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月初我們網站接到一個有趣的任務,起因是我們站長在外面教課的學生,她們公司是專門在進口咖啡生豆及各頂級營業用的咖啡機,在課後之餘主動來信詢問,就咖啡相關產品該如何在網路行銷,來請教我們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意見,由於我本身是一個玩咖啡超過十年以上的資深咖啡玩家,於是很自然地加入這個話題(我還建議對方可以找咖啡大叔合作啊,他的blog我都會看),聊著聊著對方突然說想送來一台德國進口的「全自動咖啡機」給我們試玩、試喝。
「全自動咖啡機!?」我剛聽到時其實有點反彈的,因為從十多年前人生第一個 Hario Syphon 咖啡壺開始玩起,一路從手沖咖啡(Drip Coffee)、BRIKKA(Brikka)摩卡壺、家用義式咖啡機(想當年好多人買 RANCILIO Silvia 咖啡機啊!),也曾短暫投入餐飲業,開始有機會玩到營業用義式咖啡機後,對於所謂的全自動咖啡機其實是感冒的(而且完全沒有手作、工藝的fu),一方面以前接觸過的全自動咖啡機煮出來的咖啡,往往因為溫度不穩、壓力過高或不足,而造成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造成咖啡風味不佳,同時缺乏可設定自訂的彈性,無法自行調整與最佳化 (我是工程背景畢業的,工程師性格做作祟)。
「真的要給我測? 要有心理準備喔!」我這麼跟廠商回覆,對方笑著說非常有信心可以讓我滿意,於是就有了這篇開箱文的評測。
這款來自德國紐倫堡咖啡機,名叫 Nivona CafeRomatica 全自動咖啡機(型號是 757,後面就不特別註明),一聽到來自德國的機器,不知道大家的想像是什麼呢?頂極的工藝技術、精準、高品質…等等,事實上這台機器我後來玩了一兩個多月左右,真的不得不佩服德國人設計的機器,真的有其用心所在。
Nivona CafeRomatica 全自動咖啡機 的產品外型很有趣,剛拿到這台咖啡機時,真像是一台「電腦主機」,放在辦公室時同事還以為我買了新的主機,大小剛好適合放在家裡或辦公室而且並不佔空間,從品牌的介紹及設計理念中了解到,這並不是一般家用電器等級的簡單玩意,而是專屬於頂級咖啡品味者的機器,或是(我所想像的)很適合公司老板們用來煮給重要客人喝的咖啡的機器(套句大陸流行的說法:高端大氣上檔次,絕對可以讓你很有面子地把咖啡端出來、不會漏氣 XD)。
下面正式開箱介紹讓大家更加了解:
拆解與準備
首先拆解所有的零件。(註: Nivona CafeRomatica 全自動咖啡機 一開箱時,其實是完整安裝好的狀態,這邊為了解說拆解給大家看。)
上圖可以看到左手邊是咖啡機主體,大小跟一台電腦主機差不多,主機右上方打開是「咖啡豆箱」(已經倒入一些咖啡豆了)「右側板」 拆解在旁,上方還有 「塑膠奶罐 (用來放牛奶,沖奶泡時用的到)」,右上角還有「廢水盤」和「廢渣盒」(沖煮後的咖啡渣會自動掉落在裡頭),下面會開始解說這些零件如何安裝以及它們的用途。
首先我們將主機左上方「水箱蓋」打開,把水箱輕鬆拔起來後拿去裝飲用水(不要裝自來水喔,有過濾過的水更佳),裝滿水後將水箱放入(它有防呆設計,所以很難放錯邊),完成後蓋上。
接著主機右上方有咖啡豆槽,可以直接放置咖啡豆,Nivona CafeRomatica 全自動咖啡機本身集合磨豆、沖煮咖啡、打奶泡,三合一的完整功能,所以直接放咖啡豆,按一個按鍵就可以立即享用美味咖啡,不用再多買一台昂貴的磨豆機。
從主機右側可以將「沖泡器」放置進入咖啡機裡頭,放置後可留意到將沖泡器下方有個紅色按鍵,壓著後就能將「把手」往下撥卡住,這樣就安裝好了(可以拆解也表示連咖啡機裡面都可以方便清洗!)
接著裝上右側板(服務門),卡上並關上。
接著將廢水盤、廢渣盒裝好後,裝進去咖啡主機。
將「塑膠奶罐」上的管子,接在咖啡沖煮頭右側的孔洞內(打奶泡時,吸進來的牛奶會從這邊進入,經過「輸出組」加壓,就可以沖出綿密的奶泡。)
安裝完成的樣子。
插上電源後,咖啡主機左下方的「電源鍵」一按就可以打開,一開機後主機正前方的指示顯示會告知你它正在暖機中。
到這邊要進入正式的沖煮咖啡說明(雖然前面照片那麼多,但其實從安裝、開機到開始使用,大概不到三分鐘吧),首先教大家沖煮 義式咖啡 Espresso。
沖煮示範
NIVONA 咖啡機兩種 沖煮咖啡方式:
- 第一種、使用它本身原廠預設的咖啡 menu 來沖煮咖啡,它共有四種咖啡預設可選擇,如下:Espresso 義式咖啡、Coffee 美式咖啡、L. Macchiato 拿鐵咖啡、Cappuccino 卡布奇諾,以及其他: Milk 熱牛奶、Water 熱水。
- 第二種 Recipe 飲品功能,讓您可以依個人需要設定相應的咖啡濃度、咖啡流量、溫度等(雖說是全自動咖啡機,但可精細設定及調整,真的很德國人的思維!) 由於自訂功能比較複雜,這裡先以第一種沖煮方式開始介紹。
主機前有左右兩個旋鈕,轉動「右旋鈕」 切換可以選擇不同的咖啡種類,從 Espresso 義式咖啡、Coffee 美式咖啡、L. Macchiato 拿鐵咖啡、Cappuccino 卡布奇諾、Milk 熱牛奶、Water 熱水。
調整好自己想要的咖啡後,「左旋鈕」轉動是用來調整咖啡水量,而旋鈕上有個咖啡豆的圖示,可以按壓來調整 Aroma(風味,其實就是咖啡的濃度),可調整 1~3 種刻度(以咖啡豆數量來顯示,3 顆豆子最多)。
調整 Espresso 好之後(我試玩一個月後,最喜歡的濃度是刻度 3,水量 30ml),按下「右旋鈕」(右旋鈕按壓都用來「確認」)後,就會聽到一陣磨咖啡豆的聲音,接著機器開始運作,立馬就沖煮出咖啡來,若咖啡豆新鮮的話,你會開始聞到濃醇的咖啡香味,我在辦公室煮的時候,同事們幾乎全都聞香而來啊XD
Espresso 完成!這次煮的咖啡豆是由赫曼咖啡提供的「高山義式濃縮」,這是他們是配方豆(綜合豆,精選三到四種豆子,主要是中南美州的產地),就廠商表示,他們烘培是採中低溫烘焙,跟市面上所烘焙的方式不同,獨家採用悶烘法,將豆子用悶的方式悶熟,所以喝起來順口不酸澀、沒有焦味。
就我的經驗,全自動咖啡機煮出來的咖啡到底好不好喝,只要試沖 Espresso 就知道,相信喝過普通自動咖啡機、或是膠囊咖啡機的朋友,很少能喝到好喝的 Espresso,這台 NIVONA CafeRomatica 讓我在實測時,最感到驚艷的就是這一點。
找了一個透明的杯子另外沖了一杯來裝,可以看到咖啡美味的油脂浮在上層。
下圖可以看到咖啡沖煮後,從廢渣盒倒出來的咖啡渣餅,透過壓力沖煮後成形相當完整扎實,另外若覺得咖啡濃度風味想調整的話,打開「右側板」在右上方有可切換調整咖啡的研磨粗細(圓點愈小表示研磨出來的咖啡粉愈細)。
要煮出一杯好咖啡,我覺得有三個重點:新鮮的咖啡豆、適當的研磨刻度,及合適的溫度壓力,如果有台咖啡機讓你一指按下就可以輕易獲得好咖啡的話,那實在是太方便了。
針對這樣的需求,市售的咖啡機中,以辦公室或家庭為主要 TA 所設計的咖啡機,像是膠囊型的咖啡機或其他全自動咖啡機 ,但這些產品在設計面及使用面上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例如膠囊型咖啡機,沖煮一杯咖啡的成本約 15~35 元不等(一顆膠囊),價格算一算其實不便宜,同時咖啡膠囊內的咖啡粉,雖然是密閉封裝,但有在煮咖啡的人都知道,當咖啡豆被磨成粉末後,其保存期限會變短(香味也會漸漸消失),同時雖然咖啡膠囊的成份都號稱是使用「100% 阿拉比卡咖啡豆」,但磨成粉末後你根本不知道到底用了什麼豆子,而且特殊口味的咖啡膠囊像是「牛奶膠囊」,都是用奶粉、糖和一些乳化劑所製成的,喝下肚後對身體可能也不太好,更不提許多咖啡膠囊有些都是鋁製的,其實很不環保,也不好回收(大部份的人大概也是直接丟垃圾桶吧)。
接著第二杯示範沖煮的是卡布其諾 Cappuccino,首先要先準備好牛奶(如果不在意熱量的話,可挑選全脂鮮乳會比較香醇喔),將牛奶適量地倒進 「塑膠奶罐」 內,接著調整 「右旋鈕」 轉到「Cappuccino」的選項,這時跟先前一樣,可以利用「左旋鈕」來調整適合的咖啡水量和濃度。
設定好後按下「右旋鈕」 開始沖煮,首先咖啡機將從牛奶從「塑膠奶罐」中吸引進來加熱,然後產生出綿密的奶泡。
牛奶及奶泡出完後接著會出咖啡,同樣我選用了透明的杯子,讓大家看到咖啡和牛奶混合時的漂亮分層。
最終完成的卡布其諾,從照片中可看到咖啡與奶泡的完美分層與混和(看到這一段時同事們都驚呼 XD),一杯兼具美感和風味的卡布其諾,只要一鍵就能完成。
我覺得要能產出綿密奶泡有二個關鍵,一要有穩定的熱蒸氣,二是要有好的打奶泡的技術,一般咖啡館的 Barista 都會用營業等級的咖啡機(雙鍋爐以上,有穩定的水溫、壓力及隨時可供應的蒸氣),透過熱蒸氣管沖出來的蒸氣,加上專門的奶泡鋼杯來打出綿密的奶泡,不過我們一般人沒機會使用到這樣的機器,同時要學會這樣的技術可能也很困難,若有台機器可以打出一定程度的奶泡(綿密度可能比不上,但還可以接受),讓我們在家裡或辦公室也可以好好享用,就變的很重要。
Nivona CafeRomatica 全自動咖啡機的奶泡是利用蒸氣,將吸入經過加熱後的牛奶,從「自動奶泡器/組件」(下圖)沖出來,雖然無法像專業的 Barista 所打出來的奶泡,但口感還不錯。
同樣是全自動的咖啡機,能夠做到設定好之後一鍵按下(人還可以暫時離開一下)就可以煮出美味的 Latte 或 Cappuccino 的咖啡機真的不多,而且還能夠自己調整配方 (自己喜好的咖啡濃度、水量、熱牛奶及奶泡量),同時在使用後的清洗方面,很多全自動咖啡機因為構造的設計不良,在拆洗上很麻煩(放在辦公室或家裡就會沒人想洗XD),Nivona CafeRomatica 全自動咖啡機,在這部份都有很好的設計,下面介紹給大家。
清洗便利
沖煮完咖啡後,系統會主動提醒您要「沖洗奶泡器(Rinse frother)」,這是我覺得這台咖啡機最人性化的地方,自動提醒您要清洗管線,以確保每一杯咖啡的好品質。
這時將原先裝在「塑膠奶罐」上的管子拔下,插入「廢水盤」上的小孔,等等清洗管內的廢水都會流到下面的「廢水盤」收集起來。
裝好後按下「右旋鈕」,它就會自動清洗(如下圖)
雖然我平時習慣玩手沖咖啡,但每次煮完咖啡都有很多器具清洗,真的還是很麻煩,突然覺得全自動的咖啡機,除了讓你能夠輕鬆沖煮出一杯好咖啡外,方便清洗也很重要。(大家都只想用沒人想洗 XD )。
清洗後若「廢水盤(Trays)」裡的廢水快滿時,系統也會提醒你需要清理了(順便把咖啡渣倒掉),而當您拉開「廢水盤」時,也會提醒您沒有裝上盤子(Trays missing),避免您廢水盤沒裝好,到時候水及咖啡渣流出來會弄髒咖啡內部。
除了系統自動提醒清洗之外,您也可主動轉動「右旋鈕 」到「設定(Setting)」裡面,進入 「維護(Setting Care)」的選項裡,選擇「沖洗(Care Rinse)」 主動進行清洗,或者當您機器不再使用後,例如今天下班了,想把機器完全清洗乾淨,就可選「清洗(Care Clean)」,讓咖啡機進行完整的清理。
在清洗的過程中會顯示(Hose to spout)告知你,它接下來會沖洗輸出管會有熱水出來,這時管線要裝好不然會到處噴,按下「右旋鈕 」確認後就會自動清洗。
以上介紹完清洗功能。(這裡有個小技巧,像我覺得「廢水盤」倒水很麻煩,所以每次在清洗時,我都會另外拿一個杯子來接廢水,每次只要杯中的廢水倒掉就好,這樣廢水盤內的水也不會太多而不好倒喔)
結語
過去一直對全自動的咖啡機沒什麼好感,想起大學畢業後曾經在咖啡館工作,當時還因為店家換成全自動咖啡機後就不想去上班了(自認為自己是 Barista 而有莫名的堅持XD),但這次很意外地測到這台 Nivona CafeRomatica 全自動咖啡機,讓我大為改觀,原來專業級的自動咖啡機可以做到這種程度,這次廠商寄來了約一兩個月足量的咖啡豆,讓我可以盡情的每天沖泡咖啡(同事都很開心),辦公室充滿了咖啡香味,客人來訪時我也會順便介紹今天沖煮的咖啡豆,用到現在只能說非常滿意。
同時仔細看完它的構造和實際使用後,覺得這台咖啡機看似很簡單,但德國設計的精確和高品質的穩定感,在使用過程中一直感受的到,對於想輕鬆方便又想享受好咖啡的人,會是個不錯的好選擇喔。(趕快叫老板買一台放辦公室啦! XD)
想馬上品嘗好咖啡嗎? 這邊請進,了解更多: [來自德國的頂級極致咖啡機] NIVONA CafeRomatica 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