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三角Audio Tcchnica在2015年推出獲得不少好評的開放式監聽耳機,在2025年再次宣布後繼產品ATH-R70xa,無獨有偶的、Sony也在2023年公布第一款開放式監聽耳機MDR-MV1,旨在因應日益流行的3D空間錄音、混音需求;由於ATH-R70xa與MDR-MV1兩款產品皆為開放式監聽耳機定位,應該會有不少專業工作者或音樂玩家會把兩款產品放在一起比較,筆者則簡單從幾個面向進行比對,幫助對這兩款產品有興趣的玩家先釐清兩者的差別。
產品設計理念:
▲MDR-MV1強調容易攜帶與適合新一代數位錄音設備,ATH-R70xa偏向傳統錄音室設備需要較大的驅動力
鐵三角ATH-R70xa延續ATH-R70x以傳統專業錄音室設備與環境需求進行開發,整體尺寸趨向點型的大型耳罩耳機,同時採用適合定點使用的雙邊入線設計與不具摺疊收納的設計,在材質大量使用輕盈且高強度的金屬結構,頭頂支撐設計則採用獨立的紡錘狀支撐帶,機構則盡可能在兼具強度之下進行偷輕,雖然ATH-R70xa看似相當巨大,但不含線材的重量僅有199克,輔以增強的人體工學設計提供可長時間使用的舒適性。長達3m的盒裝線材為因應錄音環境需求,為原生3.5mm立體聲端子搭配6.3mm立體聲轉換器設計。
▲MDR-MV1為原生6.3mm搭配3.5mm立體聲轉接線,ATH-R70xa為原生3.5mm搭配6.3mm螺紋轉換器
Sony MDR-MV1則傳承MDR-M1ST的Sony新世代監聽耳機設計理念,以能夠搭配新世代USB供電介面的錄音設備為前提設計,尺寸則採用偏向中尺寸但可罩住耳朵的耳罩型態,並採用高支撐性的頭樑襯墊與因應開放式耳機的纖維布包覆耳罩,並採用Sony監聽耳機一貫的單邊入線輔以耳罩支架可翻轉進行扁平收納特色,由於ATH-MV1機構以塑料為主、搭配高強度鋁金屬開孔耳機殼體,重量為223克。MDR-MV1的原生6.3mm立體聲盒裝線材為2.5m,相對消費級耳機主流的1.5m線材仍偏長,盒裝帶有號稱不影響音質的6.3mm轉3.5mm立體聲轉接線。
單體特性與音色
▲MDR-MV1為24歐姆的40mm PE材質振膜,ATH-R70xa為470歐姆45mm振膜
鐵三角ATH-R70xa搭載鐵三角為開放式監聽耳機新開發的45mm動圈單體,並盡可能消弭框體厚度使單體前後方的空氣能夠自然地散射,藉此營造通透的空間感特性;由於針對傳統錄音室設備需求,ATH-R70xa高達470歐姆、98dB的靈敏度較難以在隨身設備或純USB供電的攜帶型數位錄音介面發揮完整的實力,建議若以鑑賞為目的需準備能對應高阻抗耳機的耳機擴大機;在完整驅動下的ATH-R70xa具有自然、均衡的三頻表現,低頻在充裕的驅動力會呈現收斂但緊實的特質,同時聲音能夠舒適的長時間聆聽。
Sony MDR-MV1採用為開放式耳機型態新開發的40mm PE材質振膜,耳機殼體為以聲學以及尺寸考量的特殊形重金屬開孔設計,務求單體後方的聲音盡可能減少殼體的反射增強空間定位、但又能創造傳統開放式耳機所難以呈現的低頻;MDR-MV1延續MDR-M1ST容易在現代化設備驅動的理念,僅24歐姆、100dB靈敏度的設定能夠因應新一代數位錄音介面,也能夠以智慧手機、隨身數位播放機輕易驅動,不過搭配底噪較高的設備也容易反應;MDR-MV1的聲音相對增強低頻的量感與高頻延伸,但透過調音抑制對人耳不舒適的頻段使其也可在長時間工作使用。
可維護性與音樂玩家的可換線設計
▲採用3.5mm四極單邊入線的MDR-MV1置換第三方線材容易取得材料,ATH-R70xa使用雙3.5mm帶卡扣立體聲端子需搭配特定插頭、連接平衡設備線材將須指定左右
鐵三角ATH-R70xa使用以金屬為主體的高強度結構,自然在耐用與可靠是有一定的信賴度,除非受到明顯外力否則主結構理應能長久維持;除了可替換的耳罩以外,ATH-R70xa也同時針對具消耗性的頭頂支撐帶使用磁吸快拆設計。ATH-R70xa採用的換線設計為雙邊皆可不分方向入線的帶卡扣雙2.5mm立體聲,同時兩邊單體之間並無線材連接,故不會因為機內線長期使用產生耗損問題,然而若要換線調音,則須找到採同樣具卡扣設計或延長基座的2.5mm立體聲端子,另外若為了對應平衡連接,則需要量測兩邊母做實際的極性、屆時線材也需要分左右側。
Sony MDR-MV1為塑料材質,雖然相對純金屬設計不免會有長期使用的可靠度疑慮,不過除了有MDR-CD900ST與MDR-7506的耐用可靠先例,加上Sony強調所有組件皆可獨立替換(需至原廠維修站申請),理論上MDR-MV1即便主要框體機構在長期使用發生耗損仍可進行維護;MDR-MV1的換線機構則是繼承自MDR-M1ST的單邊3.5mm四極端子帶螺紋固定設計,即便使用不具螺紋固定的3.5mm四極端子仍可連接使用,在第三方線材的製作材料取得容易,也對應平衡連接。
本文章所有內容均由編輯撰寫,我們可以由閱覽者的點擊購買行為中獲得由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導購分潤收入。文章上的資訊是文章發布當下的資訊,目前可能已有變化,詳情請參閱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