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相機模式太硬了。
Fujifilm發表了半格數位相機「X half」。這是款將底片相機的拍攝體驗徹底移植到數位相機中的產品,可說是「數位底片相機」。
由於徹底追求底片相機的體驗,具備相當硬核的拍攝模式以及前所未有的新型介面,雖然尺寸小巧,但確實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產品。
X half是什麼?
「什麼是半格相機?」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但這次不用太在意。
通常使用數位相機拍攝時,照片的長寬比為3比2、4比3、16比9等橫向照片,而「X half」則可以拍攝4比3的縱向照片。
百聞不如一見,請看範例:
這樣拍攝的話……
使用 X half 拍攝
直向照片!
相反地,拍攝橫向照片時需要將相機「直的拿」。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困惑,想說「咦,該怎麼拿才對呢?」不過這種困惑也只是一瞬間,很快就能習慣了。
畢竟在現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用智慧型手機看照片。直式照片成為主流,也可以說是符合時代趨勢了。
光學觀景窗也是直式的!
感光元件採用背照式1吋感光元件,鏡頭則搭載等效35mm焦距為32mm、F2.8的定焦鏡頭。
據說這與「寫ルンです」的焦距相同。鏡頭本體稍微凸出,無法縮入機身(不可收納式),所以雖然機身算是輕巧,但要放進褲子口袋隨身攜帶還是有點困難。
重量包含電池和SD卡僅240克,非常輕便。雖然感光元件尺寸不同,無法直接比較,但輕便小巧相機的代表「GR III」包含電池和SD卡約257克,因此這款相機還要輕17克。
實際拿在手上時,輕得讓人難以相信這是數位相機,甚至輕到讓人有些錯亂。機身雖然是塑膠材質,但經典且厚重的設計並不顯得廉價,這一點給人留下了好印象。
其特點在於背面有2個液晶螢幕。
左側的副液晶螢幕可以通過上下滑動來切換13種膠片模擬效果,或者選擇各種設定的大類別。這是前所未有的使用者介面,但操作流暢,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使用過期底片濾鏡拍攝
除了13種底片模擬之外,還搭載了光漏、過期底片、暈光等濾鏡效果功能。「過期底片」竟然變成了一種濾鏡,想必連真正的底片都沒想到會有這一天吧。
另外也有在拍攝照片上加上日期的功能。真的很有懷舊感。
上方設有類似底片相機「捲片桿」的「畫面切換桿」。
在一般拍攝模式下,這個桿子是用來啟用「2 in 1」功能,也就是將2張直幅構圖的照片合併為1張的模式。
拍完第一張照片後轉動這個桿子,就會切換到2 in 1模式,接下來拍的第二張照片就會與前一張合成1張影像。
不過我當時一時想不到要怎麼搭配,就隨便拍了。這個模式非常考驗拍攝者的創意啊。
2 in 1模式下拍攝
側邊有可用於充電的USB Type-C和閃光燈的滑動開關。
照片在拍完之前無法查看的「底片相機模式」
X Half搭載了可重現底片相機拍攝體驗的「底片相機模式」。啟用後,必須先從36張、54張、72張中選擇拍攝張數,並且只有在拍完設定的所有照片後,才能查看拍攝成果——對現代人來說,這可以說是相當嚴苛的模式。
此外,在底片相機模式下,無法使用液晶螢幕進行拍攝,只能通過光學取景器。每拍攝照片,都需要操作框架切換桿來進行下一次拍攝,這是種徹底的底片相機設計。
雖然「底片相機模式」可以在中途取消,但拍攝後的照片無法在相機背面的螢幕上預覽,必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來查看。這種設計表現了拍攝到沖洗完成之間的時間延遲感。
在底片相機模式下所拍攝的照片,會以「底片相簿」的形式整理,並根據當初選擇的底片模擬模式分類成一卷卷底片。點選這些「底片」就能瀏覽照片。
此外,在應用程式中還能以類似「Contact Sheet(縮圖目錄)」的方式顯示照片,並能夠將Contact Sheet另存為圖片。
連應用程式都完整融入了底片相機的體驗,讓人不禁感受到富士軟硬體設計的用心與決心。
產品已於6月下旬發售,日本價格含稅約為11萬日元(約新台幣21891元)。顏色有黑色、銀色和炭灰銀色3種。
直向構圖的照片、底片相機模式,以及應用程式的設計,徹底追求底片相機拍攝體驗的「X half」。
它並不是單純賣弄底片相機的復古情懷與情感氛圍,而是透過導入前所未有的使用者介面等方式,展開全新挑戰。這是台成功融合新舊元素的相機,產品給人這樣的印象。
不僅適合曾經熱愛底片相機的老玩家,對於想更輕鬆享受攝影樂趣的人來說,也是部很棒的相機。
◎本文經 Gizmodo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ささきたかし。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