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建議公司用 LINE 工作?企業通訊工具 JANDI, Slack, 釘釘 的差異?

by JANDI
2019.03.07 09:37PM
Logo, Brand, Product design, Product, Font, Instant messaging, Comparazione degli instant messenger, Design, Computer Software, Communication, graphics, Green, Logo, Text, Brand, Font, Trademark, Graphics, Graphic design, Artwork, Company

工作模式的進程?通訊軟體 Line, FB, Wechat 與 企業協作工具 JANDI, Slack, 釘釘, imo 的差異? LINE 的工作風險?

 

為什麼你要看這篇文章?

 

可以由上往下,循序漸進的認識JANDI ; 也可以直接填寫表單請「專人服務」!

 

辦公、協作工作模式的進程與改變

2016通訊軟體 —— LINE 在 2016 年三月時,全球的使用者超過了 10 億,隨著台灣對於 LINE 的使用越來越習慣,大家對內的溝通漸漸不用 Email、Skype,而原本是用來聯繫朋友、個人生活圈的即時通訊的方式,也漸漸地滲入了工作之中。

2017社群軟體—— Facebook、臉書社團,去年的時候,臉書社群大軍突起,越來越多公司發現 LINE 的群組不堪使用,訊息過亂無法分類,檔案會過期無法讀取,因此搭配著社群經營的風潮,加上極低的使用者門檻(大家天天都會上臉書),所以選擇開設了臉書社團來經營團隊內部、管理檔案與討論。

2018企業即時通訊 ——雲端服務。然而,當使用時間一久、訊息檔案量增多時,或者每個企業與團隊的需求隨著業務量、員工數量增多時,無論是通訊軟體,還是社群軟體的服務變得不敷使用,原因很簡單:

因為它們本來就不是設計來解決工作上的需求。

釣魚拿釣竿、砍樹請用斧頭 —— 不是拳頭。

隨著科技進步、資訊量越來越大,使用者對於「特定情境下使用特定軟體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而 LINE 、 WeChat 等通訊軟體受限於原本的一般大眾的通訊市場,無法去做更細緻化的功能去滿足工作者的特定需求。(不然產品就變成四不像了,什麼都有也是很可怕的。)

這也正是為什麼 JANDI 出現的原因。 JANDI 是為了滿足企業內部溝通和協作需求,而打造出專屬企業即時通訊。

同樣都是朋友,有什麼不同?

簡單來說,我們有很多種朋友,有的能陪我們嬉笑怒罵,帶給我們生活娛樂的朋友是 ——LINE;然而,會帶著我們提升工作效能,讓我們工作更快樂的夥伴是——JANDI。

這回事也真的就跟朋友關係一樣,基本上我們很難遇到一位朋友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如果要硬逼著他,反而弄糟了自己的情緒與關係。工具的使用也是,如果讓公領域與私生活混雜在一塊,明明該放鬆的時刻,卻被嚴肅的任務澆熄歡樂;明明該有目標的投入,卻被一些朋友的邀約給干擾。

在這資訊超量的時代,在適合的時候,選用合適的工具,才能重新掌握生活與工作的動態平衡。接著,讓我們從一張圖表來看看,在「工作協作」層面上的需求,JANDI 與 LINE 的比較吧:

Comparazione degli instant messenger, , LINE, , WhatsApp, Instant messaging,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 Business, number, Text, Blue, Font, Line, Number, Screenshot, Parallel, Circle

JANDI 與 LINE 的深度分析比較

看完了上述針對工作協作的需求表格,接下來讓我把一些常被企業用戶提及的功能挑出來,進行深度分析比較,分別是:

  • 檔案與訊息的保存與回溯、資安與廣告
  • 針對檔案討論、進階搜尋
  • 任務指派

檔案永久儲存、資安與廣告、訊息回溯

Feature phone, Smartphone, Handheld Devices, Text messaging, Cellular network, Product, Electronics, Product design, Mobile app, Font, feature phone, Mobile phone, Gadget, Communication Device,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duct, Smartphone, Text, Electronic device, Technology, Feature phone

相較之下, LINE 在搜尋上有明顯的落差。檔案僅能進行傳送,沒有雲端儲存的服務,甚至超過一定時間的訊息與檔案將會被自動刪除。對於企業與工作使用者來說,沒有儲存、備份的功能,幾乎等於沒有資訊安全上的基本保障。

另一方面在「資訊安全」上, JANDI 不僅選用世界級的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作為資料儲存中心,除了資訊的絕對保密,保障資料永遠不遺失之外,也少了資訊外洩造成的廣告干擾外,而且還能做更多 — — 訊息回溯

JANDI 將每個團隊中的的歷史訊息保留下來,即使是新進人員也可以輕鬆回溯訊息。由於許多企業用戶表示,當團隊有新成員的加入後,往往要花費許多時間重複地去說已經說過的事情、再傳送一次檔案,不只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而是重複的動作極其浪費時間。

針對檔案討論、進階檔案搜尋

Smartphone, Feature phone, Mobile Phones, Business, Mobile Phone Accessories, LINE, Instant messaging, Product design,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 feature phone, Mobile phone, Gadget, Communication Device,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duct, Text, Smartphone,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Iphone

坦白說,如果以我個人來說,最無法接受的就是討論發散、找不到邏輯脈絡。例如在 LINE 上面,有位同事傳了一份企劃書檔案,希望聽聽大家的點子,但大家的訊息討論卻夾雜了其他話題,最後滑上滑下時,卻不知道大家到底討論到哪了……這才是令人最頭疼的。

因為基於私人通訊的設計,檔案上傳就只是「告知」、「分享」;然而,在企業協作工具上,檔案上傳的目的則是「討論」,也就是說如何讓討論集中檢視,使得討論的脈絡成形就變得十分關鍵。

另外,因為在工作協作上通常會有大量的檔案,如果純依靠關鍵字搜尋,可能還是有很多檔案符合條件,因此在 JANDI 上,還能夠依照「是誰上傳的」、「檔案類型」與「在哪個議題下」去做進階篩選,用幾秒鐘快速的找到檔案,而不是滑了幾分鐘,手機螢幕都燙了還找不到檔案。

任務指派、訊息與項目管理

Smartphone, Business, LINE, Mobile Phone Accessories, Instant messaging, Mobile Phones, Product design, Communication, Br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xt, Line, Product,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phone, Gadget, Iphone,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Font

雖然 Facebook Messenger 與 LINE 陸續都推出了「@提及」功能,但基本上是雞肋 — — 只是通知時會特別顯示、加亮。但根本沒有發揮這項功能的關鍵:「標記你,就是因為這條訊息跟你特別相關與重要」,因此,JANDI 在這部分特別設計了一個「提及區塊」,會自動搜集所有我們被「@提及標記」的訊息,讓我們每次在打開軟體時,第一眼就是去看提及區塊,看看自已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被指派,要立即處理了。

另外,除了「被動的提及區塊」,還有「主動的星號標記」

有些訊息雖然沒有標記我們,但我們認為非常重要與自己相關,或者是接下來的待辦事項,就可以透過星號的方式標記下來,只要再去「星號區塊」中,就能建立自己的精華區,或者待辦事項清單了!

分議題討論,一覽快速切換

Smartphone, Mobile Phones, Business, LINE, Product design, Instant messag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ellular network, smartphone, Text, Mobile phone, Product, Iphone, Gadget,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Smartphone,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最後,回到主題,雖然辦公與協作工作模式的正在改變,不變的是生活的本質,以及工作的重要性,這不是魚與熊掌,只是時間的分配 — — 如何在合適的時候專注在適合的項目上。

 

        然而,「專注」的關鍵行動在於「降低干擾」。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建議大家開始試著將工作與私人生活分明,該認真投入時,保持衝勁;該放鬆時候,就好好耍個廢,看場電影美劇漫畫吧。

使用軟體工具就像看書一樣,要先去看看作者當時寫書的環境與背景,我們也要去了解該軟體設計的起因與目的。陪著我們嬉笑怒罵,帶給我們生活娛樂的朋友是 ——社群與通訊軟體 LINE、Facebook;然而,會帶著我們提升工作效能,讓我們工作更快樂的夥伴是 ——JANDI。

希望看到這邊的你,都能重新掌握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快樂的工作。

 

延伸閱讀:Slack 與 JANDI 的深度分析,為什麼 Scrum 敏捷開發團隊換掉 Email 與 LINE 等通訊軟體後績效會更好?

 

還有疑問嗎?直接填寫表單請「專人服務」!

 

31 則回應

  • 耶~~~謝謝 癮科技分享啦~~
    2019-03-13
  • 大概三年前就試用過JANDI了,而且也提給公司希望能改用JANDI,也跟他們業務接觸。
    但最難的是改變大家去使用新的東西.......🙄️
    2019-03-10
    • 嗨嗨~~我是那個一直寄訊息給大家的 KM 啦XDDD,改變習慣真是很難的事情 :( 我們現在都用教育訓練幫忙大家
      2019-03-13
  • 只要不要一天到晚威脅刪訊息的通訊軟體都是好軟體(部分陸版除外)
    2019-03-10
  • Jandi還可以顯示看過跟沒看過的人....這點真的是主管必備技能XD
    2019-03-08
    • XDDD 這對有些主管有需要呀
      2019-03-13
  • 這篇很業配...不過我還算同意工作跟私生活切分開來,
    有些專案管理的雲端服務也是有通訊功能,其實在工作上真的好用很多
    只不過大多都是要錢...而台灣的慣老闆們都是很摳的...
    而且我想大家都很討厭像責任制一樣隨時會收到公司的通知吧
    2019-03-08
  • Line有公告 而且很安全 有看過有人Line的訊息被監控嗎?
    Jandi這種不知道哪來的軟體就算了吧
    2019-03-08
    • 林益德 Line的資安怎麼了嗎 願聞其詳
      2019-03-08
    • 賴談資安 顆顆
      2019-03-08
  • 忘了一個企業QQ阿 老闆可以看到全部員工的對話記錄哦
    2019-03-08
    • 林依褘 還好我有兩支手機兩個號碼兩個Line。(根本雙子座)
      2019-03-08
  • 業配的有點太明顯,至少也把標題的 "JANDI, Slack, 釘釘 的差異" 寫完嘛....
    而且Teams呢..?
    2019-03-08
  • 葉佩玟
    2019-03-08
  • 啊幹就不喜歡下班收訊息,開發這個幹什麼啦,怎麼不去下地獄
    2019-03-08
  • Skype ??
    2019-03-08
    • ZI
      公司真的其實都用SKYPE呢
      2019-03-09
  • 最好老闆都不要用line找我,沒有好事
    2019-03-08
    • 你最中肯
      2019-03-13
    • 是啊,LINE傳了
      在晚上10點前沒看,老闆會說你自己沒看,說10點後會直接打電話或LINE電話告知😂
      看!有夠惱人~
      排班休假日,也一樣要在上班前看有無訊息😖
      最後~辭了它😂
      2019-03-08
  • 釘釘根本中共開發給慣老闆的人身監控工具
    2019-03-07
  • Line不是有置頂公告嗎??
    2019-03-07
  • 不帶手機最快
    2019-03-07
  • discord(X
    2019-03-07
  • 說好的slack跟釘釘的差異呢?
    2019-03-07
  • 我點進去只看到神韻
    2019-03-07
    • Jia-wei Chao 我的右上角有XX
      點完就剩小小一塊啊?
      2019-03-08
    • Li-Yau Huang 你還是回去你的國家區網比較好
      2019-03-08
    • 這種跟法轮功有關的東西別拿來播比較好
      2019-03-07
    • 癮科技 我前幾天就有反應。神韻廣告蓋住所有內容也點不掉。今天我進去神韻佔版面有變小。
      2019-03-07
    • 廣告嗎XD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