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天堂 巷口遊戲攤 konami pc-engine 1992年懷舊遊戲 [巷口遊戲攤] 宇宙巡航艦II GOFER的野望:畫面、系統全面升級(PC-Engine篇) PC-Engine的玩家等了6年才盼望到《宇宙巡航艦》的移植,過了1年之後就推出續作的移植版,並採用CD-ROM光碟做為儲存媒體,讓玩家再次看到PC-Engine主機的實力。 提供多種武器選擇 在初代《宇宙巡航艦》之後推出的續作可以分為2個不同的系列,在1987年登場的《宇宙巡航艦2》以MSX電腦為平台,而1988年推出的《宇宙巡航艦II》則為大型電玩平台,2者的名稱雖然很接近,區別僅為使用阿拉伯數字與羅馬數字,但遊戲內容卻完全不同。然而從更後面推出的作品都採用羅馬數字來看,宇宙巡航艦II才是系列中的正統之作。 與初代作品相比,《宇宙巡航艦II》採用了相同的武器升級系統,但是加入了許多不同型態 國寶大師李文恩 8 年前
遊戲天堂 巷口遊戲攤 konami konami code pc-engine [巷口遊戲攤]宇宙巡航艦: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 宇宙巡航艦在遊戲史上樹立了橫向捲軸射擊遊戲的典範,也是第一款具備「Konami密技」的遊戲,在大型電玩版推出之後,也陸續移植到許多家用主機,筆者這次就挑選遊戲畫面與大型電玩版比較接近的PC-Engine版進行介紹。 自由的升級系統 Konami在1981年時,於大型電玩平台推出了橫向捲軸射擊遊戲Scramble,遊戲畫面會強制往右邊捲動,玩家需要一面閃避凸起的山壁,一面用機槍及炸彈攻擊敵艦,可以說是宇宙巡航艦的雛型。 宇宙巡航艦在1985年於大型電玩平台推出,在1年後移植至Famicom,並陸續移植至MSX等許多家用電腦,PC-Engine版則到1991年末才推出。雖然這個移植版讓玩家苦苦等了 國寶大師李文恩 8 年前
遊戲天堂 巷口遊戲攤 pc-engine 1987年懷舊遊戲 Hudson Soft The Kung Fu The 功夫 [巷口遊戲攤] The 功夫:成龍、袁小田尬一角的武術老遊戲 遊戲畫面與主機的硬體機能息息相關,許多早期遊戲受機能影響,讓畫面顯示的顏色與角色尺寸都受到相當多限制。在PC-Engine上市之初,Hudson Soft就透過The 功夫這款作品,讓世人對主機的性能留下深刻印象。 尺寸,真的很重要 在早期遊戲主機繪製2D畫面的概念,可以將畫面分為靜態的背景(Background)與動態的活動角色(Sprite)等不同的圖層,然而這些部分又因各主機不同的處理器與記憶體管理機能,而影響同時發色數(畫面中出現的顏色數量)、活動角色尺寸、活動角色數等等機能限制。 以Famicom為例,同時發色數限制為64色中的選擇25色,活動角色尺寸為8 x 8或8 x 16,而總 國寶大師李文恩 8 年前
遊戲天堂 NEC pc-engine PC-KD863G NEC也曾推出過內建PC-Engine主機的CRT螢幕:PC-KD863G 在介紹過兩台內建任天堂陣營主機的Sharp電視之後,其它如Sega或是Sony等等對手陣營,難道沒有出過一樣或類似的商品嗎?答案當然是有的,在任天堂FC紅白機初試啼聲時,其實市場上還有兩個較大的對手,一個當然就是Sega,另一個則是後來已退出電玩市場的NEC。談到NEC,老玩家們必定都會記得PC-Engine這台主機。這台外表看似方方正正,體積不大的小主機,但是表現出來的遊戲畫面卻相當精美漂亮,後期搭配了Super CD-ROM這個周邊,率先將遊戲介面採用光碟,獲得許多三廠的支援,在其平台上誕生許多經典作品,例如:《伊蘇》、《天外魔境》、《最後的忍道》、《惡魔城X血之輪迴》、《R-TYPE》等 QK小虎 9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