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Apple讓iPhone開始支援Magsafe磁吸功能之後,市面上的Magsafe行動電源選擇也逐漸變多,利用磁吸的方式將手機和行動電源吸附在一起,吸力強不容易晃動的特色,比單純的無線充電行動電源更好用且充電效果比較好。換了新iPhone之後也順勢買了Magsafe行動電源,選擇的是Casetify的PowerThru系列,然而Magsafe行動電源仍有許多難以取代的優點與致命缺點,在持續使用1個月後逐漸感受到差異性,以下文章將整理Magsafe行動電源與傳統行動電源的優缺點比較,可以斟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iPhone換介面後 舊版Lightning行動電源無法繼續用
從iPhone 13 mini替換成iPhone 15 Pro之後,手機殼也順便替換成了支援Magsafe的版本,然而換了之後才發現更多的問題。首先明顯感受到手機殼變厚,連接充電線需要插更深,原本使用的Lightning小型行動電源無法繼續使用,就算換成USB Type C版本長度也太短,若是每次都要拆手機殼充電顯得非常多餘,所以萌生了替換成Magsafe行動電源的念頭。
選擇Casetify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剛好遇到VIP買1送1的特價活動,換算下來比印象中約1500元的價位便宜許多,以下文章將會與過去曾經使用過的舊款傳統行動電源包含5000mAh的迷你行動電源、10000mAh小米行動電源相互比較。
▲原本固定使用的迷你型行動電源,特色是內建充電插頭,但替換成iPhone 15 Pro之後,除了Lightning不再適用,支援Magsafe手機殼也比較厚,就算換成USB Type C版本的連接頭也不夠長。
▲選擇使用的Magsafe行動電源品牌是Casetify,外殼塑膠感比較重。
▲Type C充電孔在側邊,另一邊則是電源開關與電量顯示燈。
▲背面有止滑塑料塗層,使用時不會刮傷手機。
▲背後有詳細的充電資訊,無線輸出支援5W、7.5W和10W,但iPhone最高僅支援7.5W。
優點1:不偏移牢固地充電 邊充邊用體驗難取代
Magsafe類型的行動電源是透過磁吸吸附在手機機背進行充電,透過磁力牢固地固定在在手機背後穩定輸出電力。傳統無線充電行動電源較常發生放置位置失準,導致充電斷斷續續影響使用,但用磁力強硬吸附住的Magsafe行動電源可減少這樣的狀況,大幅提升無線充電的效率與方便性。
此外,也因為是磁吸式設計且無需線材,你若要邊充邊用能將行動電源的干擾性降到最低。當Magsafe行動電源吸附在機背與手機變成一體,佔用的空間縮到最小,拿起手機使用時方便性與舒適感是傳統行動電源很難取代。
▲使用Magsafe行動電源這1個月,最方便的莫過於磁吸功能,吸附後立刻開啟自動充電。
優點2:不用帶充電線也能出門
以往使用行動電源充電時,手機和行動電源只靠1條線連接,雖然全部放進包包或是口袋裡,正常情況下線材不會輕易脫落,但常常會發生的狀況正在充電的手機放在背包或口袋裡,拿出手機要使用時線就會將包包或口袋中的物品不小心勾出來,而充電線打結也是滿常見的狀況。
帶行動電源出門也可能會忘記帶充電線,Magsafe行動電源只要靠磁吸吸附就能立即充電,不用充電線的好處除了可以無視充電線介面搭配問題,也不用擔心充電線接觸不良、使用太久線材老舊等會影響充電的問題。
▲不用帶充電線出門也是使用方便的關鍵原因,雖然充電線不重也不佔空間,但不用收線也不用手忙腳亂解開打結線材感受就是差很多。
優點3:同時充手機跟行動電源更省事
通常使用行動電源,電源與手機都沒電時需要分開充電。然而不少Magsafe行動電源可在吸附後,只要1條充電線就同時幫行動電源與手機充電。雖然說這樣效率不如分開充電,但勝在「省事」,如果兩者都沒電,睡前只要結合起來插上充電線,醒來2個裝置就會都充飽的狀態。
除了萬不得已只有1條線,或是為了省事結合在一起充電外,iPhone空出的USB Type-C還能另外進行傳輸資料等功能。另一方面,實際使用邊充邊放功能時,手機和行動電源也不會太燙。
▲部分Magsafe行動電源還可同時幫2台裝置充電,或是單一裝置邊充邊放。
優點4:Magsafe行動電源體積大多偏小方便攜帶
為了吸附在手機背面,主流規格的Magsafe行動電源體積大多不會超過手機的三分之二,以我手邊的例子來說,Casetify Magsafe行動電源長度10公分,寬度6公分,厚度和手邊有的小米行動電源差不多約1公分,不過因為體積小所以電池容量只有5000mAh,大概可以充iPhone 13 mini約2次,iPhone 15 Pro約可以充1次,因為不用帶充電線,所以放在小包或口袋裡也沒什麼負擔。
然而體積小的劣勢就是電池容量肯定也小,因此適合使用頻繁,想要盡量將手機電池維持在滿載的用戶。但若是每天多次把電力用到乾,那電池容量較小的Magsafe行動電源就需要考慮。
▲Magsafe行動電源體積比較扁,與市面上常見的5000mAh行動電源比較。
▲若和手邊的10000mAh小米行動電源比較,厚度則是差不多。
缺點1:Magsafe手機殼才能搭配使用
使用Magsafe行動電源這段時間,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手機殼太厚,就會導致行動電源吸附不上去,必須要搭配支援Magsafe的手機殼才能順利充電。如果喜歡在手機殼裡面放名片、照片或是貼貼紙,只要是手機與手機殼之間有擺放物品,就只能拆掉手機殼才能順暢使用。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Magsafe只有iPhone 12之後的機種才支援Magsafe磁吸規範。
▲Magsafe行動電源最明顯的缺點,就是一定要用支援Magsafe的手機殼才能使用。
缺點2:充電功率最高只有7.5W 電池容量大多較小
iPhone無線充電功率為7.5W,Magsafe行動電源大概1小時只能充約30%,要將iPhone 15 Pro充到飽大概需要花3小時以上,比較適合的使用情境是延續手機的使用時間。如果要專注幫手機充電的話,可能還是接線會比較快速,但是接線的話卻又失去的當初購買Magsafe行動電源的意義,如果使用的手機是iPhone 12或是更舊的機種,還是建議用傳統行動電源就好。
如先前所述,Magsafe行動電源受限於空間與使用性,主流產品電池容量大多是5000mAh,加上無線充電的電力耗損高於線材充電,因此充電慢且充電次數相對傳統行動電源少是多數產品可能會碰到的狀況,購買前需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使用習慣。
▲充電速度最快7.5W,1小時約充電30%,充飽電至少要3小時。
缺點3:Magsafe行動電源價格普遍比較貴
Magsafe行動電源與手邊的傳統行動電源比起來貴許多,只要有支援Magsafe的行動電源至少要價1500元甚至更貴,如果要追求無線充電的方便性成本就會高很多。傳統行動電源電池容量比較大也比較便宜,就算加上購買線材的成本,500至800元大多能搞定,Magsafe行動電源價格昂貴也是明顯的缺點。
▲傳統行動電源價格比較便宜,主流產品價格約在500元至800元之間,Magsafe行動電源隨便品牌都要1500元,價格貴是無法忽視的缺點。
Magsafe行動電源是較無干擾的電力延伸選項
手邊的Casetify Magsafe行動電源電池容量為5000mAh,通常是被我當作長時間出門時延續手機電力使用,通勤時會一邊玩遊戲也不會被線材干擾。但是電池容量比較小當作加減延續手機使用時間還不錯,因為充電速度真的很慢,反正就放在旁邊讓它慢慢充,如果是想要專門用來充電就會覺得電力和充電速度都不太夠。
使用的這1個月也沒有遇到過熱問題,就算是行動電源一邊自己充電一邊幫手機充電也幾乎都不會發燙或發熱,2台裝置同時充電時,也沒有發生發熱的狀況。Magsafe是無線充電較佳的解決方式,可以大幅避免充電對不準的問題,也是目前會繼續想帶出門持續使用的行動電源。
▲雖然Magsafe充電速度慢又比較貴,但能夠真正無線充電又方便攜帶,是會想要持續使用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