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一路從初代小米手環使用至去年推出的小米手環5,當5代推出的時候,我想應該小米手環很難再有規格上的提升,想不到1年後狠狠打了我的臉。小米手環6搭載歷代以來最漂亮的1.56吋AMOLED螢幕,且不同於過往方形顯示區域,這次顯示區域為接近滿版的「橢圓形」,特殊錶面的視覺效果非常出色。此外,本以為螢幕應該是這次唯一的亮點,想不到小米仍在千元價位帶的產品上提供了血氧濃度SpO2測量的功能,真的是不給低價智慧穿戴產品一條生路。
橢圓1.56吋螢幕讓手錶更漂亮
這次小米手環6最讓我有感的功能是其大面積錶面,從小米手環2開始,螢幕就一直是方形設計,雖然不至於難用,但錶面上有許多的空間無法利用顯得有些可惜。小米手環6仍搭載AMOLED螢幕,不過螢幕顯示區域擴增50%,「視覺上」接近滿版。若你過往愛用非黑底的動畫錶面,這次的顯示效果肯定讓你滿意,錶面會是完整橢圓形,而非矮短的方形區域。
對於像我這種長期使用黑底錶面的人來說,新螢幕增加的顯示區域,也能讓圖表顯示上更自然,上下兩端能夠顯示漂亮的圓弧。但是最讓我驚豔的則是小米手環6的充電顯示狀態,過往大多是顯示個電池圖示與電量百分比,這次一接上電源,外框顯示的是一圈綠色的電量,中間則是時間與電量,視覺效果非常棒。而且小米手環6的磁吸充電線與前代相同,可以直接使用小米手環5的線材充電。







新增SpO2與睡眠呼吸品質量測
在測量項目的部分,比較重要的是增加了血氧濃度SpO2量測的功能。血氧濃度是指血液中氧氣含量的數值,一般人數值依照環境與狀態的不同,約在90%至100%之間。小米手環6的SpO2量測功能是手動測量,一般不會在背景自動量測與紀錄,好處是可以節省耗電量。此外,這次在搭配的小米運動App中,還推出個Beta版本睡眠呼吸品質量測功能,你在睡眠時,除了測量睡眠的深眠、淺眠、REM(Rapid Eye Movement,快速動眼期)、清醒時間外,還能同時量測睡眠呼吸品質,並以滿分100分為基準給分。
睡眠呼吸品質應是透過小米手環既有的呼吸功能、SpO2來分析睡眠時呼吸狀況,不過因為量測時要求配戴於腕骨處且需繫緊錶帶,對於不習慣戴錶睡覺的人會較不舒適。個人測試小米手環數個星期皆依照規定的緊度與位置配戴,仍有幾天沒監控到睡眠呼吸品質,要量測此項數據的朋友可以多加注意配戴的方式與睡眠的姿勢。











續航力取決於使用方式 最少能撐個5天
小米手環向來以高續航力著稱,小米手環6依舊保有這項傳統。但從現實面考量,附加了更多的硬體功能,勢必影響續航力的表現。在開啟每1分鐘心率監控、訊息通知、睡眠監控、壓力偵測、睡眠呼吸品質等功能後,預設的亮度3環境下,每天耗電量為20%,亦即在近乎最耗電的使用狀況下,約可使用5天不成問題。
交叉測試過幾個監控項目,從數據上來看,最為耗電的仍是高頻率的心率偵測功能,以及睡眠相關監控。在每30分鐘監控心率、開啟睡眠監測等功能的狀態下,實測推估的續航力約可達14天。如果將監測功能都關閉,只保留通知與鬧鐘,官方數據則是顯示約可使用19天。
如果你是個不喜歡經常充電,或是經常忘記充電的人,那麼我認為將心率偵測頻率降低是比較折衷的作法,一來可以兼顧續航力與監控功能,再者也不需要頻繁地擔心忘記充電。但若你是數據控,就算功能全開小米手環6依舊保有約5天的續航力,只要周末放假記得充電就好。

近乎完美的小米手環 下一代發展是重點
從這次小米手環6的規格與表現來看,身為使用數年的長期用戶,個人認為算是很滿意這次的表現,尤其是在螢幕樣式升級後,帶來的感受差異相當明顯。不過從這次規格的升級中,我認為除非材料技術上有所突破,否則未來小米手環勢必遭遇規格好、耗電增加的問題。智慧手環相較於智慧手錶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續航力優秀,但加上諸多監測功能後很難不影響到續航力的表現,下一代的產品該如何取捨?我認為是滿重要的關鍵點。
手環優於手錶的還有一個少有人提及但我認為十分關鍵的優勢,那就是「配戴感」。如果你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長期監控身體狀況,在功能相當的狀況下,那麼手環肯定是較佳的選擇,減少工作、睡眠時的干擾,也因為接觸面積較小且通風,比較不會發生皮膚過敏的狀況。比較適合需要長期配戴監控數值,或是需要用到手環通知、鬧鐘功能的用戶。
整體而言,小米手環6已經算是目前手環產品發展的極致,在價格、規格、續航力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台灣建議售價為1095元,是目前千元價位帶智慧手環的首選。就算你是先前小米手環5的用戶,我認為都滿值得升級。至於缺點方面,小米手環系列使用上我認為最大的缺點是「原廠錶帶」供貨不穩,都得一次買個數條備用否則一旦壞掉,很難臨時買到原廠錶帶。官網這次有公布8種小米手環6的手環配色,希望屆時能讓大家好買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