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 MacBook Pro 想攻頂買 Core i9 嗎?恐怕訴求輕薄的機身設計導致過熱而性能下降

2018.07.19 04:17PM
MacBook Pro, MacBook, Intel Core i9, Laptop, Apple, , Intel,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Intel Core, AirPort, light, purple, text, light, orange, display device, product, graphics, computer wallpaper, font, graphic design

此次蘋果更新旗下 MacBook Pro 產品線,換上 Intel 第八世代的處理器,尤其還可選配當前筆電處理器最高性能的 Core i9 處理器,對於一些專業工作者也很期待在升級六核心之後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然而國外的一位影音部落客在收到他的新款 i9 MacBook Pro ,發現 MacBook Pro 的散熱設計,恐怕無法讓 Core i9 在重度負載維持高效能。

他同時以第七代平台的 MacBook Pro ,以及採用 i7-8750H 的技嘉 AERO 15 作為對照組進行,在一開始的燒機測試發現 i9 版的 MacBook Pro 由於處理器溫度難以散去,導致時脈被鎖在比預設時脈還低的 2.2GHz ,而 AERO 15 雖然溫度也差不多,但仍能維持 3.1GHz 時脈,同時以 PREMIERE PRO 將 5K 解析度的 SCARLET-W 影片轉換為 4K H.264 ,在如此消耗處理器資源的情況下, Core i9 受到高溫影響並未發揮它應有的水準,他嘗試把機器放入冷凍後發現效率好了許多,附帶一提的是 AERO 15 在此高負載轉檔的測試下效率遠勝前後兩代的 MacBook Pro 。

雖然蘋果 MacBook Pro 採用了鋁合金機身,但隨著機身設計強調薄型化,還有整體造型又強調設計感,不若類似硬體規格的 Windows 機種為了散熱直接在機身設有大型的進氣口與散熱口,對於高負載後的解熱勢必會有影響,尤其對於原本是為旗艦級電競機種與發燒超頻玩家提供更高原始時脈與不鎖頻的 Core i9 來說,或許當前 MacBook Pro 追求設計與薄型化的散熱設計是無法讓它發揮全部效能的。

然而,由於連採用七代 Core i7 的上一代 MacBook Pro 在轉檔時速度也不及 AERO 15 ,也可能真正的過熱關鍵不一定是因為 CPU ,或許也有可能是 GPU 發熱後囤積在機身內,使整機的溫度飆高。

新聞來源: 9to5Mac

47 則回應

  • 其實手邊這台2011年air低功率版都能熱當了,要輕薄又要放i9還是別鬧嗎
    2018-07-21
  • 因為在測試的時候用電風扇直吹趕出貨
    2018-07-21
  • 只能冬天使用限定
    2018-07-20
  • Hong Wei He
    2018-07-20
  • 用FCPX轉一次檔再來嘴吧 :)
    2018-07-20
  • 一定是Intel的錯 我大蘋果完美設計怎麼可能會不舒適
    2018-07-20
  • 0 .0 老實說既然要鎖在低時脈怎麼不考慮用Xeon那種工作站多核心的CPU哩?
    2018-07-20
  • 我的Air 11" CPU升級到2GHz也是有時候很燙...
    上次看直播還聽到超大風扇聲害我快關掉XDDD
    2018-07-20
  • 蘋果你能嘴? 不懂電腦的文青和女孩最愛,帶去星巴克喝咖啡才潮~
    2018-07-20
  • 主打女生族群,用mac不用喝中將湯
    2018-07-20
  • 我只知道該科技網站對於品牌喜好很明顯而已,完全不是中立性質的專業評論ㄏ
    2018-07-20
  • 家中喵皇的暖墊
    2018-07-20
  • 這問題 xps就發生了阿
    2018-07-20
  • 鍵盤是裝飾用的,不是給你打字用的
    2018-07-20
  • Eric Yau Yan
    2018-07-20
  • 有些留言是不是誤會問題在哪了 重點是散熱不佳造成極明顯的效能下降 Dave2D 解釋得很清楚了
    2018-07-20
  • 可以主打冬季手腳冰冷族群!!
    2018-07-19
  • 就泡溫泉的溫度啊
    2018-07-19
  • 哪一款不燙?你新手?
    2018-07-19
  • 就回歸初衷啊2011 MBP 也很燙啊
    2018-07-19
  • 冬天的暖爐
    2018-07-19
  • 熱都在上面 手靠的地方紫色 不知道幾度?
    2018-07-19
    • 黑色應該20度,鍵盤TY鍵暖白為42度
      底下看來有四階溫度
      紫25_電源線
      紫紅30_手靠處
      紅35_鍵盤外圈
      黃40_鍵盤中央內圈
      2018-07-20
  • 誰買誰傻蛋w
    2018-07-19
  • One more thing. I隔熱手套!
    2018-07-19
  • 適合寒帶國家?
    2018-07-19
  • 買MAC不是買讓手舒服的 心裡舒服就好
    2018-07-19
  • 信仰無價
    2018-07-19
  • 我想知道裡面的i9是不是阻熱膏
    2018-07-19
    • 最實際的就是買這台後
      底下放個強力風扇增加風流
      加致冷片降低環境溫度
      確保入風口溫度在20度甚至零度以下
      也降低機殼溫度
      基本上校能就能衝出來了
      2018-07-20
    • 像這種零件,
      散熱模組的主力風扇大概是兩顆7*7風扇,
      用的可能是兩到三根熱導管的模組,
      但這種紅外線圖來看與早期的機器來說
      頂多模組鰭片才70*30*6mm*2組
      以體積來說解熱上限可能還不到75w,
      瓶頸主要在模組體積上,除非NB的Z軸加厚
      介質材料影響是均衡瞬間熱度但不是重點
      畢竟把熱送走的能力才是主要條件。
      2018-07-20
    • 液態金屬嗎...蘋果不可能冒那麼大的風險的....我朋友筆電換液態金屬旁邊都還有封橡泥...
      2018-07-19
    • 周彥宏 也是可以抹液金,說是這樣我不知道Mac是抹什麼w

      (圖為網路,不過散熱模組應該不會差去哪
      2018-07-19
    • 筆電都沒蓋的吧...這問題
      2018-07-19
    • 筆電不都是用 散熱膏嗎
      2018-07-19
  • I9破百瓦的高熱,
    除非散熱技術有超乎尋常的改進,
    如放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等
    或是英特爾有大幅製程改善
    又或是用降校能避免高熱
    否則在輕薄筆電放這個
    只是用來整研發人員而已。
    2018-07-19
  • 心裡舒服即可
    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