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客製化耳機 Morear Morear 在台灣國際音響展展出第二代產品線,強調更改分頻器改善單體銜接 台灣客製化耳機品牌 Morear 3D 列印在此次台灣國際 Hi-End 音響大展的主力是第二世代的 Me II 系列, Me II 系列強調基於原本單體配置不過重新進行設計分音器,號稱改善頻段銜接感,不過據稱第一世代的 Me 系列產品仍可選擇,提供消費者不同調音的選擇。 ▲ Morear 較先前提供更多種類的面板供選擇 除了 Me II 系列外, Morear 也展出圈鐵混合產品 X 系列,標榜音色較純平衡電樞的 Me 系列更為平衡。 Chevelle.fu 3 年前
開箱評測 平衡電樞 客製耳機 Morear 聆聽好音樂同時不傷聽力, morear 6 單體客製耳機 me6 動手玩 在先前採訪了台灣客製耳機新興品牌 Morear 後,也應邀製作了他們的耳機產品,而製作的耳機也正是他們目前的旗艦耳機 me6 ,是一款採用單耳 6 平衡電樞單體配置的耳機,至於選擇 me6 的原因,則是因為在當時試聽 Morear 一系列耳機當中, me6 能夠呈現的低頻質感、自然度,是最貼近筆者偏好的動圈耳機型態的。 源自對耳型的醫療級專業取模 客製耳機的製作流程筆者也不是第一次體驗,不過相較部分品牌是自行取模, morear 由於母公司原本就是知名助聽器公司,故直接就在聽力中心進行專業取模,而整個流程也由專業聽力師親自操作。 畢竟是專業聽力師以醫療級流程取模,首先聽力師會先檢查左右耳內的情 Chevelle.fu 4 年前
人物專訪 耳機 3D列印 客製化耳機 Morear Morear 客製耳機理念訪談, 以精湛助聽器經驗結合先端 3D 列印打造不傷耳的客製耳機 近年客製耳機在市場蔚為熱潮,也由於相較一般通用式耳機能夠彰顯個人化,同時也不需要如通用耳機需要精算規模經濟與成本,新興客製耳機品牌如雨後春筍,除了小型個人工作室,音響品牌以外,亦有不少品牌是由醫療相關體系轉戰客製耳機的,而台灣的 Morear 3D 列印客製化耳機,即是以多年的助聽器經驗為後盾,藉由先進 3D 列印技術打造客製化耳機。 雖然醞釀許久,不過消費市場關注到 Morear 這個新興品牌,應該是因為在高雄耳機祭前, Morear 透過知名群募平台 FlyingV 進行 Me2 的群募專案,並在高雄耳機祭正式展出與消費者見面;而在前幾天,筆者也與 Morear 相約進行採訪,一探其產品開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3D列印 客製耳機 由台灣老字號助聽器廠商催生的客製耳機品牌 morear 在 FlyingV 推出雙單體客製耳機 me2 專案 客製化耳機在近年入耳式耳機市場可說是熱門話題,也有不少廠商前仆後繼進入此市場,其中也不乏台灣當地的新品牌,而據稱是由台灣老字號助聽器廠商所創立的 morear 也是在此波熱潮中出現的台灣品牌,他們在 2015 年興起結合 3D 列印的客製耳機計畫,不過直至近期才開始積極展開活動,稍早也在台灣的群募平台 Flying V 推出採用雙單體配置的 me2 的專案,早鳥方案比起常規購買可省下近 4 千元。 目前 morear 有 5 款產品,而在 FlyingV 則是選擇入門的雙單體配置,由於有豐富的助聽器經驗, morear 不僅主打在台灣當地生產製造,並號稱結構是依照亞洲人聲學客製,並與台灣另一家 Chevelle.fu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