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如何變成真新聞

2017.11.02 10:19AM
是假新聞如何變成真新聞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 編譯

拉斯維加斯的槍擊案發生不久,擔任射擊教練的麥肯錫先生的Facebook網頁充滿各式各樣的文章。有人說警察在騙人,其實當時旅館內有很多凶手,警察是為了保護飯店生意而說謊。還有人說凶手是右翼的恐怖份子,有人又說他是反川普的激進主義者。這些文章被麥肯錫先生的400多位朋友不斷轉傳、推薦與分享,成為新聞、文章或個人意見。

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期間,Facebook賣了10萬美金的廣告給與克林姆林宮有關的公司,Google賣了超過價值4500美金的帳號給俄國政府有關的人。這些人使用無止盡的假帳號買了無數的廣告與散布真實性存疑的新聞,慢慢滲透社群媒體,有人形容這是[文化的侵入]。

FAK

科技與我們潛意識當中的偏見交互作用下,讓我們許多人對於錯誤資訊無法抵抗,而且還毫無知覺。研究顯示,有時我們對錯誤新聞會有所覺,但是因為內部的偏見,大腦有時會繞過警覺迴路,尤其是對那些經由電腦演演算法選擇成為[大量傳遞的資訊]。

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賽佛特說:[人們對於Facebook的印象都是正面的,像是個經理人,但是它有自己的目的,目的要讓你的眼睛離不開它們,他們創造的新聞與資訊讓你目不轉睛。結果就是創造了大量傳遞的資訊,大量傳遞的個人偏見、潛意識的叵測與帶有歧見的認知。]

這些假資訊先是藉由大量的數據灌入,進入社群媒體的演演算法中。儘管大部分的假資訊無法傳遞太久,但是有少部分的謠言似乎貼近了人們的心,進入人們心理的通道,接著越傳越烈。麥肯錫先生說:[我的經驗是這些假訊息只是藉著幾幅圖,一些標題就吸引住廣大的群眾,人們根本不想費力去讀內文,就跟著轉錄文章給其他朋友看了。] 原因之一是資訊傳播的速度太快了,超過人的檢查速度。

2015年有三個行為科學家研究了Facebook上的言論。他們分析了1000萬個在美國的Facebook發表自己政治立場的使用者,結果發現[個人]的選擇對於爭議言論的傳播扮演重要角色,勝過電腦的演演算法,因為演演算法再如何計算,計算的基礎仍在於有多少人喜歡這則新聞。

也有人認為假資訊之所以被大眾接受,不再於電腦程式,而在於生物硬體—人類大腦的偏見。當然讀新聞時,一開始便需要接受一些資訊,相信它講得是對的。人類的認知會自動連結,像是[柯林頓與性侵者]、[川普與納粹]、[穆斯林與男性]等。要反駁錯誤資訊,等於要反駁大腦的自動連結,需要的時間比想像中都要多。

即便過了很多年,大腦一開始的錯誤連結最難被消除或更正,像是[歐巴馬是回教徒嗎?我記得好像有人這樣說過…..]

另一個原因是[反覆不斷],這就是三人成虎的道理。還有,像是大家珍惜好友的購物經驗一樣,新聞若是被身旁好友所傳遞,大家就比較相信這是真的。據統計,現在美國人一天的新聞來源至少有2/3是來自社群媒體。這些新聞大部分又是由人們的Facebook好友所傳遞,這大大影響我們的中立性,因為我們會比較看重自己朋友講述的話。

要保持中立,認清新聞的真實性需要很大的努力,因為人們大腦的偏見已經自動連結,再加上社群媒體演演算法已經推波助瀾。麥肯錫先生說:[如果我沒有直接證據知道拉斯維加斯槍手只有一個,我覺得我真的會相信網路上的各式傳聞。]
social-media-fake-news.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1 天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21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22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21 個小時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1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