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觀點:國際賽場館廢棄或再利用? 台北世大運選手村華麗變身產業新創新園  
全球大型賽事不論是奧運或世界盃,過去各國無不積極爭取主辦權,甚至藉由賽事帶動城市行銷,促進當地觀光產業。然而,賽事風光落幕後,各國花費大把經費建置的場館及選手村,是變成荒廢的蚊子館?還是規劃再利用?這就非常考驗當地政府的決策能力。 各國規劃差很大!廢棄變鬼城或永續創造價值? 以國際級的奧運為例,2016年巴西投入高達2,350億台幣,建造8座全新場館,沒想到多數場館時隔一年已完全荒廢。從體育場被斷電、運動草皮枯萎,到觀眾席座位莫名消失,原本新穎的運動村頓時變成鬼城。當初期望透過奧運帶動巴西經濟發展,甚至壯大體育的美夢有一大段落差。 ▲巴西里約奧運場地的前後差異。(boredpanda) 相反的
6 年前
友站推薦
東奧開幕前夕:開幕式導演因嘲諷猶太人遭解職、相關人員確診數持續增加
關鍵評論 - TNL 編輯
【2020東京奧運】「奧運泡泡」防疫成效比預期更好,但場外的東京日增逾4000例確診
關鍵評論 - TNL 編輯
中信兄弟對於錢 到底還有什麼好期待的
運動視界 - kenmykimo
從柯P視察世大運選手村,聊北京奧運選手村參觀體驗
運動視界 - 詹鈞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