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混凝土製造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德國史圖加特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一種全新的環保建材,使用「尿液」與細菌反應所產生的碳酸鈣,來製作高強度的「生物混凝土」。
這項技術的關鍵是一種具有尿素酶活性的碳酸鈣粉末(UACP),讓其與尿素反應,在砂粒之間產生碳酸鈣結晶,相當於天然的「膠水」,將砂粒凝結起來。即「微生物誘導碳酸鈣沉積」(MICP),讓反應更深入、更均勻,硬化後的混凝土強度最高可達 52.5 MPa,已達到實際建材使用標準。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尿素來源改為「人類尿液」,希望能走向循環經濟。實驗結果顯示,人尿也能產生類似反應,但目前的強度約為 5 MPa,仍低於實際建築需求。研究人員表示,這和尿液成分變異、細菌活性穩定性等因素有關,未來仍有優化空間。

即使尚未完全取代傳統建材,這項技術仍被視為一種減碳高潛力的解方。預期未來可以從機場、車站、公共廁所等地的尿液中,分離出可用成分,成為環保建材的來源之一,人類排泄物有望轉化為城市建築。這裡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