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我們評測過不少小米的智慧穿戴裝置,從各代小米手環、紅米手錶、小米手錶運動版一系列產品都曾經測試過,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平價實用、功能豐富,是入門穿戴裝置的不錯選擇。但這也代表著小米過往較缺乏中高價位的產品線,像是錶框大多為塑料、橡膠等材質,錶面也缺乏如藍寶石玻璃之類的抗刮設計。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小米Watch S1上包含了許多中高階錶款的元素,還具備過往小米系統與硬體的基因,重要的是,售價才5495元,是個可以接受的適中價格帶。那麼實際上有這麼好嗎?有沒有哪些過往錶款沒有的功能?這就來看看我們的測試與心得。
不鏽鋼錶框、藍寶石玻璃錶面是賣點
若要說小米Watch S1跟之前小米的錶款相比最大差異,個人認為是316L沃斯田鐵不鏽鋼錶框與藍寶石玻璃錶面,前者能有更好的防刮與抗腐蝕表現,後者則是能避免被鑰匙、硬幣等物件刮傷,是你從小米手錶運動版等錶款升級感受最強烈的部分。其次,小米Watch S1支援藍牙通話功能,可以不用拿起手機就能通訊,這也是入門手環或是手錶所欠缺的功能。
過往小米智慧穿戴裝置較常被人詬病的是塑膠感較強烈,個人認為是非戰之罪,畢竟價格擺在那邊。現在對於想要金屬錶、抗刮藍寶石玻璃的用戶來說,可以多加點錢直上小米Watch S1,不用屈就選擇塑膠錶款。當然如果不在意錶框材質的用戶,仍可選擇價格比較實惠的手環或是塑膠錶款。
這次小米推出2款智慧手錶,分別是這次測試的小米Watch S1與次階的小米Watch S1 Active。兩者較大的差異是前者有藍寶石玻璃錶面、無線充電,其餘規格近乎相同。如果是經常外出配戴的用戶,買有藍寶石玻璃的小米Watch S1,外出時也能透過手機反向無線充電幫手錶充個電,反之選擇小米Watch S1 Active會是比較經濟的選擇。













熟悉的小米操作UI、雙實體按鍵
如果你先前使用過小米或紅米手錶,那麼操作介面你應該不需熟悉就能立即上手。手錶上有2個實體按鍵,右上方是功能選單,右下角是運動快捷鍵。功能選單的部分點進去後會看到小米常用的系統Icon,諸如心率、睡眠、鬧鐘、天氣等功能都可在此選擇。右下角按鍵則是運動選單,你也可以自定義為某個運動的快捷鍵。這次運動承襲小米的傳統,運動項目多達117種,可在App中選擇與排列順序。並且多項運動可支援衛星定位記錄軌跡,可使用的衛星訊號包括GPS、伽利略、GLONASS、北斗系統,能確保定位的準確度與泛用性。
此外,如果你想快速查看健康資訊,或是控制手機音樂,那麼可以直接在錶面往左右滑動前往快捷頁面,有3頁的資訊分別會顯示活動、心率、睡眠、熱量、天氣、血氧濃度、運動、電量、步數、音樂控制的資訊,可以很直接地了解數據並且點擊進入該功能頁。不過這次小米Watch S1無法敲擊喚醒螢幕,必須按壓實體鍵才能喚醒較為不便。




















每周運動80分鐘 電池續航力可達7天
在電池續航力的部分,小米Watch S1官方數據可達12天,不過我們除了官方設定之外,心率偵測頻率設定為10分鐘、開啟高精度睡眠監測、開啟全天的30分鐘血氧濃度監測,並且開啟全天壓力監測,且當周使用GPS紀錄運動軌跡達80分鐘,平均每天的耗電量為13%,續航力共可達7天之久。相信對於多數用戶而言,這應該是可以滿足需求的電池電力表現。














外觀、耐用度升級的進階小米手錶
小米智慧穿戴裝置推出至今已經7年左右,從最早的手環到現在中階的手錶產品線十分齊全。小米Watch S1在硬體方面,仍舊是維持小米傳統該給的都給到滿,現在市面上中階錶款該有的功能都沒有缺席,還加上不鏽鋼錶框與藍寶石玻璃增加耐用度。個人認為這款產品算是在先前錶款的基礎上,強化外觀與耐用度的進階產品,如果你不喜歡塑料錶款,那麼金屬錶框加藍寶石玻璃的進階版你應該要考慮。
整體而言,手錶功能維持過往的水準,外觀與耐用度上有感升級。至於小米Watch S1與小米Watch S1 Active該選哪一款?較大的差異仍在於藍寶石玻璃,至於價差1000元值不值得就看你的預算了。小米Watch S1目前已經在台灣上市,售價為54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