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奧本海默 從電影了解二戰關鍵事件 用10部電影看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知名的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珍珠港事件、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因為涉及的國家與事件太多,成為電影史中常見的題材。經過許多優秀導演的詮釋,讓距今已經78年後的現在,觀眾可以透過電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片段,以下整理10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電影,在奧本海默即將上映的前夕,重新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混亂時代。 太平洋戰爭的起點:珍珠港 珍珠港背景設定在1940年,主角雷夫與丹尼是童年好友,雷夫成年後成為陸軍航空兵,在體檢時邂逅了年輕的海軍護士艾芙琳,2人也成為情侶關係。直到雷夫墜機
2 年前
the-imitation-game-the-machine
過年看電影:《模仿遊戲》-換個時代重新了解「現代電腦之父」Alan Turing
癮科技編:昨天也去看了描寫現代電腦之父圖靈的電影《模仿遊戲》,感動的是下午去買票只能買到晚上10:40的最後一排位子。看完後實在太感動了...科科的我默默地掉下了兩行淚 「有時候正是那些被隔絕的人,成就了非凡的事情」 每日都在用電腦,但有多少人知道電腦這個概念是誰想出來呢?《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是小妹期待已久的一齣電影,因為一直都對「現代電腦之父」Alan Turing 匆匆 41 年的人生感到好奇,他本應有很高的成就,卻如藝術家一樣生前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敬重。 二戰背後的英雄 全劇主要圍繞著名數學家 Alan Turing 破解 Enigma 加密編碼的經過,以
7 年前
友站推薦
《丹麥女孩》給我的疑竇和反思:動手術的醫生是否有醫德上的瑕疵?
關鍵評論 - 朱建豪
《故事的秘密》:主角不能完美,很多時候出場時甚至已經是一個魯蛇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丹麥女孩》給我的疑竇和反思:動手術的醫生是否有醫德上的瑕疵?
關鍵評論 - 朱建豪
化學去勢的美麗與哀愁:從《模仿遊戲》談男性荷爾蒙阻斷療法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