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科技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戰 閣樓 非常難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照片在閣樓重現 原來這是當年他祖父在法國和比利時服役時,使用 Kodak Brownie 來拍攝的照片,而且還得到了不少獨特的角度,值得看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WWI) 距今已差不多一個世紀,恰好那時攝影已經發明及漸漸成熟,所以仍有不少照片留下來。但與此同時,正因為當時並不夠方便,所以我們還是能夠偶爾會聽到新聞,說又有人發掘出在當時拍攝過但還未沖洗的底片!住在英國的 Peter Berry Ottaway,他替祖父打掃其居所的小閣樓時,竟然發現了一個生銹的盒子,打開原來藏著 50 張未沖洗的負片!但經過幾年時間的研究及處理,終於能夠把其中 40 張變成照片了。 下圖攝於法國北部,接近比利時邊境的受破壞建築。 Photoblog.hk 11 年前
科技生活 網路瀏覽器大戰重啟,這次比美不比快! 還記得前陣子向大家介紹過「瀏覽器的戰爭從網路界打到服裝界囉!」,在這系列的攝影作品中,各個知名的網路瀏覽器全部都被擬人化,換穿上符合其特性、外觀的時尚服裝,讓瀏覽器之間的競爭不只是比較流暢度與擴充性,而是延伸到更具體的想像空間中。至於今天要介紹給大家認識的藝術家Mike Roshuk所推出的圖像創作在概念大致上雷同,但實際呈現上卻是更加的立體豐富有看頭,光是看那身材你就知道…(大誤) Roshuk的創作並不是將重點放在服裝的變化上,而是偏向整體的造型與所營造的氛圍,像是名字與標誌都熱情如火的Firefox在這次不環抱著地球,而是直接從地心穿出,周圍的火焰與模特兒的火辣裝扮,最後再配上充滿魄力的 火圈男 11 年前
瑞士刀 打火機 科技生活 雖然有些意想不到,但打火機搭載瑞士刀設計也可以稱得上是絕配了 對於吸煙的人們來說,隨身攜帶打火機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打火機結合了瑞士刀機能設計,相信能夠吸引不少人。 產品的設計也很單純,事實上就是以不銹鋼的外殼套進打火機內。 展開後變成多功能打火機。 從影片的中可以看到四種器具 有剪刀 螺絲起子 開罐器 以及刀片 若再加上本身的打火機功能,總共有五種器具了,想一想這個產品不是只有吸煙的人適合使用,應該也很適合戶外生存應用的產品。 在YouTube找到動手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銀色10美元,約台幣300元;鈦金色要價13美元,約台幣390元。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奕之華 11 年前
Google photoshop 科技生活 Photoshop 老將 John Nack 跳槽 Google 有留意 Adobe 的朋友,對於 John Nack 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作為前 Photoshop 高級產品經理的他,最近就轉職往 Google 加入數位攝影團隊。 John Nack 同時是 Adobe 有名的網誌作家,所以他的轉職也讓不少人跌破眼鏡。他表示能夠在 Adobe 參與開發是他的榮幸,並期待在新公司的發展。 Google 近年致力開發攝影方面的服務,從收購 Snapseed 和 Nik 到在 Google+ 上的多個照片功能強化,都看到他們在這方面想要繼續發展。這次成功挖角,對於這方面的服務開發應該會大有作為,尤其是 John Nack 擁有豐富的 Photoshop 開發經 Unwire.hk 11 年前
相機 Camera 科技生活 跳傘 跳傘半空被撞,失去知覺!頭頂相機拍攝接下來的畫面…… 又是跳傘的意外!25 歲名叫 James Lee 的跳傘員已有超過 1000 跳的經驗,近日卻發生罕見意外,在 12,500 尺的高空被另一個跳傘員撞到頭部,失去知覺!而後來發生的事,則由他頭盔上的相機拍攝了下來︰ 非常幸運的是,另外有兩位跳傘員察覺到事情有異,抓住了 James,最終還平安著陸,而當事人則完全不知道剛才有多危險!紀錄這影片的是甚麼相機呢?我猜大概又是 GoPro 吧? via PetaPixel經由photoblog.hk↓↓↓↓↓↓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Photoblog.hk 11 年前
Android 圍巾 科技生活 身為科技宅必配潮物-安堂機器人圍巾 天氣咻的就變冷了,本來開心拿出來穿的短T又要收起來,之前準備聖誕圍巾又過氣了,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Android造形圍巾。 棕與紅的配色(為何不是綠的呢?)眼睛與脖子(?)以金色線刺繡表示,蓬鬆長絨毛材質,看起來就十分的保暖。長170公分,男女都適用。 圍巾二端都是Android的頭,怎麼圍都是倒吊著XDD好像水蛭呀。一條2310日幣,這裡有賣。↓↓↓↓↓↓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Twelve 11 年前
科技生活 射殺 中頭獎!被電影海報中的角色所射殺的可憐蟲 電影海報中經常會出現射擊的姿勢,有藝術家就以這個為靈感,拍攝一系列自己被「射殺」的照片,在海報前扮死,喜感十足。 藝術家 Jon Burgerman 認為現在的電影海報都太暴力,常常出現在不同的場合,而這些海報中的人物,更經常用兵器指著觀看的人。作為抗爭,Burgerman 就以藝術的形式,用假血和攝影,把自己化成這電影角色手下的受害者。 在名為「Head shot」的這系列作品中,無論是《饑餓遊戲》、《007》還是《魔戒》,都成為了把 Burgerman 殺死的兇手。Burgerman 表示,這種暫時的藝術行為,作為靜態的介入,能夠讓人扭轉對這種情況的解讀。以後我們可能都會留意一下,到底是否 Unwire.hk 11 年前
科技生活 backblaze 硬碟測試 謬誤 Backblaze 硬碟耐用度測試報告背後不願面對的真相 還記得所引用的Backblaze 硬碟測試報告一文嗎?這篇文章不僅僅在台灣有不少討論,在國外更是引起極大迴響。但Backblaze的硬碟測試報告是不是很OK?所測試的環境是不是有問題?這些少有被提及。本文摘譯自 "Dispelling Backblaze's HDD Reliability Myth - The Real Story Covered",由 Paul Alcorn 發表於 TweakTown。他認為這測試報告雖然內容很具體呈現,圖表也非常豐富,但問題很多,不具參考價值。至於原因為何,就來看看本文吧(當然,要採信哪一方的言論,就看讀者本身了)。前言很多公司為了搏版面,總是會有些荒誕 Casper 11 年前
螢幕 布魯克林 科技生活 數位與底片的結合? 把感光相紙貼上螢幕獲取影像 你是用數位還是用傳統底片的?聽起來好像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在美國布魯克林藝術家 Job Piston 的創作「Reds」下,兩者之間反而像是一個過程的先後而矣,他把感光的相紙貼在電腦螢幕上,把當中的影像「拍」下來,成為一幅幅奇特的作品。 如他自己所述,這個就像是電腦螢幕的化石,裏頭的照片已經拍攝好、處理、上載、像素化並顯示出來,然後最終就成為「殘餘物」並紀錄在感光紙上,也就是這一張實體的照片,有如古代生物變成化石般留在紙 (泥土) 裏。 所以這張「照片」實際上不是影像的紀錄,而是螢幕的紀錄,說起來,甚麼才是照片? Reds (via Gizmodo)經由photoblog.hk↓↓↓↓↓↓ Photoblog.hk 11 年前
微軟 比爾蓋茲 執行長 科技生活 Satya Nadella Satya Nadella 正式上任,成為微軟史上第三位執行長 微軟前晚正式在簡單而隆重的「與執行長見面」活動中,由兩為前任執行長 Steve Balmer 與比爾爺爺向大家介紹新任執行長 Satya Nadella,同時比爾爺爺也正式卸下董事會主席一職,並由賽門鐵克(Symantec)前任執行長、於 2012 年間加入微軟董事會的 John Thompson 繼任;比爾爺爺卸任後,則將會繼續在 Satya Nadella 身邊,給予技術方面的建議。Satya Nadella 也在寫給內部的信件中(原文在此),正式向微軟全體員工自我介紹,也點出他將帶領微軟在行動及雲端優先的道路上脫穎而出;不過這位執行長在消費端所欠缺的實務經驗,目前仍舊被一些觀察家所質疑, Casper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