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在 2023 年 2 月 9 日於台灣舉辦 MSIology 飛躍奇蹟點筆電發表活動,公布多款具備 Intel 第 13 代 Core 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40 顯示卡的高效能機種,並一口氣展示 MSI 上半年頂級電競、主流玩家級機種、 NVIDIA RTX Studio 認證之創作者機型、採用繪圖卡的專業內容創作機型到商務機種的完整產品線布局。
其中採用 Intel Core HX 高效能平台與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 GeForce RTX 4080 處理器的 Titan GT77 HX 、 Raider GE78 HX 已開放預購,商務機型 Prestige 13 Evo 、 Summit E13 Flip EVO 已正式開賣;第二波搭載 GeForce RTX 4060 、 GeForce RTX 4050 的 Katana 、 Sword 與 Cyborg 主流規格機型則將在 2 月中旬開放預購。 MSI 宣布在 2023 年 3 月 31 日早鳥購買搭載 GeForce RTX 40 的筆電將可獲得 Steam 錢包 50 美金儲值金,於 2 月 28 日前購機加碼最高電子現金及享券 6,000 元。
▲ HX 系列處理器的本質是桌上型處理器同級晶粒架構的行動版本
在頂級電競的 Titan GT 、 Raider GE 與 Vector GP 系列,微星採用第 13 代 Intel Core HX 處理器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40 的組合; Core HX 系列本質是以桌上型處理器架構的頂級行動版本,具備多核心、高時脈等特色,並具備媲美桌上型處理器的性能表現;此次微星也在搭載該版本處理器的機型型號後加上 HX ,使消費者更容易辨別哪些機型採用此款頂級平台。
▲新散熱模組除了共用的動態熱導管以外還有 CPU 、 GPU 與 VRAM 專屬熱導管
同時微星在新款的電競筆電採用嶄新動態散熱模組設計,將雙風扇架構的散熱導管分為 CPU 與 GPU 共享、 CPU 專用、 GPU 專用與 VRAM 專用,使不同的發熱源能夠有最佳的熱傳導方式,進一步發揮散熱器的效能以及使風扇轉速最佳化;同時微星也將 MUX 顯示卡直連技術擴大到更多機種,不再僅限旗艦機型,包括 Katana 、 Sword 與 Pulse 系列也具備此項技術,透過在 MSI Center 進行切換,能使 GPU 效能進一步釋放提高幀率。
追求頂規高效能的 Titan GT 、 Raider GE 與 Vector GP
▲提供 CPU + GPU 最高 250W TDP 的超增加模式
▲ Raider GE 具備 240Hz 更新率
Titan GT 與 Raider GT 最高可選擇 i9-13980HX 處理器與 GeForce RTX 4090 的組合,並可藉由 MSI OverBoost Ultra 超增壓模式將 CPU 與 GPU 的功耗提升至 250W 的最高效能,或是針對單獨 CPU 時使其維持在 5.2GHz 時脈;同時兩款機種也分別使用不同的頂級面板, Titan GT 搭載 4K 144Hz Mini LED 面板,具備 1,000 區分光與獲得 DisplayHDR 1000 認證; Raider GE 則最高搭載 16:10 QHD+ 240Hz 高更新率面板。
▲ Titan GT77 HX
▲ Raider GE78 HX
▲ Raider 機背設計
▲獨特的矩陣光
▲ Vector GP77 13V
▲ Raider GE 特色
▲ Raider GE78 HX Smart Touchpad 搭載可定義功能的多功能觸控板
Raider GE 的造型設計也經過強化,位於機身前緣的光效系統採用全新點陣式 Matrix light bar ;而 Vector GP 系列設計較為低調並強調質感,希望藉此除了玩家以外也能滿足如 STEM 科系學生與科學研究者的需求。另外有一款今天未實機展示的 Raider GE78 HX Smart Touchpad,則是採用多功能觸控板,可在觸控板的功能區自定義快捷功能,不過目前仍在評估是否於台灣上市。
追求纖薄高效能 Stealth 系列追加兩款 NVIDIA Studio 認證機型
▲左起為 Stealth 15 , Stealth 14 Studio 與 Stealth 16 Studio
▲ Stealth 15 的機身邊框較為方正
▲ Stealth 14 Studio 為獲得 NVIDIA Studio 認證的輕薄效能機種
▲ Stealth 16 Studio
▲ Stealth 15 的機身邊框採用垂直設計
▲ Stealth 14 Studio 的轉軸下方有一道 Stealth 字樣
微星今年上半年推出四款隸屬 Stealth 纖薄高效能電競的機型,其中兩款新設計機型 Stealth 14 Studio 與 Stealth 16 Studio 更獲得 NVIDIA Studio 認證,提供內容創作者與遊戲玩家兼具遊戲與內容創作效能又便於攜帶的機型, Stealth 14 Studio 藉大面積的均溫板使輕盈獨顯機型能夠保有長時間遊戲與內容創作的穩定效能,至於 Stealth 16 Studio 則搭載 Dynaudio 的 6 揚聲器系統;至於 Stealth 15 採用 240Hz 、 0.2ms 的 OLED 面板以及具備 DCI-P3 廣色域。微星也預告 Stealth 系列將在 3 月於台灣陸續上市。
主流電競 Pulse 、 Kata 、 Sword 與 Cyborg
▲微星此世代使共用部分設計資源的 Pulse 與 Katana 在效能也有比較明確的差異
▲全新主流電競機種 Cyborg
▲ Cyborg 重點特色
▲ Cyborg 的 C 與 D 件使用混入玻纖的半透明材質
▲ Cyborg 的上蓋轉軸處也有部分半透明
▲新一代 Pulse 在產品的 TDP 較 Katana 高,使兩者擴大性能差異
▲ Pulse 上蓋具有紋路
▲ Pulse 的重點特色
▲ Katana 雖然相較 Pulse 的 TDP 低,不過仍具備 MUX 獨顯直連
▲ Katana 的上蓋線條較簡單
▲ Pulse 與 Katana 的鍵盤的 WASD 都採用透明按鍵
微星今年在主流電競產品除既有的 Pulse 、 Kata 、 Sword 以外,再添以半透明機身呈現科技感的 Cyborg ,同時 Cyborg 的機身皆採用無噴漆原色,減少製造過程對環境的汙染, Cyborg 預計在二月底上市;而原本採用攣生設計的 Pulse 與 Katana 除了外型進一步加入更多差異化以外, Pulse 也將具備更高的系統 TDP ,在性能擴大與 Katana 的區隔,此外 Pulse 、 Kata 、 Sword 也將具備 MUX 獨顯直連。
鎖定專業創作者的 Creator Z 、 Creator Pro 系列與具備微軟 MPP 2.6 技術的全新 MSI Pen 2
▲ Creator Z 與 Creator Pro 系列機型
▲Creator Z17 採用月光灰色調金屬機身
▲ Creator Z17 HX 的散熱器
微星針對專業創作者的 Creator Z 與搭載繪圖卡與具備專業軟體認證的 Creator Pro 系列也同樣換上新一代硬體規格,且也具備 NVIDIA Studio 認證,延續月光灰色調的 CNC 鋁合金纖薄機身;全新 Creator Z17 HX Studio 與 Creator Z16 HX Studio 具備高效能的第 13 代 Core HX 處理器與 NVIDIA RTX 40 顯示卡,並透過均溫板強化散熱性能。
▲ MSI Pen 2
▲ MSI Pen 2 規格
▲可搭配特殊石墨材質筆尖,在紙張上可作為鉛筆使用
▲強調石墨筆尖在觸控螢幕不會留下痕跡
同時微星攜手微軟為新一代 Creator Z 系列帶來 MSI Pen 2 , MSI Pen 2 採用微軟針對觸控筆的 MPP 2.6 協定,為首家導入此規範技術觸控筆的品牌,不僅具備 4,096 階感壓與傾斜感應,還內建振動馬達提供回饋,筆尖除了傳統的類鋼筆觸感以外,還可更換石墨筆尖,不僅具備類似鉛筆的觸感,在紙張上亦可作為鉛筆使用,劃在觸控螢幕則不留痕跡。
輕薄商務機型 Prestige
▲ Prestige 16 與 Prestige 14 採用 Core H 系列處理器
▲ Prestige 16 Evo
▲ Prestige 16 Evo 與 Prestige 13 Evo
▲ Prestige 13 Evo 強調雖為輕薄的 13 吋機型,但不在 I/O 、鍵盤觸感、電池與生物認證機制妥協
微星已在近日推出搭載第 13 代 Core i 平台的商務筆電,其中 Prestige 14 Evo 與 Prestige 16 Evo 更採用 Core i7 H 處理器提供超越傳統 U 系列處理器的效能,同時 Prestige 16 還提供 NVIDIA Studio 認證的創作者機型 Prestige 16 Studio ;而新一代 Prestige 13 Evo 商務筆電搭載鎂合金機身,僅 990 克,是微星當前最輕盈的機型,採用 Core i7-1360P 處理器,但不僅保有 75Whrs 大電力與 15 小時電力,也具備完整的 I/O ,同時也強調鍵盤具備出色的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