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發表 Ryzen AI 5 330,採 Zen 5 與 Zen 5c 混合架構,針對入門 AI 筆電市場打造高效能平台。
繼日前針對高階市場推出 Ryzen AI 300 系列處理器後,AMD 進一步擴大 AI PC 佈局,宣布推出定位更平價、面向主流市場的 Ryzen AI 5 330 處理器。雖然在 CPU 與 GPU 架構上有所調整,但依然保留完整 50 TOPS NPU 推論效能,具備推動 AI PC 普及化的關鍵條件。
AMD 表示,Ryzen AI 5 330 採用「1 顆 Zen 5 搭配 3 顆 Zen 5c」的 4 核心設計,支援 SMT 技術,可提供 8 線程運作效能。Zen 5 與 Zen 5c 核心皆具備 2GHz 基礎時脈,其中 Zen 5 核心最高加速頻率為 4.5GHz,而 Zen 5c 核心則可達 3.4GHz。整體處理器配置 4MB L2 快取與 8MB L3 快取,cTDP 為 15W 至 28W,對應多數輕薄型筆電設計。
在圖形處理部分,Ryzen AI 5 330 搭載 2 個計算單元 (CU) 的 Radeon 820M GPU,時脈設定為 2800MHz,略低於同系列其他型號。記憶體支援與其他 Ryzen AI 300 處理器相同,包括 LPDDR5x-8000 與 DDR5-5600 規格的雙通道配置。不過,原生 PCIe 通道數則從 16 條縮減為 14 條,顯示其在 I/O 擴充能力上有所取捨。
值得一提的是,Ryzen AI 5 330 也延續部分 AMD 產品針對區域市場做法,推出專供中國市場的「Ryzen AI 5 H 330」更名版本,規格相同,僅型號命名略有差異。
整體來看,Ryzen AI 5 330 雖然在 CPU 和 GPU 資源上有所「瘦身」,但依舊維持完整的 AI NPU 運算力,顯示 AMD 有意將 Copilot+ PC 與 AI 功能推進更入門級的筆電產品,進一步擴大 AI PC 在市場的覆蓋範圍。隨著 OEM 廠商接連導入相關解決方案,預期搭載該處理器的新一波 AI 筆電產品,將於下半年陸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