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穩商務風,搭載子螢幕的 LG V10 動手玩

2015.11.23 04:46PM
是LG 證實 V10 後繼機種將於本季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LG 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高階機種很意外的並非主打大螢幕的 G Pro 系列,而是一款比起 G4 更商務風格的 V10 ,雖未與 G4 同樣使用皮革背蓋,不過藉由造型設計與材質的應用,使 V10 的整體感更為奢華;另外 V10 也搭載了獨特的恆亮子螢幕,宛若跑馬燈般作為資訊提供以及快捷功能使用。

9783802d2c28bd00d39bc06d44398f26

9252c16bba75bb72c51fe5f44b37a23b

db940c43a93ee1cc6e4690af3cf7724b

V10 雖有著近期 LG 的設計風格,但與 G4 放在一起仍有相當明顯的不同,首先 V10 並未如 G4 一樣使用 3D 曲面螢幕,而是傳統的平面螢幕,由邊框乍看下會以為 V10 較厚, 不過事實上 V10 反而比 G4 還薄;因為多了子螢幕的關係,即便主螢幕與 G4 同為 5.7 吋,但 V10 仍長了一截。

6e784390fe2d63285367726636db3a65

a333c874252c33e33b7175e0fa56ac28

048919b728517693e21a0a4be8626c69

雖然 V10 仍具備 G4 的弧形機背設計,但機背的角度比起 G4 曲度則較不明顯,不過 LG 經典的機背按鍵設計依舊保留,並且在開關導入近期高階 Android 手機必備的指紋辨識設計;機身的中框則是採用不鏽鋼,雖然使得 V10 比起 G4 重了相當多,但除了質感更好之外,也更為強固、抗刮損。

c78172f6060c24eb47e1006f0702b0bc bfdb1cbef4a7338e19094fd25e1946a1

5ff13665312cbde7b5dd39aa696afe97 0d0d2ed0d67536cd7e5dd58e5d818c0e

0459f7b4949a2bd79f992f0dc98fe7c5 4119e2481313936d282c7cbfe71b44b3

e49c7e551bbc883d9a4130fd7a20dbd3 e80c3c6d8ab0493857c40ca44ccb0cfd

19e2c4702cd4c1e43194d20910bdb0a7 6ee0f9728588d530d43141e3d9053103

cbb447a40108ff720b548799c2346050 d321fa98fe506793ea0d1baaf2632b8a

76756eaa3dc07712b7ea80adf99ade0b b1e022eab79c6137fba1aaf3bef56521

c0f8a1861b2d21d71b93b00b391df535

f2c443bb974f238cec2e177d90a27691

至於硬體規格, V10 與 G4 相當接近,採用高通 Snapdragon 808 處理器,搭配 4GB RAM 與 64GB 內建儲存,雖非最高階的 Snapdragon 810 處理器,但在儲存與快取則已經幾乎攻頂;另外 V10 終於不再使用 miniSIM 卡,而是提供雙 nanoSIM 提供 4G 雙卡雙待,電池則為 3,000mAh 。

a4a674ae75b67612058e40ebfc8e5fc6 a1fbc1201c089af4b234e7bb3e884bef

4fdfa9101a83214a1e758c5c6a8336af aec3ba76a8f691087ca6c71e9efcc526

8695c978d934f1fa24b1c4a8e90b1da8 48e0dcf2c4a14b866ac9d0a2cbd434a6

V10 的雙螢幕設計相當有趣,其概念其實與三星的 Galaxy Note Edge 有點相似,就是利用一個獨立的子螢幕提供額外的資訊,不過這塊 2.1 吋的 1,040 x 160 長條狀螢幕號稱功耗極小,所以 V10 在主螢幕休眠時,子螢幕宛若跑馬燈一般可持續顯示時間或是自定義的簽名資訊,同時在收到簡訊、郵件等推播通知時也會顯示資訊。

881d9e6788cdb7d4743719abf4bbf0a7

6b1477cb343c0c6d2372489eaa62f955

693f4445b02e9caf872b6d386d526df6

bec58f496f68cc547a40efce191df1ca

39cd68a2d7cab2441d54cdc971a8821a

668c9f9730ec0a960c8828450cb50305

161e48564157709c0078b65e941c684c

另外也可在子螢幕設定 app 快捷功能,可在不用喚醒主螢幕下輕鬆地使用手電筒、相機、切換鈴聲模式等功能,另外喚醒主螢幕後,這個子螢幕也會取代原本 Android 的上方通知區塊,由這塊子螢幕負責推播資訊的顯示,另外可顯示近期使用過的 app ,可在上面快速切換。不過子螢幕在休眠的預設亮度較低,在強光下的可視度較差。

LG 也為一些使用情境活用這塊子螢幕,例如在播放音樂的情況下,就可不用下拉選單或是開啟 app ,利用子螢幕進行音樂的播放控制與選曲,且不限於原生 app ,筆者嘗試使用 Onkyo HF Player 也一樣可操作;其次在相機攝影模式下,子螢幕也會顯示拍攝模式的切換功能,不會占用主螢幕的空間。

ee3f24e6454729c19bfa706eb40a533d

5f399651214d2f1336a70093f01e8e1e

69f9e23c24a2dec909c944b426164396

80b419c0d5945257e84dbb0f8f71aac6

42e53afd06da2dfad740547b84440e55

a80d0df0986944ae1dc027cb322344f9

109ff9fa351d7892c6dbd324335ae40c

7e1aa9782d3d8761f46c615f5a775d1d

cc085aab3fd1ab21a2ef058ed448b8a1

b848fdd76346f7c6184d0fd3990f3540

V10 的主相機與 G4 相同,為具備光學防手振以及雷射對焦系統的 16MP 元件搭配 f1.8 光圈光學鏡片;前相機則很有趣的提供了兩個皆為 5MP 但視角不同的相機,在拍攝時可進行切換,不過若是用於錄影則可結合主相機進行同時三相機的錄製。(神隱少女 D 表示對自拍功能的操作體驗滿意)

7566e5e8e122318b61df54a1659c1e89

300f8790d77cf6c3cf6b8cf2324085ed

cf1852aea1cfb4bd65c9a45122458a13

7b169e4d8a7d5f4584f023ca05a27859

6ee332b0530bbffc5a273ef29c3525d4

fa5273f7d9ffb4d46cd057443819ed6b

V10 的相機介面保有 LG 自 G3 之後的極端風格,在極簡模式採用隨點隨拍的設計,使用上相當直覺方便,而專業模式也提供相當完整的功能設定;不過 V10 不僅於拍照模式提供專業模式,連錄影也可進行進階手動,同時還提供機於機身三麥克風的矩陣收音以及降噪處理,使得使用 V10 錄影可獲得更多進階錄影機的手動設定功能。

23ee9a23016585d0e7f82a402a2a2ef4

而 V10 另一個驚喜是導入 ESS 的高規格數位類比轉換晶片,雖然這樣的設計在中國品牌的手機並不罕見,不過國際大廠較少做這樣的設計,多半是直接使用處理晶片本身內建的數位類比轉換功能, LG 並未公布它採用的晶片,但由支援 32bit 384kHz 推測,應該是 ES9018K2M 這款針對低功耗環境的晶片機率較大。(補充,雖然主晶片等級未明,不過據稱擴大部分搭配的是 SABRE 9602 )

270e902d4ac5d09bcd35b93895749c3d

除了高規格晶片, LG 也提供自動升頻,將 16bit 與 24bit 格式的音樂透過演算法提升到 32bit ;另外 LG 也號稱內建耳機阻抗匹配功能,可隨著插入耳機提供自動的阻抗匹配,使耳機的驅動狀況能更良好一些。

實際聆聽下,筆者覺得 V10 的調音算是一般,音色較為晦暗乾澀一些,搭配一些強調解析的入耳式耳機較為乏味,筆者認為若要搭配入耳式耳機可能要選擇音染較明顯一點的耳機會比較有音樂性。

372174dbfe26a68f786518868fa970a0 46a1191f99b725c5781f907d1d10553a

但意外的是筆者嘗試搭配 HiFiMAN 的 HE560 這款難處理的平面振膜耳機,雖然在聲音的空間感、細膩性仍不及專業的音樂播放機,不過藉由自動組抗匹配功能,竟然可驅動出合理的音量,約僅一半左右的音量就已經比一般手機開到全滿還大聲,筆者認為與其搭配入耳式耳機,或許搭配耳罩耳機更是 V10 的強項。

不過要取代專業型的音樂播放器,筆者還是覺得言之過早,畢竟 V10 的結構雖有著不鏽鋼中框,也有高規格的 DAC 晶片,但其他被動元件方面並未特別使用音響級零件,仍與專業播放機有所差異,但單純論驅動力確實有機會可一拚入門等級的音樂播放機。

603526ec703ccd499455f78cc9309d54

在這個旗艦機漸漸從核心硬體競賽設法走向設計與附加價值差異化的時代, LG 這次算是透過 V10 跳脫只以尺寸進行差異化的想法,在外型設計與附加價值也設法做出較多的差異化,風格也跳脫 G4 略為年輕化的風格,也更沉穩、商務化,而獨特的子螢幕使用上也有不錯的體驗,不過目前 G4 的價格實在太划算,單純就一般使用還真的不知道該用甚麼理由在現階段挑選 V10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