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生氣時把原因寫下來揉一揉丟進垃圾桶消火氣最有效
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本月發表一項實驗結果指出,在紙上寫下自己憤怒情緒後,把紙揉成團丟進垃圾桶或送進碎紙機,有助平息怒火。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研究小組成員、名古屋大學教授川合伸幸說:「這是個簡單且有效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在職場和家庭中運用。」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NPG)旗下的綜合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本月刊登了這項實驗結果。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團隊首先刻意對受試者所寫文章給予低評價,像是「你寫的文章不符合大學生的程度,希望你多多讀書」等,引發受試者產生怒氣。 接著研究人員要求他們盡量客觀地把憤怒原因寫在紙上,例如「我的文章被侮辱了」,並將受
1 年前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顛覆大家習慣:邊聽音樂邊讀書注意力下降
邊讀書邊聽音樂當然不是用來提升效率,而是用來阻擋周遭更多的影響注意力的聲音。 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川瀨哲明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進行研究,得知邊聽音樂或廣播邊念書或開車,有可能會影響效率。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這篇研究論文已刊登在2021年12月的美國科學期刊PLOS ONE網路版。研究團隊針對受試者分別給予兩耳不同聲音,來判斷是否會影響反應速度。 研究團隊讓受試者左耳聆聽測試音(應該聽的聲音), 每次聽到測試音就要按下按鈕,同時讓受試者右耳聆聽爵士鋼琴音樂(應該忽略的聲音),然後利用腦磁波儀測量受試者腦波來調查反應。 當讓受試者右耳聆聽噪音狀態時,幾乎不影響受試者反應;不過,當右耳聆聽音樂時,與音
3 年前
日本研究:亞洲和北歐人腸道菌讓新冠病毒患者死亡率低
感謝自己身為亞洲人腸道裡有柯林斯菌,讓新冠病毒致死率低。過年期間大家還是要小心防疫喔! 日本名古屋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文章指出,亞洲等地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率低的原因,可能與腸道內細菌有關。 日本共同社中文網報導,研究團隊調查了10個國家的健康人士,發現在亞洲和北歐體內擁有較高柯林斯菌屬細菌的人占比較高;這種細菌會生成防止病毒與細胞結合的物質。 名古屋大學副教授平山正昭說,這次以國家為單位進行解析,未來或許調查每個患者是否有柯林斯菌屬,就能判斷是否會變成重症。 跟歐美許多國家相比,亞洲和北歐國家民眾感染COVID-19死亡率較低,被認為或許存在某種
3 年前
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日本新恐龍品種:伊奘諾的日本龍
日本電影公司要拍新怪獸電影又有新題材了:鴨嘴龍科草食恐龍屬同類的新品種恐龍「伊奘諾的日本龍」。 日本研究團隊從17年前挖掘出來的化石,發現跟鴨嘴龍科草食恐龍屬同類的新品種恐龍,研究團隊取「伊奘諾的日本龍」之意命名學名,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上。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17年前由兵庫縣化石愛好家岸本真五,在兵庫縣洲本市約7200萬年前(白堊紀後期)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已知是新品種恐龍。 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小林快次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今天將學名命名為Yamatosaurus Izanagii,並發表在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研究成果】 淡路島の恐竜化石を新
4 年前
研發發現細菌能在太空中存活三年 地球生命可能來自宇宙
關於地球生命到底是不是來自於外星,這個老高下一期說給你聽喔! 日本研究團隊將一種特殊細菌放置在國際太空站外的太空中長達3年,結果發現這種細菌還能存活,顯示部分生物暗藏能在太空生存並移動的可能性,提供生命起源更多研究空間。 “宇宙空間で細菌が3年間生き抜く” 東京薬科大などが確認 #nhk_news https://t.co/gOIlUliPDG — NHKニュース (@nhk_news) August 26, 2020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東京藥科大學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單位組成的研究團隊,在距離地球表面約400公里的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
4 年前
友站推薦
日本研究揭特定基因突變者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胃癌風險為一般人的22倍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