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WSJ:Google 工程師賺多,Moto 工程師腦(消音)...這篇文章的首圖
WSJ:Google 工程師賺多,Moto 工程師腦(消音)...
Google 吃下 Motorola 行動裝置部門,兩者究竟會是變成筋肉小屁孩悟天克斯,還是失敗的胖 / 瘦版呢?或許可以從企業文化中看出些端倪。 WSJ 最近針對兩家公司員工的差異,特別是工程師這方面,來進行一項小調查;根據他們蒐集分析的資料,Google 家的工程師在智商(G > M 20 點)、薪水方面(G > M 35,000 美元 / 年薪),都勝 Motorola 一籌。 然後在「食」的方面,Google 工程師都有免費又豪華的餐點可以享用,Motorola 則要自己掏腰包;行車方面來說,Google 工程師開 Toyota Prius,Motorola 則是 SUV;
13 年前
是Chrome 12 再度於瀏覽器大鍋炒中勝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Chrome 12 再度於瀏覽器大鍋炒中勝出
這項近期發佈的網頁載入測試(好像有一個禮拜了........),是出自超過兩百多個網站當中,約 18.6 億次的一般使用記錄所統計出來的結果,記錄的時間約為一個月,所以一些最近才推出的瀏覽器並沒有包括在內(如:Firefox 6);而結果一如上圖,Chrome 12 依舊在載入網頁的速度上取得絕對的優勢,不過 Firefox則是在內容渲染時間勝出;而這項測試之所以值得參考,是因為它是根據實際使用的一海票資料來統計。 圖文來源:Geek with Laptop
13 年前
是複製人進攻!27,000 名韓國人集體向蘋果求償...這篇文章的首圖
複製人進攻!27,000 名韓國人集體向蘋果求償...
iPhone / iOS 先前透過 LBS 服務蒐集個人隱私資料的事件,在韓國可以說是滾雪球一般的超展開;受到先前求償成功的案例鼓舞,這次有約 27,000 名韓國人準備要向蘋果提出每個人一百萬韓圜(約台幣兩萬七)的賠償,總金額將達七億五千多萬台幣;而委任律師跟事務所就是先前打過一場勝仗的團隊,他們也成立了網站來推廣告蘋果運動;如果這一波又順利告成,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韓國人加入呢? 圖文來源:AppleInsider
13 年前
是羅技(Logitech)推出 for Mac 的大腸能鍵盤(大誤)這篇文章的首圖
羅技(Logitech)推出 for Mac 的大腸能鍵盤(大誤)
羅技官網上就只有露出這一角,但產品本身跟羅技家的無線太陽能鍵盤(Logitech® Wireless Solar Keyboard K750)差不多,Mac 版除了有 Mac 的鍵盤配置外,也有跟 iPod 相仿的色系推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官網瞧一瞧。 圖文來源:羅技官方部落格
13 年前
是投資人聲聲催,老任龜龜龜...這篇文章的首圖
投資人聲聲催,老任龜龜龜...
催啥?催老妮!? 當然是催老任放開心胸,讓自家經典遊戲可以在更多平台上面出現,特別是手機遊戲方面;打從先前誤傳老任要讓皮卡丘(非站友XD)到手機上放電後,一些投資公司、投資人紛紛跳出來呼籲任天堂應該要好好考慮手機 / 行動裝置遊戲這塊大餅,但老任最近忙著讓 3DS 更有銷路,似乎無暇搭理這樣的意見。 其實...與其堅持自家老大岩田聡的說法,3DS 缺的是一款大作,不如靠小作來拉攏玩家,放簡單版的遊戲給各大手機平台,靠這招來吸引玩家入手 3DS,反正現在都降價了,順水推舟一把,何樂而不為呢?再者如果硬體真的不賺,軟體空擺在那邊,為啥不肯更充分利用呢?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其他讓老任脫困的好方法呢?
13 年前
是Google+ 新增遊戲功能,各位快來玩生氣鳥喔!這篇文章的首圖
Google+ 新增遊戲功能,各位快來玩生氣鳥喔!
根據官方部落格消息,今天開始 Google+ 將會新增遊戲功能,看到新功能出現的時間則因人、因地而異;而遊戲當中,也有社群分享、推薦功能,Google 官方則強調,不會讓大家被遊戲通知海淹沒,因為遊戲的大小通知(推薦、個人戰功等),只會在遊戲分頁中出現,不會跟 Google+ 訊息混在一起;至於實際玩起來怎樣,稍晚更新出現,請大家一起在分享囉! 來源:Google 官方部落格 感謝 Nick_Tesla 提供 官方列出來的遊戲參與公司、作品
13 年前
是Dell Ademo 13 精神長存,不過只剩屁屁...這篇文章的首圖
Dell Ademo 13 精神長存,不過只剩屁屁...
Dell Ademo 一代(Dell Ademo 13) 一直都是小編心中超薄筆電的經典設計之一,當年(其實也不過是今年初,時光匆匆呀~)Dell 正式將他「咖喳」,小編還為此掬了一把淚(有這麼嚴重嗎?);往後那個經典的轉軸設計,雖然有被保留下來,從 Vostro 系列筆電,到今日的 Inspiron 13z / 14z,不過看看上圖那精美的 14z,整個味道都變了...只剩下那個大屁股... 來源:Dell 美國官網 不 過這次的 Inspiron 13z / 14z 的內在還算是不錯,以 14z 為例,用了二代 Intel Core i3 / i5 處理器,RAM 最多可以衝到 8GB,但
13 年前
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狂砸三億美金,將替 Ultrabook 勾勒怎樣的願景呢?
Intel 稍早正式對外公布,旗下的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將丟出三億美元來替 Ultrabooks 的軟硬體來開發,而同時他們也丟出了一支從頭 Beyond 到尾的 Ultrabooks 宣傳影片(如上),當中其實沒啥太大的爆點,然而動畫中展示的產品概念示意圖,有兩個點值得大家注意,一個是在 12 秒出現的 Thunderbolt I/O(反而不是 左邊沒意外就是 USB 3.0),另一個則是約 33 秒開始的忘了第幾個 Beyond 所出現的觸控式螢幕。 至於這三億要拿來幹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跳轉後參考一下 Intel 的嘴砲 願景。 影片來源:AppleInsider 2
1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