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榮耀、OPPO、vivo 等品牌共同推動 UFCS 2.0 快充標準,支援 40W 無認證充電與跨品牌反向充電,提升充電效率與安全性。
在2021年5月28日由中國電信終端產業協會公布《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範》,藉此明訂名為UFCS (Universal Fast Charging Specification,融合快充標準)的第一版設計後,稍早再次公布2.0版本標準,並且由華為、榮耀、OPPO、及vivo在內手機品牌業者率先加入支援。
在1.0版本標準公布時,包含小米、矽力杰、瑞芯微、立輝科技、昂寶電子等業者已經加入支援,意味這些業者也將在其手機、充電配件產品也加入UFCS 2.0版本標準,藉此讓各家業者提出快充標準能彼此相容。
相比當前由USB-IF聯盟所定義充電規格,中國手機品牌、充電配件業者所提出的快充技術過去多半各據市場,如小米所提出120W有線快充,實際上必須配合小米提供充電器及充電線才能實現,若以其他市售充電器配件則僅行以標準USB PD協議供電,無法發揮完整快充性能,甚至僅能以標準USB充電功率運作,而其他品牌提出快充技術多半也有相同情形。
因此提出UFCS協議,目的就是希望能讓所有品牌業者提供充電技術可以彼此互通使用。不過,UFCS 1.0版本剛提出時的充電功率最高僅對應40W,後續才提升至65W,但距離目前各家業者已經進展至240W充電功率以上規格,顯然仍有不少差距。
而此次提出的UFCS 2.0版本,則是針對相容性部分作更大幅提升,例如使用40W充電功率時,可以無須使用特定品牌充電器或充電線,甚至可以直接混搭使用。另一方面,UFCS 2.0版本加入支援反向充電功能,讓使用者能透過USB-C對USB-C連接線,直接以不同品牌手機進行互充 (基本上會由電量較大的手機向低電量手機充電)。
此外,UFCS 2.0版本更增加可依照手機電量自動調整充電功率設計,藉此讓手機能在更短時間內補充電量,同時也能避免電池因快充技術損耗使用壽命。
在進一步描述中,UFCS 2.0版本更說明接下來會逐步提高支援充電功率,但依然會讓各個品牌業者保留自有技術,亦即不同品牌仍可持續提供獨有高功率快充技術,UFCS協議僅明訂實際使用物理結構相容性,意味在此協議下的快充使用功率將不會超過各個品牌業者自有技術規格,但至少能讓不同品牌的充電配件可相容使用之餘,同時也提升一定快充功率,進而讓消費者能更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