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 科技生活 再生醫學 幹細胞 [科技新報]新科學怪人:再生醫學如何生出一顆心臟 在《科學怪人》的故事中,科學怪人是由多具屍體各取一部份組合後並通電而成。現代再生醫學沒有那麼噁心,但也確實運用到已經死去的器官。Nature期刊報導,美國休士頓德克薩斯心臟研究中心的Doris Taylor,已經成功地把死亡的老鼠心臟,用組織工程學的方式重新改造成活的心臟,做為未來進行器官移植的基礎。 複雜器官考驗再生醫學 用舊的器官重新改造成可以再次使用的器官並不是新聞,不過這些都是針對結構相對簡單的器官。目前的再生醫學可以做到一些中空的、構造簡單的器官,例如氣管與膀胱,只要在舊的「支架」上填入幹細胞,等到幹細胞自行分化並成長即可。但是對於像腎臟與肺臟等,難度立刻拉高,因為這些器官內的細胞種 科技新報 11 年前
IPS 科技生活 再生醫學 幹細胞 [科技新報]再生新鮮的肝,人類離普羅米修斯的境界又更近一步了 普羅米修斯遭受的詛咒──被兀鷹不停啄食那「時刻在長的肝」,其實是人類期盼已久的福祉,如今因著日本科學家成功誘導幹細胞分化成肝臟組織,並在小鼠身上發揮功用,將讓這則遠古傳說化為現代奇蹟,解決目前肝臟移植最根本的問題──捐贈不足。權威期刊《自然》(Nature)的網站新聞指出,雖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結果,但未來或許能拯救全世界無數等待肝臟移植的病患。 iPS等三種細胞混合「播種」 日本橫濱市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武部貴則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主持人。他表示這是第一宗利用「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iPS,註1)製造出來的立體架構人體器官。武部團隊將大約4mm寬的「肝臟芽」,植入已經肝臟衰竭的小鼠體內,接著移植的肝臟組 科技新報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