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camp 討論會

by atticus
2008.12.11 11:40AM
是Barcamp 討論會這篇文章的首圖

Barcamp 的感覺有點像是希臘式的集體議論,由下而上來選擇議題,並激起討論,並由說口付出與聆聽中自己想知道的新知識。並嘗試著為集會者想知道的議題作進一步的歸納,可能的話,未來在網路上為這個知識或問題型塑出有系統的答案。

簡單來說,BarCamp 就是個人肉知識+

當初會想參加BarCamp,一方面昨天要作一整天的文化與科技博覽會的採訪,直接留到晚上的感覺似乎還不錯。一方面從BarCamp的官網上得到一個我想很有興趣的東西-便利貼的使用。因為三年來自己工作內容相當繁瑣,加上自己忘東忘西的該死性格,常常成為公司專案進行的瓶頸,直到今年才下定決心建立自己好的工作系統。

工作系統上我以GTD為核心來建構,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發現「便利貼」成為我相當重要的使用工具,尤其在和我的Air、iPhone、GMail和黃色資料夾結合以後,組成一個相當棒的工作系統。因此當初看到Barcamp會用到便利貼,就相當吸引我到底怎麼用這個東西。

另一個理由是,在經營癮科技、在世新講課以及四處演講的三年中,我發現華人的參與社群的動能算是相對低的,尤其是在一個空間的討論裡,通常與會者會先把自己定位成被動聆聽的角色,要轉為主動參與可謂相當不意。所以我非常好奇Barcamp裡會設計什麼特別的制度,讓與會者能夠快速進入討論的氣氛當中。

紀錄一下昨晚的Barcamp流程,說不定可以應用在未來癮科技的網聚中:

 

一開始主講人說明規則:
  1. 要告訴大家你要來barcamp
  2. 你要在blog寫有關barcamp的事情 
  3. 不要當過客,一定要講,在基於不影響他人的狀態下

 

 

 

接著大家輪流自我介紹,規則是:1.姓名 2.來自哪裡 3.跟自己有關的三個關鍵字(我的是3C、數位、網路)

Think:如果人數太多的話會不會花太多時間 

 

接著想講議題的朋友拿便利貼貼在牆上

Think:這裡我有點意外的是,我是隨意想個題目貼上的,有很多朋友都是有備而來的

 

每個與會者有三個紅色小點,大家可以去貼喜歡的議題,以此選出9個議題,每個時間點討論三個議題,參與者可以自由參加想去的議題。

Think:我的議題「除了E-Mail/IM以外,你還會在哪個網路服務上留言?」有被選上,不過我不知道發出議題的人就要變成主講人。我在想這樣有個問題,那不想/不敢當主講人的朋友,可能永遠都不會去寫那張便利貼了。

 

然後分組討論去。Barcamp 的人員會來提醒控制時間。

Think:我這組的討論起來的樣子比較像是這種感覺▼

 

最後整理一下「除了E-Mail/IM以外,你還會在哪個網路服務上留言?」的討論整理:
  1. PTT - 但似乎以大學生為主
  2. twitter
  3. Funp&Twitter -> 這帶出一個觀念,就是大家需要一個平台把一個內容(圖文影音)推播到所有服務上(例如shozu
  4. Flickr:在圖片上註解功能。台灣這邊似乎比較把Flickr當作自己的網路相簿,外國直接把Flickr當作自己的網站平台。
  5. Plurk:這裡很少人討論,讓我更覺的Plurk和Twitter是兩個區隔的使用族群。
  6. 新概念:PushTalk - Palrigo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1 天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20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21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20 個小時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1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