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2019年款連網電視韌體更新後支援AirPlay 2、可直接使用iTunes服務
三星2019連網系列電視更新韌體後,已經可以支援AirPlay 2,及使用iTunes服務,舊機種則要看年份跟型號才能更新韌體。 今年在CES 2019期間宣布推出的2019年款QLED系列機種與Smart TV系列機種均加入支援AirPlay 2串流播放功能,同時也將內建iTunes Movies & TV Shows服務,讓使用者能直接在三星電視直接使用Apple TV服務功能。而今日 (5/20)台灣三星也實際展示藉由SmartThings連接形式,讓Galaxy S10+能與三星電視連動,並且作為遙控器、電視畫面鏡像,或是將電視畫面同步到手機上觀看,同時也實際展示AirPlay
6 年前
是三星再增加一款可垂直使用藝術電視「The Sero」系列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推出新款藝術電視「The Sero」系列 標榜可垂直使用 甚至做為手機延伸螢幕
The Sero系列是以「垂直」概念打造的全新電視產品,讓使用者能以不同使用角度觀看內容,同時也能藉由與手機快速連動方式頭放手機拍攝照片、影片,甚至可作為手機延伸螢幕使用。 稍早於南韓首爾江南區狎鷗路上展開的快閃店中,三星對外揭曉一三款藝術風格設計的電視產品「The Sero」系列,藉由可橫向翻轉設計使電視螢幕能以垂直形式使用,同時也藉由QLED技術與窄邊框設計,讓電視螢幕可像畫框般擺飾。 The Sero系列是在三星先後推出The Frame與The Serif系列藝術電視產品之後,藉由「垂直」概念打造的全新電視產品,讓使用者能以不同使用角度觀看內容,同時也能藉由與手機快速連動方式頭放手機拍
6 年前
是小米也推可當「畫框」的輕薄壁掛電視,「夏日客廳瘦身三件組」同步亮相這篇文章的首圖
小米壁畫電視發表 可當畫框輕薄壁掛 「夏日客廳瘦身三件組」同步亮相
小米壁畫電視採螢幕與主機分開設計,並且透過單一線路連接,線路中包含對應控制、影像、聲音訊號,以及電力傳輸需求,總計可提供18Gbps的數據傳輸量與400W電力傳輸,65吋售價人民幣6999元。 就在LG、三星先後推出可直接懸掛在牆上當做「畫框」的輕薄電視之後,小米稍早也宣布推出旗下新款65吋可壁掛的輕薄電視機種-小米壁畫電視,最薄僅13.9mm,同時建議售價僅為人民幣6999元,僅約三星推出的Frame TV系列機種售價一半左右。 跟先前的小米電視一樣,小米壁畫電視同樣採螢幕與主機分開設計,並且透過單一線路連接,線路中包含對應控制、影像、聲音訊號,以及電力傳輸需求,總計可提供18Gbps的數據
6 年前
是LG也跟進推出可當做「鏡子」的電視產品,甚至提供半透明混合使用模式這篇文章的首圖
LG新電視專利顯示也將推出「鏡子」模式電視產品 還可提供半透明混合使用模式
在LG的專利描述的使用情境,使用者可以讓此款電視設計以一般形式使用,或是在開啟鏡面模式當做「鏡子」使用,而另外提供的混合模式則可維持電視、「鏡子」兩種使用情境。 日前傳出三星計畫打造名為「The Window」,並且可當做鏡子使用的全新藝術電視,顯然LG也計畫跟進推出類似產品。 從LG申請註冊專利顯示,同樣也將推出可當做「鏡子」使用的電視產品,而此項專利提出時間為2017年5月,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則是在今年3月5日才核定此項專利申請,並且對外公告。 從專利內容來看,LG將可讓此款電視設計以一般形式使用,或是在開啟鏡面模式當做「鏡子」使用,而另外提供的混合模式則可維持電視、「鏡子」兩種使用情境。
6 年前
是可當「鏡子」使用,三星可能準備推出名為「The Window」的全新藝術電視這篇文章的首圖
魔鏡來了?三星「The Window」:可當鏡子用的新藝術電視
三星「The Window」藝術電視除了當一般電視用,還可額外顯示當前天氣預報,或是其他居家生活相關資訊,甚至可以當做一面鏡子使用,藉此讓電視產品在生活中可以有更多用途,避免在不使用情況下成為家中佔據空間的裝置。 在前年宣布推出The Frame系列電視後,相關專利顯示三星準備再推出宛如鏡面般的極窄邊框電視產品,除了可當做電視使用之外,更可當做居家生活資訊站,甚至直接當做一面「鏡子」使用。 根據LetsGoDigital網站取得消息,顯示三星日前已經向世界智慧財產權局 (WIPO)申請註冊一項電視產品相關專利,其中提及有關智慧鏡面電視的設計描述,明確指出新款電視設計將以更高螢幕顯示佔比打造,並
6 年前
是Sony合併電視與影音業務部門成立全新全資子公司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成立獨立子公司發展電視與音響產品 由原電視業務部門總裁任董事社長
Sony的影音硬體產品向來品質極高,現在電視與音響部門要獨立出來成立新的子公司「Sony家用娛樂與聲音產品」。 Sony稍早宣布將合併旗下電視與影音業務部門,未來將以全新全額子公司-Sony家用娛樂與聲音產品 (Sony Home Entertainment & Sound Products),預計在Sony新財年開始,亦即將從今年4月1日以後正式合併。 合併後的全新全額子公司將由原本擔任Sony電視業務部門總裁髙木一郎擔任代表董事社長,而Sony電視業務部門副總裁木井一生則將擔任代表董事副社長,而原本Sony影音產品事業部長松本義典則將擔任董事社長,另外董事成員則包含前Sony Mo
6 年前
是LG計畫明年正式推出市售版螢幕可捲曲收納OLED電視這篇文章的首圖
LG明年推出市售版螢幕可捲曲收納OLED電視 軟性螢幕產品正式進入市場
LG已經藉由旗下面板技術打造可直接黏貼在牆上使用的輕薄OLED電視,進一步打造可捲曲收納的電視產品,預期呈現全新電視使用體驗,同時也能進一步展示旗下面板技術所在。 彭博新聞報導指出,LG將準備打造可捲曲收納的OLED電視,並且將在2019年內開放銷售。 先前就有消息指稱LG準備在明年CES 2019公開展示以軟性螢幕打造的電視,而此次彭博新聞消息來源更指出,LG以軟性螢幕打造的電視產品將在明年內開始銷售,意味過去多半以概念設計呈現的軟性螢幕設計,將正式應用在實際進入市場銷售產品。 過去LG已經藉由旗下面板技術打造可直接黏貼在牆上使用的輕薄OLED電視,進一步打造可捲曲收納的電視產品,預期呈現全
6 年前
是華為申請「AI Window」名稱專利 為進軍智慧電視市場做準備這篇文章的首圖
華為申請「AI Window」名稱專利 將推出智慧電視產品 完善物聯網佈局
華為將以「AI Window」名稱打造全新智慧電視產品,在已經有製造電視盒經驗的前提下,預計最快在最近半年內推出相關產品。 相關消息指出,華為有可能準備準備進軍智慧電視產品市場發展,或許將藉此讓旗下物聯網布局更加完整。 根據AndroidHeadlines網站報導指出,從華為相關商標專利申請文件顯示,華為將以「AI Window」名稱打造全新智慧電視產品,預計最快在最近半年內推出相關產品。 從華為今年宣布布局物聯網應用市場,同時也對外推出自有數位助理服務「小藝」,或許也將比照小米、三星、LG、Sony在內業者推出智慧聯網電視產品,作為居家物聯網內容顯示中心。 不過,目前華為方面並未對此做任何回
6 年前
雖然在台灣可能還英雄無用武之地,不過夏普還是在台發表了第二代 8K 液晶電視
自鴻海與夏普合作後,積極在台灣引進夏普的產品,去年就已經在台導入第一代的 8K 電視,而今年十一月已在日本推出的第二代 8K 電視,也出現今日台灣夏普的經銷商大會新品發表會上,同樣預計將導入台灣市場,提供 60" 、 70" 與 80" 三種尺寸,價格則據稱將與日幣換換台幣差不多。 第二世代的夏普 8K 電視採用新一代的 N-BLACK 低反射面板技術,除了可更有效抑制環境光的反射外,具備 12-bit 的色深,並達 12Hz 動態;同時內建有 Google Android TV ,可藉由 Chromecast 串流裝置上的內容,並內建有電視調節器,可將 2K 與 4K 內容升頻到 8K 解析
6 年前
是Sony表示8K電視技術已經具足,等待市場需求更趨明顯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電視將持續推動運用演算法呈現最佳顯示效果 8K產品將待市場更加成熟
Sony認為8K相關技術也已經到位,但並不會為了追求市場數字表現而貿然進入市場,最主要還是考量產品本身是否能讓消費者獲得更好使用體驗,其中便包含8K畫質表現細節、以及結合聲音在內表現成效,確定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好使用體驗,才會在市場推出實際應用產品。 針對此次在台推出BRAVIA Master系列高階電視產品,Sony方面表示雖然電視產品已經成為每戶人家必備裝置,同時市場需求也持續往更高畫質表現體驗成長,因此認為在高階電視產品依然會有更大成長空間,因此未來將會在電視產品加入更多加值應用與創新服務,藉此在影響電視使用的網路內容服務普及下尋求發展機會。 根據Sony消費性電子產品行銷總部總經理千葉雄
6 年前
友站推薦
【港產新戲劇】演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笑:簡評《說笑之人》
關鍵評論 - 曾繁裕
安博盒子又上榜!NCC 公布 2023 年抽驗未通過的機上盒名單
INSIDE - Jocelyn
「真有味」電視真的出現了!日本明治大學教授研發
INSIDE - Chris
《公共電視法》完成三讀,標誌公視不再侷於「公共廣電」而是「公共媒體」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史上第一個「Made in Japan」的家電,並不是電冰箱
every little d. - 梅用知世
YouTube 擬測試以廣告支撐、由特定媒體業者提供之內容
INSIDE - Mashdigi
解析中天電視台換照案:「一部勝訴、一部敗訴」,52頻道已有新住戶,原本的客群也回不來了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首播!1960年台灣第一場籃球賽的轉播。
運動視界 - 啾巴老師
【傳統與數位的媒體抉擇之路】EP5. 范琪斐:科技與社群解決了國際新聞的最後一哩路
INSIDE - MindyL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