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

2016.05.02 04:35PM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首圖

(圖片來源:asablo.jp

對於大部份玩家而言,去外頭的電動玩具店打電動,應該都是必定有過的經歷。不過你去玩過的大型電動玩具間,都開在哪些地方呢?或者說明白一點,你在哪些地方曾經玩到過大型電玩呢?仔細回想一下,一定有很多地方,是現在年輕一輩的朋友無法想像的地方吧!QK小虎今天以自身的回憶,來帶大家走一趟過往的電玩時光隧道。

QK小虎是6年級後段接近7年級生,算來也是個歷經滄桑的大叔了,前幾天和朋友在聊天時,朋友無意間提到這個話題:「你曾在哪些地方玩過電動?」一般人下意識的回答幾乎都是「電動玩具店」或是「遊樂場」,但其實在早期,電玩禁令較不嚴謹時,有很多地方都會出現大型機台喔!QK小虎就來一一為大家介紹:

 

1.西餐廳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1圖

這地方一講出來,多半年輕朋友可能會以為QK小虎在開玩笑,不過70和80年代時,一些餐廳真的都會擺放電玩機台給客人做休閒娛樂用。擺放在餐廳內的機台,其外觀設計較特別,看起來像是一張玻璃桌,螢幕映在桌面上,記得以前西餐廳裡頭擺的都是一些很經典的遊戲:《迷魂車》(Rally-X)《小精靈》(Pac-Man)《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等等。而這種桌子型的大型電玩筐體,至今仍被視為是經典之作,也有些玩家特地將筐體買回家,然後自己改裝,用它來玩過往遊戲,或是玩最新的大型電玩遊戲等等。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2圖
<早期的西餐廳裡頭,有很多桌子型筐體的大型電玩,時至今日仍被視為是經典筐體>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3圖
<小精靈(Pac-Man)可說是當時西餐廳裡頭備受喜愛的大型電玩遊戲之一>


<迷魂車的音樂一放出來,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

 

2.文具店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4圖

隨著時間流逝,文具店似乎越來越少看到了,不過以前文具店的密度比現在高很多,而神奇的是,很多文具店或多或少,都會擺一些電玩機台。小規模的,可能就是在店裡頭放台小瑪利(俗稱吧仔台),稍微有點錢的,就在門口擺一台《快打旋風2》(Street Fighter 2),或是《世界末日》(Forgotten Worlds)、《烏茲衝鋒槍》(Operation Wolf,台灣俗稱“野戰之狼”)。更甚者,是直接請師傅來,將店內空間改造暗門,QK小虎以前在石牌唸書的國中附近,就有一間文具店相當專業,將店內空間的外圈ㄇ字形做成隱藏空間,只留中間一小塊在賣文具,但是從門口看是看不出來的,因為暗間要從櫃台老闆的旁邊進去,裡頭可是別有洞天,擺滿了許多大型電玩機台,QK小虎當時下課都會和同學一起過去對戰,《餓狼傳說》、《格鬥天王》、《龍虎之拳》,以及各種版本的改造版快打旋風2:空中快打、東方不敗、葵花寶典、降龍快打…等等,都是在那段和老師以及父母躲躲藏藏的日子中體驗的。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5圖
<小瑪莉,俗稱吧仔台,當年可是紅透整個台灣啊!(圖片來源:Yahoo拍賣)>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6圖
<許多老玩家都必定玩過的光線槍遊戲:烏茲衝鋒槍Operation Wolf>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7圖
<Capcom在1988年所出的《世界末日》,其特殊操縱桿是一大賣點>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8圖
<快打旋風2在推出之時,吸引了非常多的玩家對戰,蔚為風潮>

 

3.夜市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9圖

QK小虎的家離著名的士林夜市不遠,從小就看著它長大,儘管現在的士林夜市早就淪為國際化的副作用產物,而變得不再道地。不過早期各地的夜市,都一定會有很多大型電玩機台可以玩,後來台灣自己還研發改良出多合一機板,所以會看到很多那種一機玩多種遊戲的台子出現。夜市電動其實影響蠻多人的,QK小虎就有幾個朋友是從夜市裡頭打格鬥天王出身的,技術都強悍的不得了。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10圖
<格鬥天王2002應該是在夜市裡曝光率最高的KOF作品,蘊育出很多野生高手>

 

4.棒球打擊練習場、釣蝦場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11圖
<圖片來源:caseyanddon>

在中華職棒創立的前幾年,棒球文化在台灣社會非常熱鬧,當時QK小虎所住的士林區,就有好幾間打擊練習場,不過以前QK小虎不愛運動,又覺得棒球太快打不到,最喜歡的,就是打擊練習場裡頭擺放的一堆電玩機台,幾枚10元硬幣,就可以消磨好一段時間。

偶爾老爸會帶小朋友去釣蝦場,大人們除了釣蝦然後烤蝦來吃之外,小孩最喜歡的就是在旁邊的電動玩具機台逗留,不管是看大哥哥們玩,或是自己跟老爸要錢來玩,都會覺得樂趣無窮。不過很可惜地,棒球風潮在當時歷經多項社會事件之後,一路下滑許多,許多打擊練習場也因此歇業收攤不玩。而釣蝦場的電動玩具,則是默默改成其它設備,或是也關門大吉,風光已不若當年。
是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上)這篇文章的第12圖
▲當年《俄羅斯方塊》的魅力,讓很多叔叔伯伯輩的人也無法抵抗,有很多叔字輩的高手都相當厲害。

 

相關閱讀:

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你去過哪些地方玩電動?(下)

那些年,我們曾一起去過的電動玩具間~計時投幣玩遊戲的歲月

 

 

你或許會喜歡

美國旅遊上網30天吃到飽

三頻聚合的4.5G上網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