都市區、路燈、街、摩天大廣告、路面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建築、光、採光、單色攝影

照片中包含了金瓜石地質公園、峽灣M、風景山、金瓜石、谷

照片中包含了植被、植被、灌木叢、風景山、草類

照片中包含了嶺、風景山、山脈、山、山區門票

照片中提到了पाल ाव,跟卡內蘭高中、慕尼黑有關,包含了紀念碑、紀念碑、紀念館、樹

照片中包含了植被、生物群系、植被、灌木叢、風景山

▲使用 E-P7 搭配 25mm F1.8 拍攝的照片

畢竟元件、引擎同級,單純從電子性能的角度, E-P7 即是 E-M10 的同級產品,無論是對焦性能、影像品質都是相近的水準表現,但創意轉盤則使 E-P7 更像是一款能夠讓創意拍攝者迅速進行創作的利器,只要轉動前方的轉盤撥桿,即可快速的從獨特的黑白與彩色定義檔切換自己喜好的色彩風格,同時亦能進一步把創意轉盤內的色彩再加以個人化。

照片中包含了水鳥、鴨、黑與白、鵝、天鵝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黑與白、木材染色、單色攝影、板

照片中包含了木、角度、葉、線、/ m / 083vt

照片中包含了餐飲

照片中包含了四四南村簡易市場、塔、建築、摩天大廣告、里程碑

照片中提到了汇 》、VIESHOW、CINEMAS,包含了都市區、電子標牌、汽車、街、都市區

照片中提到了E BENEFIQUE,跟HMV、切爾西足球俱樂部有關,包含了單色攝影、黑與白、股票攝影、靜物攝影、攝影

照片中包含了靜物攝影、黑與白、靜物攝影、靜物、單色

照片中提到了七宝福梅”,包含了單色攝影、黑與白、靜物攝影、室內設計服務、單色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黑與白、股票攝影、草類、單色

照片中包含了狗、大丹犬、狗品種、哺乳動物、犬科

▲藉由 F1.8 大光圈與機身防手振可有效提升拍攝成功率

單就 E-P7 使用體驗,比起電子規格類似的 E-M10 IV ,對筆者而言缺少電子觀景窗的問題倒也不是拍攝的取景,而是在昏暗場合透過雙手握持搭配觀景窗貼眼的三點式穩定拍攝方式,若不另外搭配如腳架等道具,要能夠兼顧取景與拍照, E-P7 就只能雙手懸空握持,雖然有機身防手振加持,不過畢竟防手振不是萬能,對比之下拍攝失敗率較高一些。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OLYMPUS PEN、0.25m/0r,包含了鏡頭、鏡頭、單反相機、單反相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 E-P7 搭配定焦鏡頭是兼具彈性與輕巧的接拍組合

從某些方面,筆者會認為 E-P7 宛如使用較小片幅、但具備交換鏡頭彈性的另類 GR , E-P7 搭配 f1.8 系列定焦鏡雖無法如 GR 般能夠輕鬆放進口袋,但整體體積尚稱小巧,多角度 LCD 的取景便利性也多屬彌補沒有電子觀景窗的缺憾,不過畢竟硬體規格與 E-M10 相似且當前實際售價相近,外觀造型與電子觀景窗將是使用者抉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