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巴金森氏症 清華大學 台灣科技 清華大學用超音波治癒巴金森氏症 目前已經到小白鼠階段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玉俊,與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葉秩光等人,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將對超高頻聲波更敏感的細胞蛋白質注射到小鼠深層腦區,使其能感受超音波並進而活化細胞,成功治癒小鼠的巴金森氏症。 清華大學今天發新聞稿表示,上述是由該校分子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玉俊與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葉秩光等人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上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奈米通訊」(Nano Letters),並已取得台灣及美國專利,未來也可望應用在人體。 延伸閱讀:巴金森氏症病人專用,「反抖」湯匙報到 林玉俊於新聞稿中表示,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體內都有一種「高頻聽覺壓力蛋白」(Prestin),會對超音波產 中央社 5 年前
湯匙 科技生活 巴金森氏症 顫抖 [科技新報]巴金森氏症病人專用,「反抖」湯匙報到 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病人有種種症狀與不便,其中最大的麻煩之一是,手顫抖個不停,連拿湯匙舀口湯來喝都很困難,以往的相關產品,只是把握把做大,或是加上指圈,讓病人能拿得更穩,不會掉湯匙,但是並沒有實際解決手抖的問題。 多虧科技的進步,真正的「反抖」湯匙面市了,位於舊金山的 Lift Labs 推出 Liftware 湯匙,採取「主動抵消」技術,徹底解決手抖的問題。 所謂主動抵消,就是當手抖動的時候,湯匙會往反向抖動,抵消手抖造成的位移,讓湯匙頭保持在同一個位置上,手的動作都被抵消,那會不會變成無法移動湯匙頭?這不用擔心,因為 Liftware 湯匙內建的感測器與軟體,會判斷動作的大小,如果是小而細微的 科技新報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