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在推出具備全面創新設計 Bose 700 之後,明確地將 Bose 700 視為品牌的頂級耳罩式無線主動降噪耳機,而原本的旗艦 Bose QC35 系列則轉化為中高階產品,不過帶有輕盈重量、更好收納與機械式操作感的 QC35 系列仍受到特定族群的喜愛,今年 Bose 推出後繼產品 Bose QC45 ,以熟悉的經典設計結合部分新技術,使 QC45 得以兼具經典與順應趨勢。
▲ QC45 盒裝包括耳機主體、收納盒、充電線與有線模式轉換線
筆者曾在閱讀關於保時捷 911 的介紹文章時,當中提到被稱為「純粹主義者」的狂熱 911 愛好者,對他們而言, 911 就是個經典,不僅只是後置引擎,包括氣冷設定、車身的長寬比例、頭燈的直立角度、車位收束的線條等等,都是不容被任意改變的,所以當水冷的 993 出現後,直接被視為妖魔鬼怪,更不用說後續與 Boxster 共用大量零件的 996 ;為何會提到「純粹主義者」,因為筆者認為 QC45 也可視為一款為了 QC35 純粹主義者所推出的產品。
▲包裝設計為 Bose 近期常見的黑色紙盒搭配封套
QC45 的包裝採用 BOSE 近年常見的黑色紙盒加上封套,打開後即可看到耳機收納盒;除了放有 QC45 外也放著兩條線材,耳機本身有發泡材質保護,避免運送過程耳機框體摩擦,不過發泡材料並為固定在收納盒內,若日後要減少收納摩擦的傷痕就需要好好保管主要的發泡塊,筆者建議 Bose 可以考慮一下為收納盒增添固定式的保護設計。
▲打開包裝後的收納盒內放有海綿避免運送過程造成耳機損傷
Bose QC45 在外觀設計幾乎承襲 QC35 所有的美好元素,包括物理式的按鍵、撥桿式的開關、輕盈的塑料殼體與可進一步收納的折疊結構,當然不用說也完全保留 QC35 系列大受好評的柔軟耳罩設計;不過 QC45 還是在一些除了顏色以外「應該不會被純粹主義者抱怨」的小地方有所改變。
▲改用 USB Type-C 充電
▲是說既然都改 USB Type-C 充電,筆者認為為何不順便把有線模式也從 2.5mm 改為 3.5mm ...
像是 QC45 的充電介面就已經改為目前主流的 USB Type-C 介面,並支援快速充電規範,不過筆者還是會稍稍抱怨既然已經改了充電介面,為何不連轉換有線的 2.5mm 插頭設計改為更主流的 3.5mm 設計,畢竟單純從容易取得的考量,雙頭 3.5mm 的線材還是比起 2.5mm 對 3.5mm 來的普遍。
▲頭樑襯墊使用合成皮革,而非前身的布質
QC45 另一些變動的小細節還包括頭樑襯墊的材質變更、耳機側面的麥克風開孔與指示燈號; QC45 頭樑襯墊自不織布材質改為合成皮革材料,有著不易髒的優點,不過久了以後還是得面臨表層剝落的問題。
▲靠前方的麥克風開孔改為與後方一樣的密集孔,此外右側也多了後方麥克風的開孔
QC45 殼體側邊的收音麥克風開孔將靠前方的開孔從單一小點改為密集開孔,同時左耳殼體也具備前後的麥克風開孔,筆者推測應該是增加配置的收音麥克風數量,最後不明顯的地方是右耳按鍵處的 LED 指示燈縮減為一個,同時改為低調的白/藍燈號,整體質感較 QC35 世代更為優雅。
▲延續 QC35 系列的純機械式按鍵控制
對一部分降噪耳機使用者而言,縱使觸控介面已經相當成熟且便利,但他們仍偏好使用物理按鍵設計的產品並非沒有原因,以筆者過往的經驗,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想要稍作小歇時,就難以避免觸控板被其它物品干擾或是因為姿勢造成干擾的現象,且耳罩式耳機的物理按鍵除了不會由於靜電觸發,同時多半配置在不太會與其他物體接觸的耳機側面。
另外,從不公開產品硬體規格的 Bose 當然也同樣沒公開 QC45 的詳細技術規格,但 Bose QC45 應該是換上了新一代的藍牙晶片,同時據稱環境噪音消除能力也有所提升,並帶來可聆聽環境聲的通透模式;同時 QC45 開啟降噪後的續航力自 20 小時增加到 24 小時,對需要長時間使用的商務人士應該是有感升級。
▲降噪為全自動,另外目前不具備個人化 EQ
QC45 同樣可搭配 Bose Music app 開啟進階設定,很可惜的是目前 QC45 並不提供任何 EQ 調整功能,如同上市初期的 Bose 消噪耳機一樣;而 QC45 的主動降噪為全自動化環境感測,使用者不須手動調整強度, QC45 會依據環境噪音層級自行調整,與 Bose 降噪耳塞同樣具備可手動記錄當前降噪模式並添加到降噪模式切換的功能,或許未來還會透過韌體升級加入更多功能。
▲配戴舒適性始終是 QC35 系列的強項, QC45 也原封不動完美繼承這項特色
降噪功能部份, QC45 的環境噪音消除方式相當自然且出色,能夠明顯減少引擎、壓縮機一類的噪音,在完全寧靜的環境還是會有些許的電子運作噪聲,但 QC45 產生的反向波不會有顯著的音壓感,以筆者自己的體驗認為是當前同級產品當中極為出色的產品,不過畢竟是久違的改版產品,在競爭對手歷代都有持續提升的情況下, QC45 也是該拿出本質提升的實績。
▲ QC45 的調音與 QC35 系列相近,但細節清晰度有所提升
音色表現方面, QC45 的整體調音風格延續 QC35 系列著重中低頻包圍感的風格,屬於整體較為後退的音場,低頻量感較多不過比較鬆散,與 Bose 700 較為中性的調音仍有所區別,然而清晰度比起筆者印象中的 QC35 II 則提升不少,對喜歡 QC35 調音但希冀解析有所提升的玩家應該會喜歡此次的改變。
▲ QC45 較顯著的提升在於續航力、音質,操作方式與舒適性則維持原貌
不過若要以筆者的感想,筆者則認為 QC45 雖然在降噪與聲音的細緻度有所提升,也延續 QC35 以來受到消費者喜歡的舒適性,但卻未跟進 Bose 700 加入如配戴感測一類的新穎功能,若撇開調音還有對機械是按鍵的喜好不談,相近價位的 Sony WH-1000XM4 反而在功能與 app 應用更為多元,是筆者認為此次 QC45 較為可惜的地方。
▲ QC45 是在相近級距少數維持純機械式按鍵控制的產品
話雖如此, QC45 仍為目前數一數二出色的主動降噪耳機,同時獨有的舒適配戴感與提升的音質與質感等,也使 QC45 一方面繼承 QC35 的出色之處但又有些許的提升,畢竟 Bose 700 的價位仍高,同時配戴感與設計也非人人喜歡,至於 Sony 的 WH-1000XM4 的日系調音則顯著與 QC45 澎拜大氣的風格不同,且觸控設計亦與機械式按鍵的 QC45 相去勝遠,要說 QC45 的對手,恐怕就是降價後的前身 QC35 II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