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

2017.06.12 06:17PM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首圖

在 ZenFone AR 上市前,華碩也先行提供市售版本供進行開箱拍攝,而 ZenFone AR 的包裝相當有趣,也暗藏玄機。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1圖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2圖

看起來特別厚的上蓋藏有重要的秘密...可別打開後就把它丟到一旁。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3圖

把上蓋翻過來,把可打開的地方都打開,加上盒底配件中小方盒的鏡片,就可組成一具 Cardboard VR 顯示器。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4圖

先把護目的內層紙板抽出來,把鏡片放進凹槽,然後把上蓋底部左右兩側掀開,將 ZenFone AR 放進去,再將護目放上,就是一具專屬於 ZenFoene AR 的 Cardboard ;不過這個 Cardboard 有一個狀況,由於護目不是只是放上去不是像一般的 Cardboard 是嵌在框體內,此外沒有頭帶固定,需要用手拿穩貼在頭部上。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5圖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6圖

機身的整體設計有點讓人想起先前的 ZenFone Zoom (不是 ZenFone 3 Zoom ),不過 ZenFone AR 機背較為平整,不像 ZenFone Zoom 有明顯的弧形,且僅 7.9MM 也算是相當薄型的機種;另外機背雖看起來像是仿皮革處理,紋路相當綿密,止滑效果感覺比 ZenFone Zoom 明顯。包裝內也搭贈保護貼以及透明保護殼,不過從手機系統清單中看到 ZenFone AR 應該也可選配掀蓋式保護套。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7圖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8圖

音量與開關位於右側邊框,至於左側為 SIM 卡槽, ZenFone AR 為 3選 2整合卡槽,可在第二槽選擇使用 microSD或是 SIM 卡,同時支援 4G+3G 雙卡雙待,雖然兩個卡槽都可提供 4G上網,但同時間僅能由一張 SIM 卡提供網路服務,另一個非上網連線的卡槽則僅提供通話功能。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9圖

最重要的主相機模組乍看之下會以為最大塊光學鏡片的是主相機,不過實際上上方比較小的才是用於取景、成像的 23MP 主相機元件,下方則是動態捕捉與物體追蹤用的超廣角相機,右側為紅外線測距相機系統,在進行 AR 體驗時記得這三個主要相機感測器都不要遮蓋到,不然是無法進行 Tango 應用的。

是包裝盒暗藏玄機的 ZenFone AR 簡單開箱這篇文章的第10圖

指紋辨識器整合在機身正面的 Home 按鍵,並非純電容,而是具物理按壓的按鍵;另外充電介面為 USB Type-C ,就華碩提供的資訊,這個介面支援 QC3.0 當中的雙路充電迴路,相較單路充電不僅速度更快也可減少高速充電的發熱情況,此外 ZenFoen 3 也具備 3.5mm 耳機孔,同時強調搭配 NXP SmartAMP 技術,可支援 HiRes 音訊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