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日前在台灣推出強調提供極致效能與可靠的 SF-G " TOUGH " SD 卡,除了延續 SF-G 系列的高性能表現之外,外殼採用全新的封裝設計,標榜比過往的 SD 卡更堅固、可靠且不易斷裂,為專業消費者在性能與產品可靠性能夠兩全其美,而這次也針對 TOUGH SD 卡進行快速的動手玩。
在 SD 卡推出多年以來,雖然效能持續提升,但記憶卡本身的機構可靠性卻未隨之提升,受限於早期的規範, SD 卡多由包括正、反面與防寫入開關共三片零件構成外殼,在結構需要預留防寫開關的凹槽,並需要設計補強肋提升卡片強度。
同時加上多數 SD 卡使用的 ABS 材料強度受限,在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可能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外殼脆化,不少 SD 卡並非內部組件毀損,而是由於材質老化導致外殼在插拔時損壞導致無法使用,像筆者也有一張不到一年的大廠記憶卡就因為防寫開關上方龜裂導致相機無法偵測,幸好並未影響讀卡機的讀取,還可先將資料備份後換新,但萬一外殼毀損到連內部資料都無法讀取就得不償失了。
或許對多數的消費者而言,因為記憶卡機構毀損導致檔案消失的意外不見可大可小,不過對於專業攝影師而言,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雖然不少專業相機都設有雙記憶卡槽,但仍有部分準專業機維持單卡槽,同時也不是所有的攝影師都會將雙卡槽設定為同步寫入,若考慮到職業需要,盡可能降低檔案毀損與遺失的風險遠比所謂的 CP 值更重要。
Sony 也看到專業市場的需求,思索專業使用者對於記憶卡的需求,重新規劃記憶卡的機構,設計出 TOUGH SD 卡的單片式外殼機構,以全新的製程搭配比 ABS 更具強度與韌性 Epoxy 環氧樹脂材質,並在取消防寫開關後,以一體式的技術構成全新的外殼,同時遞交給 SD 卡協會並成為認定的結構設計。
以本質來說, TOUGH SD 卡的性能就是先前所推出的 SF-G 系列的 SDXC 卡表現,也就是當前 Sony 最高性能的 SD 卡水準,具備理論 300MBps 的讀取與 299 MBps 寫入,符合包括 V90 、 U3 與 SDHC II 等規範,也由於符合 SDHC II 規範,可再搭配支援此規範的相機與讀卡機發揮最高水準。另外正面的標籤使用鮮豔的黃色,強化在昏暗環境的識別度。
TOUGH SD 卡除了在搭配專業相機進行大量 RAW 檔案拍攝、高速連拍或是 4K HDR 錄影能夠提供更好的可靠與持續寫入外,在搭配 Sony MRW-S1 高速 SD 卡讀卡機,與搭配 USB 3.1 Gen.1 以上的電腦插槽,亦可在短時間將大量的檔案儲存至電腦內,可藉此提升工作效率;透過測速軟體,可看到實際的讀取速度約落在 280MBps 以上(不過最高有機會達理論速度),寫入則多落在 260MBps 的水準。
此次也由 Sony 提供了當家高畫質旗艦機 A7R3 與 FE 24-70mm F2.8 GM 供搭配,畢竟以筆者個人使用的相機系統並未支援 SDXC II ,加上連拍與錄影也未用到高流量,單純考慮性能是用不到 TOUGH SD 卡的性能的。
除了穩定的連續拍攝與錄影寫入外,重點在於把照片傳送到電腦的時間相當快,等同 1GB 的照片僅需要 5 秒左右就可完成傳輸,尤其在如專業工作或是拍攝大量旅遊照片後,可省卻漫長的等待時間,尤其若是如 A9 開啟高速連拍後產生的大量檔案,使用 TOUGH SD 卡更能確保高速連拍的寫入表現以及事後把檔案傳到儲存設備的效率。
然而 TOUGH SD 卡更重要的還是記憶卡本身的可靠度的提升,畢竟 SD 卡造成毀損不外乎內部的電子元件與外殼受損,在全新的單片式外殼機構設計之下,進一步降低 SD 卡外殼受損的機會,作為主要的工作記憶卡也能更為放心。
不過畢竟 TOUGH SD 卡仍屬 Sony 最頂級的記憶卡規格,對於未有高速讀寫需求的消費者仍會覺得單價較高,但實際上也是維持先前同級 SF-G 記憶卡的價位;不過既然 TOUGH SD 卡的外殼設計已經獲得 SD 協會核可成為標準,能預期 Sony 接下來有機會陸續將 TOUGH SD 卡的單片式結構導入更主流的 SF-M 系列等,為攝影愛好者提供更可靠的新一代記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