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科學:Nike跟Uniqlo的衣服有毒?新衣服買回來洗過再穿就沒事了嗎?

2011.08.26 02:44PM
是癮科學:Nike跟Uniqlo的衣服有毒?新衣服買回來洗過再穿就沒事了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謠言:國際組織綠色和平,跨國抽查大品牌服飾,赫然發現包括耐吉、愛迪達、日本優衣庫等14家國際知名品牌,運動衣和運動鞋含有化學物質NPE,這種物質是環境荷爾蒙,可能會毒害生殖系統,也有研究指出,會造成哺乳類動物睪丸萎縮,女性卵巢退化,歐盟已經禁用,但台灣在服飾上沒有限制使用。因為這種物質可以被水沖洗掉,毒物專家就建議,衣服買回來,先洗過再穿比較安全。(來源:TVBS)

破解:綠色和平這次的議題行銷很成功,昨天一整天這則新聞在各家電視新聞上不斷重複播放,不過給的建議竟然是「衣服買回來,先洗過再穿比較安全」。PanSci的作者草履蟲大就在臉書上質疑:

「昨天各家媒體大報特報的有毒化學物質NPE, 會影響生殖系統, 建議新買的衣服先用清水洗過, 就可以洗掉殘留於衣物上的NPE. NPE再隨著下水道未經處理排放至河川海洋… 那棲息於這些環境中的生物呢?」

(圖片來源:TVBS

這也引發我的興趣,回頭一看,綠色和平自己的臉書帳號公佈了自家報告,就讓我們看看報告是怎麼說的吧。(PDF)

-------------------------------------------------------報告開始-------------------------------------------------------

此次調查包含了 15 個知名服裝品牌的 78 個樣品,這些樣品中有運動服裝、休閒服裝和鞋類。涉及到的品牌有:Abercrombie & Fitch、Adidas、Calvin Klein 2、 Converse(匡威)、GAP、G-Star RAW、H&M、Kappa、Lacoste(鱷魚)、李寧、Nike、Puma、Ralph Lauren、Uniqlo(優衣庫)和雅戈爾。

綠色和平檢測所用的樣品全部是在各品牌的專賣店和品牌授權銷售其產品的商店購買。所有樣品在 2011 年 4 月至 5 月期間,在全球 18 個國家 3 進行採購。樣品的產地涉及 13 個不同的國家 4。78 個樣品中有 3 個樣品沒有標明產地。檢測服裝的原料中包含天然纖維及合成纖維,服裝的種類囊括男裝、女裝及童裝,款式包括襯衫、夾克、褲子、內衣和帆布鞋。

綠色和平將 78 個樣品交由一家獨立的實驗室,檢測所有樣品中NPE的含量。生產的工業廢水未經特殊處理便排放至河川,NPE在河流裡會降解成具有持久性、毒性和干擾內分泌系統的NP。即便經過汙水處理廠的處理,NPE也無法徹底處理乾淨,而只是部分降解。通常這一過程只是加快了NPE向毒性更強的NP的轉化。

在這些服飾品牌的產品中檢測到NPE,證明這些品牌在生產過程中一定使用了NPE。而這必將導致NP這種具有持久性並且會干擾內分泌系統的化學物質被排放進河流中。在我們購買的所有 78 個樣品中,52 個樣品(三分之二)上被發現了NPE,即含量超過 1 毫克/千克的檢測限值。具體而言,我們的調查發現:

1)在被檢測的 15 個服裝品牌中,有 14 個品牌的樣品被檢測出了NPE;
2)在從 18 國家購買的樣品中,有 17 個國家購買的樣品被檢測出了NPE;
3)在 13 個產地國中,有 12 個產地國生產的服裝樣品被檢測出了NPE。

產品被檢測出含有NPE殘留的服裝品牌包括:Abercrombie & Fitch、Adidas、Calvin Klein、Converse(匡威)、G-Star RAW、H&M、 Kappa、 Lacoste(鱷魚)、李寧、Nike、Puma、Ralph Lauren、Uniqlo(優衣庫)和雅戈爾。

-------------------------------------------------------報告結束-------------------------------------------------------

詳細的檢測跟實驗過程請見PDF,我先把重點標出來:

對穿著者的影響

目前沒有科學研究證明, NPE經由皮膚接觸,會對穿著者的健康構成直接的風險。

很明顯,台灣的媒體完全抓錯重點。NPE在衣物上的殘留對人體的危害不是透過接觸皮膚造成的,卻錯誤地建議「買新衣服最好先洗過再穿」,而這建議完全跟綠色和平報告要強調的相反,而且相斥。請看下面這段:

 

………此外,知名服裝品牌讓他們的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了向江河和環境中排放有毒物質NP的幫兇。當消費者洗滌購買的衣服時,衣服上殘留的NPE會隨著洗滌用水進入下水隨著每次清洗衣物, 上面殘留的有毒物質便經此途徑被排放到環境中,考慮到NP及NPE的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長久下來排放到環境中的總量非常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沒有檢測出 NPE 的樣品,也不能排除其在生產過程中使用 NPE 的可能。因為成衣在被擺上貨架前都會經過水洗這一生產程式。水洗只能沖掉衣服表面的有毒物質 NPE,但卻進一步助長 NPE 與 NP 汙染環境的速度。

 

看清楚了吧?綠色和平的重點是生物蓄積性(能夠在生物體內蓄積,並且可以通過食物鏈傳遞),就跟塑化劑一樣,這些公司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NPE在紡織生產中常被用作介面活性劑,在水體中會分解成有毒的壬基酚(NP)。NP是一種具有持久性並且會干擾內分泌系統的化學物質。也因此就是因為

  1. 衣服被上架販賣前會先經水洗
  2. 我們買回衣服又會再洗;這些水洗的過程讓NPE變成了NP,進入水循環跟食物循環中不斷累積,才是真正可能對身體有害的原因,才不是什麼「新衣服沒洗過穿在身上小雞雞會縮小」之類的都市傳說!

感想:不知道綠色和平發給新聞媒體的稿到底完不完整,但總之台灣媒體的報導方向(消費者記得新衣服要洗過)跟綠色和平的期盼(要求大企業負起社會責任)完全是天南地北,而且台灣媒體的建議就是造成生物蓄積毒性的來源,真是太誇張了。

 

延伸閱讀:
愈憋氣愈有力的癌細胞
沒有月球的地球,生命是否仍能發展與生存?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生物?

如果你是科學迷,請幫 PanScience 泛科學探索實驗空間按「讚」
 

23 則回應

  •  

     

     

    不要穿最環保了!!

     

     

    2011-08-27
  • 就之前在纖維染整相關產業工作的經驗,NPEO其實在台灣已經有在管制(一般是用於洗潔劑),但現在很多工廠都是外移到中國或其他國家來生產製造的,這些國家法規是否有管制,反而是我們更憂心的地方,因為產品最後還是會賣來台灣。

    2011-08-26
  • 不約出來吃飯那還能約出來做什麼呢?
    那就約出來喝咖啡吧?(聽說 Annti 是咖啡達人??) 
    "喝(飲)咖啡" 在香港解作被廉政公署(即台灣的 廉政署)約去調查的代名詞………

    2011-08-26
  •  某A媒體某天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這則報告,下面的討論有一個無厘頭的人回復說:「就先洗一洗再穿就好啦」,寫稿的人覺得他很聰明就寫「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

    某B媒體之寫報告的人本來看到這則報告想「挖怎麼這麼難發揮,晚一點報好了」,無意間發現某A媒體這樣寫,「對吼,可以這樣阿」,就把主播的稿子加上一句「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

    某C媒體本來要當第一個播報這則報告的,播報完又看到某A媒體的新聞發現「阿,對,少了這一句」就把下一點鐘的新聞加上這一句

    看新聞的人連續被三家媒體洗腦後就會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別人再跟他灌輸正確觀念他也聽不進去了

     

    另外三樓的,Sagat大確實是癮科技的總編,它會不高興大概是因為它已經放了一個文章讓你跟cool3c交換一下意見,而不希望你在某一篇文章放箭吧...

    是說現在癮科技的編輯群已經夠多了啦,不然「約出來吃飯」是一個很可怕的名詞

    不要點... http://tntchn.pixnet.net/blog

     

    2011-08-26
    • ilove3d wrote:
      tntchn wrote:
      是說現在癮科技的編輯群已經夠多了啦,不然「約出來吃飯」是一個很可怕的名詞

       

      這讓我想到以前去精緻動畫的可怕回憶...

      我:「請問一下鋼彈跟五星物語的差別」

      店長:「你連這兩個作品都沒看過,還看什麼日本動漫畫!」

      我:「我...我...(嚇傻中)」

      店長:「沒關係,哪一天來店裡面,我們好好交流一下,這兩個作品可是很深奧的...」

      這是我對於"約出來吃飯"時腦中第一個想到的事情(笑)

       

       等下~~~腦中浮現~~~(臉紅)~~好害羞的劇情

      (((((千萬不要去他家吃飯啊~~~

      2011-08-26
    • tntchn wrote:
      是說現在癮科技的編輯群已經夠多了啦,不然「約出來吃飯」是一個很可怕的名詞

       

      這讓我想到以前去精緻動畫的可怕回憶...

      我:「請問一下鋼彈跟五星物語的差別」

      店長:「你連這兩個作品都沒看過,還看什麼日本動漫畫!」

      我:「我...我...(嚇傻中)」

      店長:「沒關係,哪一天來店裡面,我們好好交流一下,這兩個作品可是很深奧的...」

      這是我對於"約出來吃飯"時腦中第一個想到的事情(笑)

      2011-08-26

    • 歡迎一起來吃飯(顯示為想吃大餐)!

       

       (舉手發問)~~~那約出來吃飯可以順便約芭芭啊~~奶妹啊~~annti之類的嗎?  ((((一定去~~~

      2011-08-26
    • alancn64 wrote:
      tntchn wrote:

       某A媒體某天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這則報告,下面的討論有一個無厘頭的人回復說:「就先洗一洗再穿就好啦」,寫稿的人覺得他很聰明就寫「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

      某B媒體之寫報告的人本來看到這則報告想「挖怎麼這麼難發揮,晚一點報好了」,無意間發現某A媒體這樣寫,「對吼,可以這樣阿」,就把主播的稿子加上一句「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

      某C媒體本來要當第一個播報這則報告的,播報完又看到某A媒體的新聞發現「阿,對,少了這一句」就把下一點鐘的新聞加上這一句

      看新聞的人連續被三家媒體洗腦後就會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別人再跟他灌輸正確觀念他也聽不進去了

       

      另外三樓的,Sagat大確實是癮科技的總編,它會不高興大概是因為它已經放了一個文章讓你跟cool3c交換一下意見,而不希望你在某一篇文章放箭吧...

      是說現在癮科技的編輯群已經夠多了啦,不然「約出來吃飯」是一個很可怕的名詞

       

       同意~~ 所以原來二樓是貴站的大總編~~~小弟有眼不識泰山~~失敬失敬 

      ((((我很愛芭芭的~不要刪我帳號><

      或許我也算先砲再說型的啦~~~不過我只是把一個過路客的感受說出~~(((還請貴站的支持者見諒~~

      (((不然也順便讓我得噓爆成就吧~~~

      當然「約出來吃飯」是一個很可怕的名詞~~~還是少用為妙吧~~(((滿恐怖的~~就跟約你到警察局喝茶是一樣地~~

       

      歡迎一起來吃飯(顯示為想吃大餐)!

      2011-08-26
    • tntchn wrote:

       某A媒體某天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這則報告,下面的討論有一個無厘頭的人回復說:「就先洗一洗再穿就好啦」,寫稿的人覺得他很聰明就寫「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

      某B媒體之寫報告的人本來看到這則報告想「挖怎麼這麼難發揮,晚一點報好了」,無意間發現某A媒體這樣寫,「對吼,可以這樣阿」,就把主播的稿子加上一句「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

      某C媒體本來要當第一個播報這則報告的,播報完又看到某A媒體的新聞發現「阿,對,少了這一句」就把下一點鐘的新聞加上這一句

      看新聞的人連續被三家媒體洗腦後就會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衣服洗過了再穿就會沒事了,別人再跟他灌輸正確觀念他也聽不進去了

       

      另外三樓的,Sagat大確實是癮科技的總編,它會不高興大概是因為它已經放了一個文章讓你跟cool3c交換一下意見,而不希望你在某一篇文章放箭吧...

      是說現在癮科技的編輯群已經夠多了啦,不然「約出來吃飯」是一個很可怕的名詞

       

       同意~~ 所以原來二樓是貴站的大總編~~~小弟有眼不識泰山~~失敬失敬 

      ((((我很愛芭芭的~不要刪我帳號><

      或許我也算先砲再說型的啦~~~不過我只是把一個過路客的感受說出~~(((還請貴站的支持者見諒~~

      (((不然也順便讓我得噓爆成就吧~~~

      當然「約出來吃飯」是一個很可怕的名詞~~~還是少用為妙吧~~(((滿恐怖的~~就跟約你到警察局喝茶是一樣地~~

      2011-08-26
  •  好難得看到噓爆成就喔........

     

    2011-08-26
  •  就算看完這篇對媒體依舊沒什麼感覺,

    但是我還是很感謝這篇文章,解答了我心中隱約的疑惑(為什麼洗得掉的化學物質要大驚小怪?),

    也同時讓我了解了該環保團體原本的目的原來是很合理的.....

     

    我還在想說要分享這篇勒!! 馬上就有人來亂!!!

    2011-08-26
  • 媒體不只是誇張, 而是人云亦云, 補風捉影, 落井下石, 不求甚解, 但它是營利事業, 不是良心事業, 也不是慈善事業, so...

    只要新聞人本身, 沒忘了自己的良知, 或是當初在學校學的倫理, 實事求是, 追根究底,... etc

    CNN 更是典範 (正反面都有)

    2011-08-26
  •  老實說~看完這篇沒什麼感覺~我也同意一樓說的~台灣媒體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到是樓上的~~看你的回答~似乎是貴站的主編?

    我不懂一樓的有惹到你什麼,你有必要回的那麼強硬嗎? 約別人吃飯是怎樣?

    難到就不能好好請教一下一樓是在指那件新聞呢?  有需要看到黑影,就先砲再說嗎?

    2011-08-26
    • V字龍 wrote:
      alancn64 wrote:

       老實說~看完這篇沒什麼感覺~我也同意一樓說的~台灣媒體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到是樓上的~~看你的回答~似乎是貴站的主編?

      我不懂一樓的有惹到你什麼,你有必要回的那麼強硬嗎? 約別人吃飯是怎樣?

      難到就不能好好請教一下一樓是在指那件新聞呢?  有需要看到黑影,就先砲再說嗎?

       

      您翻一下這位同學今天所做的回應就知道了囉~

       

       所以是我錯過了什麼嗎?  好~~等下去翻翻~~

      不過二樓的主編啊~就算這位今天回了不少不好聽的回應

      或許身為貴大站的主編(或更高的總編輯之類的)~~理應接受不同的聲音或用更謙虛的方式請教

      老實說~看到二樓的圖片加上他的用詞~~會讓路過的人~看到~~((((你在火什麼之類的~~

      希望貴站能更好摟~~~(((我也很常看芭芭的過路客啊~~

      2011-08-26
    • alancn64 wrote:

       老實說~看完這篇沒什麼感覺~我也同意一樓說的~台灣媒體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到是樓上的~~看你的回答~似乎是貴站的主編?

      我不懂一樓的有惹到你什麼,你有必要回的那麼強硬嗎? 約別人吃飯是怎樣?

      難到就不能好好請教一下一樓是在指那件新聞呢?  有需要看到黑影,就先砲再說嗎?

       

      您翻一下這位同學今天所做的回應就知道了囉~

      另外您這樣也算不算是看到黑影,就先砲再說嗎?

      2011-08-26
  •  媒體誇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貴網站也有很好的例證。

    2011-08-26
    • AnthonyHK wrote:
      Jaw109 wrote:
      Fayever wrote:
      Sagat.Y wrote: 

      有意見可以跟我說,不需要躲在回應裡面放冷箭

      我不了解你真實生活中有什麼不滿,也不曉得是否有哪位編輯或作者惹到你

      如果你是想吸引我的注意,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何不直接表達你的用意

      這些作者寫文章很辛苦,若是不合你的口味

      個人很樂意跟你討論,並修正文章的方向

      不妨試著一起讓我們更好呢?歡迎站內信聯絡,或是一起約出來吃個飯來討論也是可以

       

       

       現在是下戰帖嗎?

       

      一、通報的五個標準:人事時地物,五點都齊備才算完整報告。

      依此要求,我們來看看Jobs辭去蘋果CEO之位的報導:

      人-老賈(沒錯)

      事-辭去執行長(沒錯),轉任董事長(文意不確定)

      時-正確

      地-網路轉載Apple新聞稿(可)

      物-完整辭職聲明(無)

      要貴站專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再有意無意得嘲諷誰,你們會更好的。

      還盼三思阿!

       

       

       

      挑三揀四, 敢情閣下是付薪水給癮科技編輯團的人?

      "愛之深責之切" 都給你講就好啦

      吃西瓜吧

       

       這個不認同…………
      我沒有給薪水(稅款) 陳水扁 但我會鬧爆他
      我沒有給薪水(稅款) 共產黨 但我更會鬧爆它
      每個人有話語權,不能說某人沒給就不能說…………

       

       (附和)對呀,頂多說完之後我們塞他西瓜(爆)就好了~

      2011-08-29
    • Jaw109 wrote:
      Fayever wrote:
      Sagat.Y wrote: 

      有意見可以跟我說,不需要躲在回應裡面放冷箭

      我不了解你真實生活中有什麼不滿,也不曉得是否有哪位編輯或作者惹到你

      如果你是想吸引我的注意,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何不直接表達你的用意

      這些作者寫文章很辛苦,若是不合你的口味

      個人很樂意跟你討論,並修正文章的方向

      不妨試著一起讓我們更好呢?歡迎站內信聯絡,或是一起約出來吃個飯來討論也是可以

       

       

       現在是下戰帖嗎?

       

      一、通報的五個標準:人事時地物,五點都齊備才算完整報告。

      依此要求,我們來看看Jobs辭去蘋果CEO之位的報導:

      人-老賈(沒錯)

      事-辭去執行長(沒錯),轉任董事長(文意不確定)

      時-正確

      地-網路轉載Apple新聞稿(可)

      物-完整辭職聲明(無)

      要貴站專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再有意無意得嘲諷誰,你們會更好的。

      還盼三思阿!

       

       

       

      挑三揀四, 敢情閣下是付薪水給癮科技編輯團的人?

      "愛之深責之切" 都給你講就好啦

      吃西瓜吧

       

       這個不認同…………
      我沒有給薪水(稅款) 陳水扁 但我會鬧爆他
      我沒有給薪水(稅款) 共產黨 但我更會鬧爆它
      每個人有話語權,不能說某人沒給就不能說…………

      2011-08-29

    •  現在是下戰帖嗎?

       

      一、通報的五個標準:人事時地物,五點都齊備才算完整報告。

      依此要求,我們來看看Jobs辭去蘋果CEO之位的報導:

      人-老賈(沒錯)

      事-辭去執行長(沒錯),轉任董事長(文意不確定)

      時-正確

      地-網路轉載Apple新聞稿(可)

      物-完整辭職聲明(無)

      五個缺一不可的要件在這裡一個不確定,一個付之闕如,就是錯誤的報導。

      以同樣的標準要求,發稿人大言不慚

      一個是辭職,一個是轉任董事長,如此而已,請問怎樣才叫確實?怎樣才叫詳盡,個人認為在本篇提到這兩個點就足夠了。

      要是以前某石編輯,早就不知被砲轟到哪裡去了。


      只回關於我的部分(應該只有該篇文的部分,其他的部分應該都與我比較沒有關聯):

      一樣的東西,個人不希望回兩次,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了。

      當時看到的時候大約七、八點間,中央社這篇在台灣應該是我當時看到被引比較多的部分,但華爾街日報是我比較信任的網站。所以我就引用這兩篇。從看到決定寫,中間大約經過三、四十分鐘吧。主要是看其他網站有沒有其他相關的事情,以及研究真偽性。

      我也提過了,站在我的立場,當時寫這篇,認為這兩點就夠了。要是認為這有所不足,你也可以提一些關於這事件相關的補充看法。

      不好意思沒有辦法按照你的標準,以後我若不小心有機會在你手下做事,你再fire我吧。按照你那五個標準,要不要請你同時與華爾街日報中文版以及中央社去提一下呢?在大約同時間的新聞,不符合你的所謂五個標準,所在多有。

      最後,個人也不認同五個條件缺一不可就叫錯誤的報導。是不是錯誤的報導,還是要視實際情況來看。至於文意不明確的問題,我也說過今天就算是不同的引用來源,我的寫法也不會差太多。

      善意的回應還是不懷好意的回應,其實很多人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正面的討論還是負面的討論,其實不是只有編輯的責任,要編輯與讀者共同去經營才是有可能的。如果你吝於討論相關的心得或是想法,而只會在寫法或是因不認同而攻擊編輯的觀點,甚至刻意去找缺點來批評,很容易就會流於負面的討論,那只會造成雙輸,對雙方都沒有什麼益處(除非你就是要如此),我不認為大部分的人喜歡看與文章主題無關的爭論。

      如果你就你了解的新聞事件去做一些更深入的討論,個人很願意交流。但如果一直重複無意義的話,流於筆戰,個人就不奉陪了。我想我這次的回應,應該點出我很明顯的立場以及看法,你可以不認同或噓嚗,沒什意見,要說我大言不慚也可以,但一直重複無聊沒有意義的動作,旁觀的人看了也會生厭(若你就是要這結果的話,我也沒什麼可說的)。我想關於我的部分就回應到此。

      至於你說你愛之深責之切,這點……,我的立場比較主觀,我不適合提,看看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吧。

      目前最想做的是鍵界之書,我的鍵盤理想志業,是希望以後世界各國在談到鍵盤的歷史時,能夠提到台灣。想要提高台灣對於鍵盤世界的影響力。

       

      2011-08-28
    • Fayever wrote:
      Sagat.Y wrote: 

      有意見可以跟我說,不需要躲在回應裡面放冷箭

      我不了解你真實生活中有什麼不滿,也不曉得是否有哪位編輯或作者惹到你

      如果你是想吸引我的注意,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何不直接表達你的用意

      這些作者寫文章很辛苦,若是不合你的口味

      個人很樂意跟你討論,並修正文章的方向

      不妨試著一起讓我們更好呢?歡迎站內信聯絡,或是一起約出來吃個飯來討論也是可以

       

       

       現在是下戰帖嗎?

       

      一、通報的五個標準:人事時地物,五點都齊備才算完整報告。

      依此要求,我們來看看Jobs辭去蘋果CEO之位的報導:

      人-老賈(沒錯)

      事-辭去執行長(沒錯),轉任董事長(文意不確定)

      時-正確

      地-網路轉載Apple新聞稿(可)

      物-完整辭職聲明(無)

      要貴站專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再有意無意得嘲諷誰,你們會更好的。

      還盼三思阿!

       

       

       

      挑三揀四, 敢情閣下是付薪水給癮科技編輯團的人?

      "愛之深責之切" 都給你講就好啦

      吃西瓜吧

      2011-08-28
    • Sagat.Y wrote: 

      有意見可以跟我說,不需要躲在回應裡面放冷箭

      我不了解你真實生活中有什麼不滿,也不曉得是否有哪位編輯或作者惹到你

      如果你是想吸引我的注意,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何不直接表達你的用意

      這些作者寫文章很辛苦,若是不合你的口味

      個人很樂意跟你討論,並修正文章的方向

      不妨試著一起讓我們更好呢?歡迎站內信聯絡,或是一起約出來吃個飯來討論也是可以

       

       

       現在是下戰帖嗎?

       

      一、通報的五個標準:人事時地物,五點都齊備才算完整報告。

      依此要求,我們來看看Jobs辭去蘋果CEO之位的報導:

      人-老賈(沒錯)

      事-辭去執行長(沒錯),轉任董事長(文意不確定)

      時-正確

      地-網路轉載Apple新聞稿(可)

      物-完整辭職聲明(無)

      五個缺一不可的要件在這裡一個不確定,一個付之闕如,就是錯誤的報導。

      以同樣的標準要求,發稿人大言不慚

      一個是辭職,一個是轉任董事長,如此而已,請問怎樣才叫確實?怎樣才叫詳盡,個人認為在本篇提到這兩個點就足夠了。

      要是以前某石編輯,早就不知被砲轟到哪裡去了。

      二、說別人是西瓜,自己又是什麼?

      本站的裡世界A兄Nortel、Novell傻傻分不清,被嘲笑是西瓜腦。沒多久,自己發的新聞稿出了更大的包:

      繼 XXX 之後,OOO 也要(或已經)被蘋果搶光了!

      讓讀者來Debug其實也無所謂,這一直是癮科技的傳統。但是有種說別人是西瓜,自己又是什麼?

      打自己嘴巴很開心?

      三、被讚爆的癮科學

      先聲明,這篇文章其實沒什麼不好,資訊都很正確,但要說「科學」也許有那麼一點勉強。

      那為什麼會提這篇文章?科學的精神是實事求是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以上述三點來看,本篇文章發現了什麼問題?媒體不求實證亂爆。

      如何分析問題?引用綠色和平的報告證明媒體無腦。

      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媒體自律。

      這篇新聞其實有數個媒體報導,資訊也都很正確,這邊繞了一圈結論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等於白說。

      如果是「科學」,作者要是能提出替代NPE的解決方式,或使用NPE與否背後牽涉到的種種問題,這個「癮科學」就有他真正的價值。

      結果卻環繞在媒體自律,實在很可惜。

       

      總編說西瓜兄總是搞些莫名其妙不知哪裡抄來的文章充專業,但自己麾下的編輯群一不知新聞播報基礎,二不求事實求證正確,三無法就事件深入思考,試問又比誰強到哪裡去?

      癮科技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我很喜歡的網站,風格詼諧戲謔甜中帶酸,但是在專業度就是差了些。

      我不希望他變成只會吹噓自己閱報率第一,專業度卻吊車尾的水果報。這種垃圾只要有一家就夠了,實在不必再淌渾水。

      愛之深責之切,只要貴站專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再有意無意得嘲諷誰,你們會更好的。

      還盼三思阿!

       

       

      2011-08-28
    • Fayever wrote:

       媒體誇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貴網站也有很好的例證。

       

       打手誇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看到你就知道是個很好的例證。

      ---

      話說回來,這篇在我的朋友群中導出不少討論,這就是癮科技最需要而且最讚的文章典範!請編輯們繼續加油!支持你們!

      2011-08-28
    • Fayever wrote:

       媒體誇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貴網站也有很好的例證。

       

      有意見可以跟我說,不需要躲在回應裡面放冷箭

      我不了解你真實生活中有什麼不滿,也不曉得是否有哪位編輯或作者惹到你

      如果你是想吸引我的注意,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何不直接表達你的用意

      這些作者寫文章很辛苦,若是不合你的口味

      個人很樂意跟你討論,並修正文章的方向

      不妨試著一起讓我們更好呢?歡迎站內信聯絡,或是一起約出來吃個飯來討論也是可以

       

      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