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北台灣最低15度,怕冷族多補充5種食品

by Knowing
2017.11.17 04:30AM
是19日北台灣最低15度,怕冷族多補充5種食品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是19日北台灣最低15度,怕冷族多補充5種食品這篇文章的首圖

(圖片取自pixabay)

雖然近日全台天氣晴朗,但根據《中央社》,明起東北季風的冷空氣將南下,使北部、東北部氣溫驟降,與今天的溫差可超過10度;到了禮拜天清晨,北台灣沿海地區最低可降至攝氏15度左右,而白天最高溫也僅在17度徘徊。明後兩天將是今年首波整天濕冷的天氣;南部受到的影響較輕微。

有些人體質較虛寒怕冷,遇到濕冷天氣體感溫度更是令人感到陰寒刺骨。天氣即將轉為嚴寒,怕冷族可以多吃以下5種食品增強抗寒能力。

牛奶

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且好吸收,是十分優良的補鈣食品。攝取礦物質本來就有助於身體抵禦寒冷,尤其是鈣質。鈣除了可增加骨質密度,也是心肌等肌肉運作的過程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多補充鈣質對身體禦寒有一定的幫助;若有心血管疾病,請攝取低脂牛奶,或以大豆製品取代。

根莖類

如上所述,許多礦物質都有助於身體禦寒,所以富含礦物質、能補充即時熱量的根莖類食物可以多多攝取。舉例而言,礦物質中的鎂、鋅等微量元素是人體產熱時不可或缺的輔酶之構成元素。在寒冬裡,胡蘿蔔、芋頭、地瓜、蓮藕、馬玲薯等食品可以多吃,增加抗寒能力。

牛肉

中國有些地方在即將入冬時有吃牛肉補身子的習俗,牛肉是良好的蛋白質、熱量、鐵質攝取來源。人體產熱來自攝取食物的氧化過程,氧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自然是氧,而人體內的「氧氣搬運工」就是含鐵的血紅蛋白。所以,冬天時身體進行氧化作用以發熱禦寒時,鐵就是十分重要的營養源,同時也能改善血液循環。

除了牛肉,豬肉、動物內臟、菠菜、豬血等食品也能有效補充鐵質。須注意的是,鐵質與豆類食品會在胃裡起反應形成難以吸收的聚合物,所以富含鐵的食品不要與豆漿、豆腐等豆類食品共食。

柑橘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而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質的吸收,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其他像是南瓜、奇異果、香蕉、鳳梨、葡萄柚、蕃茄、蘋果也含有大量維生素C。除了抗寒,維生素C也能增強抵抗力,令人不易感冒,也能減少併發症的嚴重程度。

脂肪、碳水化合物

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所以一般不太需要特別攝取脂肪,但若是身體纖瘦、體脂率極低的人,在冬天沒有脂肪層禦寒,體內也沒有良好的產熱材料,自然會特別怕冷,這時最好適時攝取一些肥肉、健康的油脂、碳水化合物以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