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的「轉名正義」:聖誕節應稱為「耶」誕節

by Knowing
2017.12.24 02:11PM
是蔣中正的「轉名正義」:聖誕節應稱為「耶」誕節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是蔣中正的「轉名正義」:聖誕節應稱為「耶」誕節這篇文章的首圖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台灣習慣稱為聖誕節,偶爾會聽到耶誕節。很多人不知道,耶誕節其實是比較政治正確的說法。

聖誕節即耶穌的誕生日,但其實耶穌的出生日期並無令學者信服的證據,那為什麼古代基督徒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呢?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是考究自聖經,有人認為是吸收異教的節日習慣以降低異教徒皈信時的抗拒。

聖誕節一詞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地區最早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華南地方產生的;因為耶穌被視為聖人,故名「聖誕」;蔣中正也是虔誠的基督徒,但當時認為中國的聖人應為孔子,不宜稱耶穌為聖,所以下令聖誕節應改稱為耶誕節,甚至進行實質取締;根據《BBC》,曾經出現過百貨公司打出「行憲紀念日大特價」的廣告(行憲紀念日也在12月25號),避開聖誕/耶誕一詞選擇的麻煩。不過畢竟擾民,後來禁令漸漸鬆弛,各種打著聖誕節名號的活動再度出現,但一段時間之內,媒體和官方仍持續以耶誕節為稱呼,保持政治正確。

上帝本來也不是用來稱呼耶和華

上帝一詞很早就出現了,中國人本來是用來稱呼天子、君主,或至高無上的神,又稱天帝、昊天上帝。明末利瑪竇來華傳教時把耶和華譯為上帝、天帝等詞,後來上帝漸漸成為耶和華的專稱。其實過程中一度引起儒士的反對;另外,基督徒中也曾有譯為「上帝」或「神」之爭。

伊斯蘭教的唯一真神譯為阿拉,不用「上帝」這個崇高的稱呼,但也譯為「真主」。

伊斯蘭教禁止過聖誕節

世所周知,伊斯蘭教對敬拜異族神祇極為感冒,所以慶祝耶穌誕生的聖誕節在某些伊斯蘭教國家自然是禁止的,有些國家若沒有經過申請而公然慶祝聖誕節會有牢獄之災,比如汶萊。在更為虔誠的伊斯蘭國家,慶祝聖誕節甚至會引來殺身之禍。但像土耳其這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則沒有那麼多規定,但人民多為伊斯蘭教徒的土耳其人也不太會慶祝聖誕節。

另外,猶太教徒因不信新約聖經,所以聖誕節對他們來說頗為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