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D 集團收購以快閃記憶體產品聞名的 SanDisk 後,也由傳統硬碟品牌跨足從隨身碟、記憶卡、固態硬碟等多元的儲存解決方案的集團,同時也針對整個集團旗下產品進行再定位,目前傳統儲存類的硬碟與固態硬碟也漸漸集中到 WD 品牌下。
以 WD 過往的產品歷史,黑標指的是同一世代追求極致性能的產品系列,而這次測試的 WD Black NVMe SSD 亦可說是無論傳統硬碟或是固態硬碟類等, WD 集團當前最高性能的硬碟類產品。
若還有印象的話, WD 曾推出 WD Black PCIe SSD ,但或許是推出的時間點,當許多廠商的 M.2 SSD 陸續轉向使用 NVMe 介面後,當時的 Black PCIe SSD 性能表現就顯得一般;而這次全新的 WD Black NVMe SSD 則大幅提升性能,此次所測試的 1TB 版本,帳面規格可提供 3,400MBps 讀取、 2,800MBps 寫入的規格。
相較 WD Black PCIe SSD ,此次 WD Black NVMe SSD 較顯著的提升在於寫入方面,畢竟從讀取速度的表現來看, WD Black PCIe SSD 也已經有 2,000MBps 的水準,但寫入僅有 800MBps 可說是較大的罩門,對於較少進行寫入的一般消費者感受可能還不算太明顯,但像是用於內容處理如影片剪輯、照片後製等,寫入的速度差異感受就相當深。
WD Black NVMe SSD 採用 M.2 2280 形式,介面為 NVMe PCIe SSD ,在使用前也要留意主機板與插槽是否支援,其次也要注意其介面為 PCIe 3.0 x 4 ,若搭配部分主機板採用的晶片組在通道分配後可能不會提供 PCIe 3.0 x4 的 M.2 頻寬,在性能方面就可能無法達到全速運作。
取下 WD Black NVMe SSD 的標籤貼紙,可看到 WD Black NVMe SSD 由三顆 Flash 顆粒構成儲存系統,由兩顆 512GB 的 SanDisk TLC SSD 提供主要儲存,並以一顆 SK Hynix 的 8Gb SLC DDR4 NAND 做為緩衝,主控為 SanDisk 晶片,藉由 WD 設計的多層面緩衝設計將資料進行自動化分配並寫入 SLC 與 TLC 顆粒。
這次做為測試的平台是先前進行 Intel 第八代 Core i7-8700K 測試的組合,搭配華碩 ROG Strix Z370-I Gaming ,使用的 M.2 插槽是位於正面的插槽;雖說這個組合是 ITX 小型主機板,但無論處理器或是晶片組也都是當前 Intel 消費級的旗艦,也應該是能發揮效能了。
可看到在 CrystalDiskMark 與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下,在最大存取性能都與聲稱的最大值相當接近,唯獨 AS SSD Benchmark 對於 NVMe SSD 的測試還是有些狀況,在存寫方面的數據還是有點狀況,不過都不礙於展示這款產品的性能。
對一般遊戲玩家來說, WD Black NVMe SSD 的價格較 SATA 介面或是 PCIe 介面仍是價格偏高的,偌多為讀取資料為主的一般遊戲玩家,退求其次選擇上一世代的 WD Black PCIe SSD 也相當夠用,但除了對於追求極致性能的發燒玩家外,以多媒體創作者的需求,可達 2,800MBps 寫入速度這點就值得投資了。
畢竟以多媒體創作如高解析度影片處理、照片編修等,電腦的基礎性能固然是相當重要的,但更多狀況會是卡在資料寫入的部分,而 WD Black NVMe SSD 可提供較一般 SATA 高出 6 倍的寫入表現,尤其對專業內容創作者而言,也是相當有提升感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