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作為西雅圖的必看景點,雖然受遊客歡迎,但它卻不是旅遊書強力推薦的景點,原因在於它並沒有任何的爆點,是一個比古蹟城區或遺址更沉悶的景點。

石先生甫進去的第一個感受是這裡很殘舊,實在很像歴史遺址,猜想旅程應該就是在這裡開始往地下轉,只是後來才發現這裡只是一個聚集點,並不是地下城的入口或出口,想要看地下城還是要在大街上走來走去。

買過門票,會得到一條類似海洋公園哈囉喂的手帶,上面有註明時間,然後一直等待直到活動開始時會有人開始帶領講解。由於這是一個以美國人為對象的活動,所以全程英文外,也加入了很序美國人才懂的梗與歴史故事與人物。如果你對美國歴史或文化沒有太深入的了解,很容易就會覺得無聊。


走到另一條街的 115 號,講解員站在門口訴説故事,告訴大家其實這個「地下城」(Underground)本來就是西雅圖的地面(Ground Floor),所以在城市裡部份建築比較奇怪就是這個原因,例如大家頭都往那邊看的一個停車場。




「地下城」的歴史很簡單,原來的西雅圖城區在 1889 年大火中燒毀,把當時的木建房屋都破壞掉,適逢現代最偉大發明的「馬桶」面世,讓沿海城區的廁所每天承受兩次因潮漲而出現的「馬桶倒灌」(想到就惡心)。
因此,當時的市長決定直接在各橦樓宇的二樓重建城區,既省錢處理地面的爛房屋,也解決了「馬桶倒權」這個惡心的問題。這個瘋狂的想法得到瘋狂的市民認可,也讓「地下城」得以出現。

雖説市長説二樓重建,但路還是在一樓,人還是在一樓走動的,所以那個時候的市民每天就這樣上上下下的在穿梭各橦樓宇。直到政府後來決定在各橦二樓的高度舖設馬路才解決了問題,但這也就正式把原來的地面封印起來,變成了密不透風的「地下城」。





這裡比較好的通道是旅客在走的木棧道,都是特別建造供遊客來回使用,如果想要離開這些範圍也不太可能,因為只有這些位置是有燈光的,其餘都是黒暗的區域,而且除了黒暗與牆壁也沒什麼值得觀看。





因為在二樓成為地面後的同時,地底其實沒有封閉起來,還是有人在使用,而這些地方也成為了各種地下活動的源頭,直到政府後期把整個地下城關閉才結束。















六月西雅圖旅行即拍即放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