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平板、手機的瀏覽器選擇相當的多,不過除了一些配置的方式不同之外,多數行動版瀏覽器的體驗仍是基於 PC 瀏覽器的邏輯,然而 Opera 在今天發表一款甚至不同於 Opera 瀏覽器的 Coast 瀏覽器,卻是一款以現在人使用平板的習慣、並且將平板的 app 介面與使用邏輯導入的全新瀏覽器。
官方宣傳網頁: Coast
跳轉繼續
Coast 在 2012 年初由曾就任飛利浦研究院、並且提出多種觸控設備使用理念的 Huib Kleinhout 所提出,這款瀏覽器一開始就是以真正以平板設備使用體驗為出發點所規劃的,以目前針對平板設備所設計的 app 的操作方式與介面為出發點規劃,捨棄傳統桌面型瀏覽器的設計,旨在使平板的網路瀏覽體驗不再需要受到傳統 PC 瀏覽器的束縛。
Coast 捨棄工作列、書籤與分頁的概念,盡量將介面簡潔易懂,並且以觸控、手勢的方式操作。首頁的設計由搜尋列、快速撥號與曾瀏覽過的頁面組成。而位於中央的快速撥號也與 Opera 瀏覽器的快速撥號略微不同,它反而更像 iOS 的桌面,把傳統的書籤作為類似桌面 app 快捷的圖示,並且可從設定中選擇圖示採用 3 x 3 或是 4 x 4 的配置。
這些快速撥號縮圖是由 Coast 自動搜尋網站中的圖示自動產生, Opera 在進行測試時發現多數的網站名稱與縮圖還算正常,不過仍有少數網站產生的縮圖會有問題, Opera 也將在技術社群公布縮圖的設計格式供網頁設計者規劃圖示。
點選搜尋,會發現 Coast 的搜尋設計也相當特殊,中央會出現 Google 首頁的建議瀏覽,而右手邊則會出現 Opera 的建議瀏覽。 Google 的建議瀏覽就不多說,而 Opera 的建議瀏覽則是蒐集 Coast 瀏覽器使用者最常瀏覽的內容,而這些瀏覽內容並未進行分區,故 Coast 提供的建議搜尋未來將是以全球使用者瀏覽的紀錄產生。
無論是從快速撥號或是搜尋開啟網頁, Coast 的加載畫面也捨棄傳統瀏覽器的進度表,而是像開啟 app 的讀取畫面一樣,會將快速撥號的圖標置於畫面中央。雖然只是個小小的變動,不過也能感受到 Coast 從小細節都盡力的捨去傳統瀏覽器的影子。
由於捨棄一般瀏覽器常用的實體案件,所以無論是上一頁、下一頁以及重新讀取網頁都是使用觸控的邏輯,但卻相當的簡單,宛如在使用電子書以及社群 app 一樣,只要左右翻頁就可以上一頁、下一頁,並且將網頁向下拉就可重新讀取。
而且 Coast 的手勢邏輯都是在網頁的邊界才會發揮作用,像是某些網頁左右較需要拖曳,上下頁必須把畫面拉到左右邊界才能進行上下頁的指令,乍看下似乎略微麻煩,然而實際操作也可避免部分瀏覽器原本只想拖曳網頁卻反而變成啟動手勢指令。
至於沒有分頁想要開啟分頁該怎辦? Coast 最下方有兩個按鍵,位於下方中央就是回到首頁,就可以開啟新的瀏覽分頁;至於右下角的則是開啟瀏覽過的分頁,設計的就像電子書 app 選擇不同書本閱讀的方式,只要壓住分頁中的畫面,往上拖曳就像是把 app 丟入垃圾桶一樣的關閉分頁,至於往下拖曳就可把網頁加入桌面的快速撥號。
此外在分頁模式下,也會顯示該網頁的安全層級,如果網頁本身有嚴重的安全性問題,也會以明顯的方式阻擋使用者瀏覽避免發生個資被竊等問題。 Opera 表示,由於 Coast 不僅是要提供新式的瀏覽體驗,也是為了第一次上網者,故也特別重視安全性防護。
而且 Coast 也能改變主頁的圖片,方式很簡單,只要在網頁的圖片長按,就會跳出圖片相關功能選項,選擇設為主頁、選擇顯示範圍就可完成設定,且自行設定的桌面圖片會在右下角出現一個類似紙張翹起的設計,就像撕開便條紙一樣進行拖曳,就可把桌面還原成原始桌面。
體驗過 Coast 後,能夠感受 Coast 的設計出發點與一般平板瀏覽器的差異,使用 Coast 就像在使用 iPad 一樣的輕鬆,尤其平板設備現在是許多使用者第一次上網的設備,不曾受傳統瀏覽器束縛且已經熟悉觸控邏輯的他們,應該更容易理解 Coast 的操作邏輯。
而且 Coast 雖然完全沒有 Opera 瀏覽器的影子,但骨子裡仍是延續 Opera 歷代產品一貫快速且創新的特性;目前 Coast 僅先推出 iPad 版, Opera 表示還不便透露未來是否有打算推出其他平台的版本。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