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因應歐盟反壟斷疑慮,調整商業策略結束與部分手機品牌的獨家策略合作。
過去一直為智慧型手機提供強化玻璃產品的美國玻璃製造商康寧 (Corning),近日與歐盟執行委員會達成協議,承諾將終止與特定手機品牌之間的獨家供應條款,藉此化解自去年起因涉嫌反競爭行為所引發的調查風波,避免被歐盟處以鉅額罰款。
歐盟執行委員會先前指出,康寧涉嫌透過與手機製造商簽訂「全購協議」,要求其在歐洲經濟區內幾乎完全採購康寧的Alkali-AS強化玻璃產品 (即市面上常見Gorilla Glass),並且搭配折扣獎勵措施,藉此排除其他競爭對手進入市場,進而壓縮創新空間、抬高成本。
為減少歐盟執行委員會疑慮,康寧提出一系列具體承諾,包括從即日起全面解除現有合約中的獨家條款,不再要求任何手機品牌或玻璃處理供應商須向其獨家採購,未來也不得再簽訂任何形式的獨家交易協議。
同時,康寧在歐洲經濟區內將不得強制要求合作夥伴採購特定數量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範圍內,康寧的市佔影響也將被限縮,不得要求品牌採購量超過其需求總量的50%。
康寧此項承諾將持續有效9年,並且由歐盟指派的獨立監察機構定期稽核,確保康寧落實執行,而這也顯示歐盟在數位與通訊科技產業持續加強反壟斷與市場公平競爭的監管力度。
由於康寧與歐盟執行委員會達成協議,最終順利以合作換取無罰金、無認定違規,以及無對業務實質影響的結果,避免面臨歐盟可能以康寧在全球營收的10%比例作為罰金。
在後續向彭博新聞所作回應,康寧表示此次調查已經順利解決,不影響其Gorilla Glass等業務發展,同時也強調未對其整體營運造成實質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