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潮流」下的酒店機器人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鍾藝 圖片來源華麗志 機器人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中,日本首當其中。高昂的人力成本、先進的科學技術催生出了日本繁榮的機器人製造業,不僅如此,日本也是世界機器人應用的大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很寬泛,不過今天我們只是聚焦在酒店機器人領域,來看看機器人在酒店應用中的「三兩事兒」。 在日本,機器人進入酒店服務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了。2015年,HIS酒店集團就在如本的長崎縣荷蘭主題公園豪斯登堡設立第一間以機器人為經營噱頭的「古怪酒店」。在這家酒店,機器人不僅是個概念,還是整間酒店的經營主體。擁有72間客房酒店中,僅有7名工作人員是真人,其餘的全都是機器人。 根據著名時尚雜誌《華麗志》的介紹,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科學新知 人性星球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from:QUARTZ) 這是一顆銀色閃耀不停旋轉的球體,讓人忍不住聯想到電視節目[與星共舞] (Dance with the Star)中掛在天花板的多面金球。但這個球體事實上是一顆衛星,上禮拜剛發射至太空,它會環繞在太空、地球的外圍,以一個半小時的極快速度繞行地球一圈。它的別名比較為人熟知,叫做[人性星](Humanity Star),依據公司網頁,它創造的目的是為了反射太陽的光線,鼓勵人們多思想身處的地球與宇宙。 立意看來很好,不過有些太空人不是很開心。有人說太空中已經有太多人造光線的汙染了,這顆閃耀的衛星只讓太空人在太空工作時更難監測行星的運行。 [人性星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專家觀點 人體內的微型機器人,放到你體內它會爬、會跳、會走、會翻滾!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 編譯 德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只有1.5公分長的機器人,看起來就像是一小塊長形的橡皮擦,差別在於這塊小橡皮會自己動。它會走路、跳躍、爬行、滾動,甚至游泳,它也會自己從深水的游泳池裡爬到岸邊,或是從潮濕的沼澤區域移到旱地。 從事這項研究的主持學者馬丁席地先生說:「儘管這個機器人還未進行人體試驗,但它的目的是為了醫療,它可以移植至人的體內,幫助人攜帶藥物至人體需要的地方。最有趣的,是這個最微型的機器人卻可以進行最複雜的動作,在最複雜的環境裡探索與行動。」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期刊。紐約時報的記者用電話採訪了席地教授。 以下是採訪內容: 問:機器人是用什麼做的,怎麼讓它工作?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產業消息 你的網路使用行為被竊了嗎? 2017全球網路被盜取5兆台幣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根據網路防毒安全公司Norton的最新報告,2017年全球網路犯罪共有9.7億名受害者,其中有1,700萬名是英國人 ; 主要犯罪形式為網路釣魚、勒索軟體、網路詐欺和駭客攻擊。2017僅僅一年中,受害者總共被偷走了1,300億英鎊(約台幣5.5兆元),其中包括來自英國網際網路用戶的46億英鎊(約台幣1,900億元)。 英國【衛報】指出,英國總人口數佔全球總人口不到1%,在2017年的網路犯罪受害者1,700萬人,與全球9.7億受害者相比,竟佔了2%,金錢損失則佔了4%。網路犯罪所造成的損害不僅僅是帳面上的數字,它同時也迫使每位受害者平均2個工作天來修復處理攻擊事件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科學新知 新發現!火星上也能暢飲啤酒?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一群大學生(而非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發現了一件新奇的事,啤酒花竟然在火星的土壤裡長得最好。這項發現,讓美國賓州維拉諾瓦大學的太空物理學教授吉蘭發表在華盛頓美國太空社會學會的會議中。他說:[我不知道怎麼回事,不過在火星的土壤裡,它們長得特別茂盛。] 就在去年,25個大學生修了吉蘭教授的太空生物學課,他們上課的主題是[外星球上可不可能生長出其他生物? ]在課堂中,這些學生要當農夫,嘗試找出可以在火星土壤中可以生長的作物,讓以後的火星探險家在那裏可以自給自足。吉蘭教授說:[我的主題都很有趣、也很簡單。我一直告訴學生,想像有一群人跟你一起殖民在火星上,你的工作就是餵飽他們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科技應用 亞馬遜無人商店直擊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過去電商龍頭亞馬遜承諾要在大本營西雅圖開設一間前所未有的無店員超級市場Amazon Go。就在幾天前,這間充滿實驗性的無人商店正式開張,不過去過的人說感覺不像走進一間超級市場,比較像是走進一間地鐵站。因為入口有一道道的夾門,只允許手機有Amazon的app人通過。 商店裡頭就如同一般的便利商店,櫃架上擺放各式各樣的零食:蘇打飲料、馬鈴薯片、餅乾等。再加上其他專屬於[Whole Foods]超級市場裡會出現的特殊食物。不過科技的便利還是存在於商店的細節裡。像是裡頭就沒有任何結帳櫃檯與結帳員。消費者只要拿著想要購買的食物,走到一樣的入口,不需要掏出任何卡片,門夾上的電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科技應用 腦樣組織的第一次3D列印之路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人體器官本來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不過近日,利用3D列印製作的這件人體器官還是引起了科學界的一陣關注和討論——和人類自身腦組織一樣如海綿狀柔軟的3D列印版腦樣組織。在過去,3D列印是實現不了這樣「柔軟」的列印的。 3D列印自問世以來,就成為了醫生的得力助手。3D列印可以讓醫生利用患者自身的細胞為患者「量身定做」器官,這能大大緩解移植器官嚴重短缺的情況。但是,3D列印技術其實有很大的局限性。為了製造這些器官,生物工程師需要用3D列印先做出器官結構支架,然後再往裡填充細胞。到目前為止,只有相對較硬的材料才能進行3D列印。對於身體里的一些軟體器官,比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科學新知 量子計算機可以有多快?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編譯 在過去的五十年,計算機的處理器運行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但近幾年,計算機界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期」:如果要製造出更快的電腦,那麼晶元就要變得更小,各種線路的鋪排要更加節省空間。但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基本上不太可能再進行大範圍的縮小。 所以未來計算速度提升的關鍵點就是量子物理學的應用。科學家預計,量子計算機會比迄今為止的所有電子產品運行速度都要快得多。不過,它的研發面臨著很多重大問題,未來研發之路困難重重。 理解的界限 對於物理學家來說,我們人類生活在所謂的「古典」世界裡。這個世界有明確的物理學定律,比如蘋落地,汽車可以通過燃燒汽油來獲得能量並發動。但實際上人們對於物理的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專家觀點 臉書新聞可評比可信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就在上禮拜五,Facebook宣布它們會優先選擇可信度高的新聞,方式就是讓使用者可以依據新聞的來源,來評比這則新聞來源的可信度高低。 這樣的方式不會讓你臉書頁面上的新聞總量增加,也不會減少人們製作假新聞,但是這種方式會讓人們更重視新聞來源的真實度。這個方式可以讓使用者更願意分享可信度較高的新聞,間接地讓可信度低的新聞慢慢在人群的臉書頁面中慢慢消失。 臉書執行長馬克祖格柏說:『世界現在充斥了太多的激情、錯誤的資訊以及極端、偏激的言論。因此我們要用我們的社群來決定什麼樣的言論是最中立可信的。』 這個改變也再次展現了臉書的能力,使用世界上超過20億人的群眾力量,來與新聞傳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
產業消息 人工智慧開啟晶片新創公司契機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過去幾年來,創投公司對於製造晶片的新創公司一向興趣不大。畢竟,英代爾的晶片佔了市場上個人電腦的80%。在英代爾領域之外的智慧型手機,則是Nvidia與高通公司(Qualcomm)的天下。這些大企業隨時都可以把一間年輕脆弱的新創公司給踩扁。 但是,科技業的新紀元來了–A.I.人工智慧。人們發現這些人工智慧使用在新型的電腦晶片上效能更好。這時候,年輕的晶片公司突然成為科技業創投的新寵兒。 去年,創投業投資了15億美金的錢在製作晶片的新創公司上,是兩年前的兩倍多。目前美國有45間製作晶片的新創公司都在努力讓自己的晶片可以操作自駕車的語言與駕駛功能,並且至少有五間公司已經募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