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個很棒,會受歡迎的概念,而且是不少鍵盤玩家所會追求的。鍵盤玩家所追求的,其中就有全按鍵可程式化以及鍵位配置能自由改變,而Puzzle keyboard更是將後者的概念展開到極致,能夠任意將鍵位移到不同的地方。誰說F功能鍵一定要在最上方,難道就不行在空白鍵的下方嗎?有些按鍵不需 要,難道就不能移除嗎?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樣概念的發想是由台灣人所想的,且獲得了紅點設計概念獎,發想者是雲林科技大學工設所的萬芙君。
比較遺憾的是,這益智拼圖式的鍵盤雖然有巧思,但距離商品化可能有點遠,不過將「任意」的單位縮小至一個鍵帽,也應該是不少鍵盤玩家所希望有的產品吧。
4 則回應
概念很不錯,而且每一個按鍵如果換成機械軸,也可以提供還不錯的手感,搭配適合的鍵帽(不同高度)及背板(提供傾斜度),是還不錯
但是整體來說,價格還是最大的問題,就我的認知來說,每一個都要做外殼,裡面要有通用的晶片,然後設計出適當的通訊協定,最後還需要一顆統整的主控晶片
可以想見一顆按鍵大概要上百台幣的成本,所以一整把鍵盤少說也賣個八千一萬以上才夠本
當然,還得先花上百萬做一堆模子出來才能開賣......
概念很不錯,而且每一個按鍵如果換成機械軸,也可以提供還不錯的手感,搭配適合的鍵帽(不同高度)及背板(提供傾斜度),是還不錯
但是整體來說,價格還是最大的問題,就我的認知來說,每一個都要做外殼,裡面要有通用的晶片,然後設計出適當的通訊協定,最後還需要一顆統整的主控晶片
可以想見一顆按鍵大概要上百台幣的成本,所以一整把鍵盤少說也賣個八千一萬以上才夠本
當然,還得先花上百萬做一堆模子出來才能開賣......
所以在實務上是有可能的?而且重點是有適當的體積,萬一變比較大,就沒意義了。
體積反而不是問題
因為只要有$$,就可以縮小,況且最大的零件,其實是軸跟鍵帽
單軸的控制IC只要6-8隻腳,基本上用SMT的零件,頂多就是5mmx5mm的大小,剩下的就是連接座
通訊部份,用一般2線的I2C或3線的SPI這種等級就可以,速度夠,需要的線也少
主要還是必須有供電、主控的模組,但也不大,大的都是接頭
概念很不錯,而且每一個按鍵如果換成機械軸,也可以提供還不錯的手感,搭配適合的鍵帽(不同高度)及背板(提供傾斜度),是還不錯
但是整體來說,價格還是最大的問題,就我的認知來說,每一個都要做外殼,裡面要有通用的晶片,然後設計出適當的通訊協定,最後還需要一顆統整的主控晶片
可以想見一顆按鍵大概要上百台幣的成本,所以一整把鍵盤少說也賣個八千一萬以上才夠本
當然,還得先花上百萬做一堆模子出來才能開賣......
所以在實務上是有可能的?而且重點是有適當的體積,萬一變比較大,就沒意義了。
http://ergodex.com/ 這個有人拿來當鍵盤用.手感很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