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已經31歲了...不免思考買房這件事情,不過心裡實在有些掙扎,以下有買房或租房的優缺點:
買房
優點:
- 父母輩會安心,覺得你長大了
- 如果要結婚的話,對方家長會安心
- 可以任意玩弄自己的房子
缺點:
- 沈重的房貸,如果沒有工作會付不起
- 心理壓力重,會無法割捨工作,無法面對自己的人生
租房
優點:
- 可以一直換喜歡的地方,甚至離開台北市/出國都沒什麼壓力
- 屋子的問題房東來扛
- 節稅
缺點:
- 和社會價值觀不符合
- 會遇到房租到期被趕問題
- 心理叫不踏實
與其用條列式的方式來解決,用數據或許比較對,我排了一個實驗組(買房)和對照組(租房),實驗假設:
擁有自備款100萬(大概是2010年底自己動產的80%)
買房:
- 買要價900萬的房子(20年屋齡,不算裝潢)
- 貸款900-100=800萬
- 房貸利率第一年1.6%,第二年以後2.5%
- 貸款期數240期(20年)
依上述試算貸款金額如下(可連此網址下載試算表):
- 第一年(1-12期)每個月繳38,973元
- 第2-20年(13-240期)每個月繳42,227元
- 20年總共繳出10,095,432元
- 擁有一棟房子,房子屋齡變為40年(說不定遇到都更)
租房:
- 900萬的房子,一個月的租金計25,000元
- 第一年租房相較於繳房貸省了(38,973-25,000)x12=167,676
- 第2-10年,每年租房相較於繳房貸省了(42,227-25,000)x12=206,724
- 從100萬自備款,加上每年因為租房省下的金額,投入最安全的股票(中鋼、中華電、台塑四寶),計最保守每年6%利率(以純股息的方式計算),得到的收入金額如下-
5. 20年後,得到10,693,456的存款。
有趣的是,兩相比較下來是差不多的!不過這裡又有兩個想法出來:
- 一棟40年屋齡的房子,那時候賣出的價格是多少錢呢?
- 20年後的一千萬元,經過通貨膨脹後,真正的價值又剩多少價值了呢?
好,那依照上面的推測,我又有以下的想法:
- 900萬的房子,在台北市可以買到哪裡,可能哪裡都沒有,但如果不買台北市,那一棟40歲的房子,將不會有任何價值...
- 25,000元的房租我可以租到那個地方,中正區絕對沒問題,或許連大安國的青田街都租的到都不一定...
那如果我又加上新的策略進來:
不論如何都以「租房子」作起點,除非房子落到非常低點,否則絕對不入場,反正最後正反價值都是一樣的...
但這個想法又有點弔詭,因為如果我透過股票的方式作為定利投資的話,那會照理說房市最低點的時候,股價也會遇到最低點,那個時候贖回來買,我手上能得到的現金也不多,其實意義是一樣的(這部份還是需要精算)。
頭腦快爆了...先寫到這裡,大家有想法也可以給我一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