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推出全球首款 55 吋 1000R 曲面電競螢幕 Odyssey Ark ,採用Quantum Mini LED 背光、 165Hz 更新率與 1ms 延遲
自從 NVIDIA 喊出 BFGD 大尺寸電競顯示器的口號後,市場也陸陸續續出現多款難以界定到底是電競螢幕或是高畫質電視的產品,不過既然是強調電競螢幕、尤其是近年的高階電競螢幕,就需要包括高更新率、低輸入延遲與支援各種同步技術;三星宣布推出全球首款採用 1000R 曲面的 55 吋沉浸式電競螢幕 Odyssey Ark ,以曲面營造比平面螢幕更身歷其境的視角,並借助旋轉支架提供直立式座艙模式,可切分多畫面提供各式應用。 ▲ Odyssey Ark 是首款 1000R 曲面大尺寸電競顯示器 Odyssey Ark 建議售價為 99,000 元,將在 8 月 22 日開放預購、 9 月 5 日於指
2 年前
Kickstarter 出現針對電競曲面螢幕的螢幕掛燈 LYMAX Curved Screenbar ,頂部還嵌入電競必備的 RGB 燈條
對於桌面空間有限、房間光源又不足的電腦用戶,能夠一方面為螢幕增加亮度又可照亮桌面的螢幕掛燈飾相當方便,不過多數的螢幕掛燈都是針對一般平面螢幕設計,用在曲面螢幕就容易產生多餘的折射;當前在 Kickstarter 出現一款名為 LYMAX Curved Screenbar 的螢幕掛燈,即是鎖定電競曲面螢幕用戶所設計,不僅採用弧形設計,頂部還嵌有 RGB 燈。 LYMAX Curved Screenbar 預估零售價為 99 美金,當前的早鳥六折優惠為 59 美金/港幣 459 元,預計 10 月即可交貨。 ▲採用 1000R 弧度 ▲頂部有 40 顆 RGB 燈 LYMAX Curved Scr
3 年前
拿著千萬別手滑,小米發表四邊曲面瀑布顯示技術概念機
自三星開始,不少手機為了提高螢幕占比而使用曲面顯示技術,不過當前主要仍以左右兩側的雙曲面為主,一方面是四曲面玻璃較為複雜,另一方面一般手機也需要在螢幕上下側留有機構,而小米今日宣布一款全新的概念手機,強調使用四邊瀑布顯示器,曲度達 88 度,使手機正面完全看不到邊框,並強調盡可能減少手機外部的按鍵與開孔。 ▲概念示意圖可看到利用側邊顯示額外資訊 ▲機背的設計有些微妙,僅看到一顆較一般手機更大的鏡頭 從小米釋出的概念圖, 88 度的曲面已經近乎垂直,並利用側邊空間顯示額外資訊,不過這樣的技術算是常見於搭配保護套使用的雙曲面顯示手機,另外短片中看不到前相機,這是由於採用第三代螢幕下相機技術,另外搭
4 年前
Dell 宣布一款 5K x 2K 超寬比 40 吋顯示器 U4021QW ,具 Thunderbolt 3 、可進行 90W PD 供電
Dell 已經陸續針對 CES 公布多項產品陣容,不過比較有趣的應該是隸屬 UltraSharp 曲面螢幕系列當中的 U4021QW ,這是全球第一款 5K x 2K 解析度的 40 吋超寬比曲面螢幕,同時具備 Thunderbolt 3 ,可具備 90W 反向充電。 U4021QW 建議售價為 2099.99 美金,將在 1 月底於美國開賣 U4021QW 為 5,120 x 2,160 的 21:9 比例,曲度為 2500R ,採 178 度視角 IPS 面板,最大亮度為 300cd 平方,對比度為 1,000:1 ,反應速度為 5ms ,單純以面板特性應該是比較偏文書性質。 ▲採用 Th
4 年前
直擊電競玩家中路!三星 Odyssey G7 T1 Faker 聯名限定版開箱,滿足遊戲體驗全方位需求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人類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少衝擊,尤其是戶外活動更顯得處處受限卻也因此讓室內娛樂相關產品的銷售水漲船高。而本來就相當熱門的「電競」相關產品,今年的發展更是蓬勃。對於熱愛電競的遊戲玩家來說,除了追求電腦、筆電的硬體效能之外,與遊戲呈現的「聲光效果」息息相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肯定就是我們雙眼離不開的「顯示器」。為了符合電競遊戲的需求,適合的顯示器產品重點規格,自然與一般的顯示器產有所差異。 說到「電競顯示器」,大家腦海中浮現的關鍵規格有哪些呢?為了提供大家在選購電競顯示器時更為詳細的參考資訊,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筆者將為大家一次解析關於電競顯示器選購的七大關鍵規格要素。 ▲對於
4 年前
三星 Odyssey 系列曲面電競螢幕推出英雄聯盟冠軍聯名款 Odyssey G7 Faker ,與主流平價款 Odyssey G5
三星宣布推出兩款隸屬 Odyssey 曲面電競螢幕的新成員,分別是與英雄聯盟世界冠軍 Faker 聯名的 Odyssey G7 Faker ,以及以 1000R 曲面的主流親民款 Odyssey G5 。 Odyssey G7 Faker 推出 27 吋與 32 吋,建議售價為 20,900 元與 24,900 元, 11 月 1 日起開賣; Odyssey G5 推出 27 吋、 32 吋與 34 吋三版本,建議售價為 8,990 元、 10,900 元與 14,900 元,其中 27 吋將先於 10 月 5 日上市,另兩尺寸預計第四季上市。 ▲ Odyssey G7 FAKER 採用 T1
4 年前
清大教授研發可以噴墨的LED 應用在各種彎曲型螢幕
鹽水力量大!未來各種彎曲螢幕大量便宜上市應用後,都要感謝鹽水才行。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研究團隊利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能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印在塑膠膜上能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等螢幕。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為了造出更高解析、高亮度、超輕薄、可彎曲、壽命長的顯示器,許多面板大廠投入微米級LED研發,但要把上百萬顆尺寸在100微米以下的微型LED排列在基板上,就牽涉到很困難的「巨量轉移」技術。 陳學仕指出,不少廠商把數百萬紅、綠、藍3色的微型LED逐一搬移黏貼到基板上,但只要有幾個小點沒有黏到,螢幕就會出現壞點,於是有業者想到用噴墨列印的方式來排
4 年前
小米將首度在台引進顯示器產品, 8 月 17 日起限量預購 21:9 的小米 34 型曲面螢幕
雖然對許多人而言,可在中國以平易近人價格購買的小米電視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台灣小米至今仍遲遲未能引進;然而隨著小米即將在近期歡慶 10 周年,可能由於台灣法規因素小米暫緩新手機的引進計畫,但取而代之宣布將在台首度引進顯示產品,為 21:9 之小米 34 型曲面螢幕。 小米 34 型曲面螢幕將在 8 月 17 日至 8 月 22 日每天上午 10 點限量接單,建議售價為 12,995 台幣 ▲ 小米 34 型曲面螢幕支援 WQHD 、 21:9 與 1500R 曲面,提供 AMD FreeSync 與 144Hz 更新率 小米 34 吋曲面螢幕採用 1500R 曲度,搭載 21:9
4 年前
三星 32:10 曲面超比顯示器再添生力軍,支援 144Hz 、低藍光與不閃屏的 CJ89 九月登台
三星先前已經在台灣推出兩款超寬比曲面顯示器,現在再度推出第三款,以商務、電競通吃的定位在 9 月 1 日推出 43 吋 32:10 的 CJ89 ,除了 KVM 熱鍵與搭配 Windows 的 Easy Seting Box ,可提供跨螢幕操作、多分割的商務特色,同時具備低藍光、零閃屏與 144Hz 更新率。 CJ89 建議售價為 29,900 元, 9 月 1 日至 9 月 20 日首購可獲得 3 選 1 ,包括 Razer 電競組合包( 電競耳機 Razer kraken 、電競滑鼠Razer DeathAdder 、電競滑鼠墊 Razer Goliathus 、電競鍵盤 Razer Om
6 年前
三星再推新款 32:9 曲面顯示器 C49J89 ,提供可供電的 DisplayPort over USB-C 連接
三星在去年發表了採用量子點技術的 32:9 電競螢幕 C49HG90 ,以等同兩顆 16:9 螢幕搭配 1800R 曲面獲得不少關注,而稍早三星再推出另一款 49 吋 32:9 的 C49J89 ,同樣採用 1800R 曲面,同時還支援 DisplayPort over USB Type-C ,可透過一條符合規範的 USB Type-C 線材連接到筆電或是支援此規範的手機,同時提供顯示輸出、數據傳輸與提供裝置供電。 C49J89 提供 3,840 x 1,080 解析度,並具備 144Hz 更新與 5ms 反應速度,亮度為 300cd/m 平方,原生對比為 3,000:1 , sRGB 為 9
7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