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評測,降噪更出色、體積更小音色力拔山河

2022.10.13 12:00PM
照片中提到了BOSE,跟玻色公司、三星集團有關,包含了硬件、頭戴式耳機、電子配件、電子產品、產品設計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是具指標性的旗艦級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憑藉 Bose 在數位音訊與主動降噪的長久技術,結合 Bose 識別性的音色與在推出時出色的降噪表現深受歡迎,不過畢竟也是 2020 年推出的產品,在這兩年內真無線耳機的數位晶片技術有飛躍性的進展; Bose 也在今年公布全新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有著大幅縮減的尺寸,並改變過往耳塞、耳翼一體式設計,導入全新 Fit Kit 適耳套組,並標榜具備更出色的降噪與音色表現。

大幅縮小、更好配戴的全新外型與 Fit Kit 適耳套組

▲耳機的尺寸已經是當前旗艦級產品主流的大小,但續航力並未因此降低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為了以當時的技術兼顧續航力、降噪,使用相當大型的框體設計,雖然憑藉 Bose 的耳塞設計能夠滿足標準與偏向中大型耳型的使用者配戴,不過對耳型偏小的使用者就沒那麼舒適,同時在走動時也會由於較大的眶體產生明顯的晃動感;兩年後的今日,在新一代藍牙 5.3 晶片與結合其它升級的被動元件與新技術,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帶來由內而外的全新設計。

▲盒裝尺寸相較上一代顯著縮小

▲盒裝包括適耳套組與充電線

▲與上一代產品擺在一起的尺寸對照

▲尺寸縮減 1/3 ,重量則自 8.5 克減少至 7 克

相較前一代產品,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一舉縮減 1/3 的尺寸,單邊僅 7 克的重量也較前一代少了 1.5 克,更緊湊的尺寸也使得配戴的重心更為集中;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在設計保留前一代外側的板狀造型,但尺寸大幅縮減,同時也強化外側麥克風的開孔設計,從物理層面減少風切噪音,此外盒裝設計也大幅緊湊與縮小。

▲外型仍有些許的傳承,但可明顯感受世代差異

▲內側與外耳接觸面也縮小許多

▲適耳套組將耳塞與耳翼分離,可交叉變化出 9 種尺寸組合

▲選擇尺寸合適的耳塞很重要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另一個重大的改變是以全新的 Fit Kit 適耳套裝取代 Bose 識別性的耳塞、耳翼一體設計, Fit Kit 適耳套件包括穩固環與耳套兩部分,分別提供三種不同的尺寸,相較前一代採用的一體式耳塞,更能針對每個使用者左右不同的外耳與外耳道搭配達 9 種組合,使配戴感大幅提升,同時可在 app 使用「耳機配戴測試」檢測耳塞的密閉程度。

▲充電盒大幅縮小,不過取消 Qi 無線充電

此次也由於耳機主體縮小,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也採用全新的充電盒設計,不同於前一代的長柱設計,此次的充電盒則偏向鵝卵石的造型,並且取消上蓋卡扣,可單手掀開上蓋,不過取消 Qi 無線充電,僅能使用有線方式充電。

▲耳塞側板基本操作無法變更並且左右對稱,僅提供左右耳分別兩種長按指令的捷徑設定

耳機的操作是採用側邊的觸控板,基本操作採用左右對稱設計,提供音樂播放控制與通話接聽功能,上下滑動可調整音量,唯一可自訂的操作是分別啟用左右的長按功能( app 的項目稱為捷徑),並可分別選擇對應降噪模式切換或是啟動語音助理;另外筆者搭配 Galaxy Z Flip4 使用時,雖然耳機已經與手機連上,但開啟 app 有時仍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正確偵測與進入設定清單使用。

結合多麥克風與演算法的 ActiveSense 動態降噪技術

▲共搭載 3 外 1 內共 4 個麥克風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採用單邊共 4 個麥克風作為降噪與通話使用,其中一個麥克風位於內側,三個麥克風則是作為外部取樣; Bose 強調結合多麥克風與搭載 Bose 獨家演算法的客制化晶片,其 ActiveSense 動態降噪技術可在毫秒內自動因應外部環境帶來出色的降噪效果,並即刻因應環境變化自動調整降噪程度。

▲不再提供細部的手動降噪設定,以全自動感知做為賣點

故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在應用程式中也不再具備手動調整的降噪模式,完全仰賴全 ActiveSense 動態降噪技術自動化進行處理,但使用者可針對特定情境的降噪模式儲存,最多可額外加入兩組固定降噪模式於循環清單中,然而使用者仍無法進行降噪強度的細部調整,不過以 ActiveSense 的表現應該多數的情境僅需透過系統自行判斷處理。

依據每次配戴變化的 CustomTune 耳內音場調校

▲每次戴上耳機的 Bose 主旋律現在是啟動 CustomTune 技術的關鍵

此次 Bose 也在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進一步展現數位音響技術的功力,導入稱為 CustomTune 的耳內音場調校技術,此技術是透過發出聲響後,由耳機內側的麥克風收音取樣,根據這些數據進行耳形音場的自動調整; Bose 更將此技術與識別性的主旋律結合,每次自充電盒取出耳機並戴上後,兩邊的耳機會各自發出 Bose 主旋律進行檢測與校正,並在聲響結束不到 0.5 秒的時間完成校正。

▲借助內外麥克風與 CustomTune ,通透模式更自然、逼真

此外, CustomTune 與 ActiveSense 技術兩者也在使用通透模式時可相輔相成,借助針對耳型的調整以及內外收音,能使得周遭聲音聽起來更自然真實,降低以往僅依靠外部麥克風收到特定頻率產生的不自然感,且使外部的聲音空間感與真實環境更接近。

▲左右耳的 CustomTune 為獨立進行

不過可能如筆者有著耳壓偏高的情況,若左右耳配戴的時間差較長,戴上第一耳時會有降噪的抵銷波過強導致瞬間不適的情況,但完成校正後即不會有音壓偏高的情況,若兩耳幾乎同時配戴則不會有這樣的不適感,只是這個狀況似乎因人而異,有些使用者先戴上單耳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但不得不說,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的降噪表現相較上一代產品有明顯的進化,尤其如筆者在辦公室環境,也大幅減少其它環境聲的干擾,開啟通透模式後的聲音與未配戴相當接近,尤其是走在戶外時,對比前一代顯著的風噪聲,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出色的將風噪抑制到相當少,雖然不可能完全無風噪,不過至少已不是會干擾到聆聽音樂的情況;唯獨在安靜的環境降噪音壓仍稍微偏高一些,不過若播放音樂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音壓。

從不公布規格但一聽就知道是 Bose 的磅礡氣勢

▲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的尺寸顯著小巧

▲上一代產品除了體積大以外,也容易產生風噪

Bose 無論何種音響產品皆從不主動公布關鍵硬體規格與頻響規格,強調以實際體驗取代冰冷的數據(而且也不鼓勵媒體拆機後自行量測),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當然也延續這樣的傳統,唯一公布只有麥克風配置的數量與使用藍牙 5.3 規格晶片,目前僅支援主流的 sbc 與 aac 兩種通用音訊編碼,不過由於使用藍牙 5.3 晶片,筆者推測後續也不排除可更新支援更省電 LE Audio 技術。

▲音色為典型 Bose 強調中低頻的魄力感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的音色是非常典型的 Bose 特色,有著類似 Bose  QC35 、 Bose QC45 般雄渾的調音風格,屬於磅礡、大器的劇院型調音,低頻表現則比起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更為強烈,並在特定的低頻(如鼓聲)會有顯著的音壓,對筆者而言這樣的調音有些過於重口味了,但確實是不折不扣的 Bose 風格,同時雖然低頻更強烈,然而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的清晰度反而較前一代更出色。

▲雖然可以手動調整 EQ ,不過僅針對三個頻段進行調整

雖然可透過 app 調整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的 EQ ,不過筆者先嘗試透過幾個預設值後再透過手動調整曲線,但並未找到筆者偏好較為細瘦、低頻較少的風格,但這是筆者個人偏好,以筆者個人的觀察,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的調音仍符合多數聆聽著重低頻表現的流行音樂的愛好者。

更舒適的佩戴、更出色的降噪與聲音表現

▲尺寸變小、性能更強悍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在距離前一代推出兩年的時間帶來全面的進化,從配戴感、降噪與音色都全面的提升,對於喜歡 Bose 識別性調音的使用者可以毫無殘念的升級或是購入,尤其即便尺寸縮小,仍可提供達 6 小時的播放續航力,充電盒還可提供額外三次的電力,足以應付一趟台北到高雄的高鐵或亞洲的中短程飛行之旅。

▲新一代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全面性的超越前一代產品,除非你認為具備 Qi 無線充電的重要性超越包括配戴感、降噪與聲音表現

雖然就事論事目前上一世代的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也仍舊出色,不過畢竟也是兩年前的技術,以現今的角度,無論是配戴的舒適性、抗風切能力相較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有明顯的落差,也令人感受 Bose 在這兩年並非僅是將經典產品進行基本升級,而是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務求帶來超越性的旗艦級主動降造真無線耳機表現。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II 建議售價為 9,500 元,黑色將於 10 月 14 日開賣,岩白色預計 2022 年底前在台上市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