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Intel 舉辦一場小型媒體說明會,聚焦在近期平台陸續導入的 Wi-Fi 6 技術, Intel 代表表示, Wi-Fi 6 較前幾世代是革命性的技術演進,不光只是提升頻寬,更重要的是 Wi-Fi 6 以當代消費者 WiFi 使用情境需求,不僅大幅增加頻寬、降低干擾、強化安全性,更提升對於 WiFi 裝置數量的吞吐量,使消費者更能建構基於 WiFi 的便利智慧家庭結構。
▲基於 IEEE 802.11ac 的 Wi-Fi 6 被視為 WiFi 技術的重大更新
Wi-Fi 6 即是基於 IEEE 802.11ax 規範的版本,也是自 1999 年發表第一代的 802.11b 後的,為了使消費者更容易理解當前已經邁入第六世代 WiFi ,故以全新的 Wi-Fi 6 名稱取代過往使用 IEEE 規範版本的命名原則。 Wi-Fi 6 較先前的版本升級部分相當多,不過就結果論,最終使延遲降低 75% ,提升 4 倍吞吐量,並較 WiFi 802.11ac ( Wi-Fi 5 )在 2 x 2 連接提升 40% 的峰值速度,其中一項重要的關鍵是加入 1024 QAM 與 OFDMA 技術。
▲更低延遲、更高數據量是 Wi-Fi 6 顯而易見的特色
▲藉由 OFDMA 技術大幅改善資料傳輸效率
OFDMA 技術使得 WiFi 6 可將同一時間提出資料傳輸要求設備的資料捆成封包,較先前版本只能依照每個設備逐一發出封包的模式,能使網路傳輸更具效率,同時在 IEEE 802.11ax 也允許上下行支援 OFDMA ,以及依照資料量自動切換與分配使用 2.4GHz 或 5GHz 傳輸。
▲ Intel 的 Wi-Fi 6 採用更高的 160Hz 頻寬,較規範的 80Hz 高出 40% 傳輸性能
同時,標準 Wi-Fi 6 定義使用 2x2 80MHz ,不過 Intel 的 Wi-Fi 6 則使用選擇性規範中的 160MHz ,使得 Intel 的 Wi-Fi 6 較標準版本 WiFi 802.11 ac 達到近 3 倍的整體性能,而較標準版的 Wi-Fi 6 提升約 40% 性能。也由於 Intel 的 Wi-Fi 6 的整體傳輸性能逼近 2 Gigabit ,故 Intel 在行銷上將以 Wi-Fi 6 ( Gig+ )使消費者理解差異性。
▲ Intel 的 Wi-Fi 6 提供兩種模組大小
▲ Intel 表示 1216 大小的模組有助用於超薄設計產品、降低模組占用的 PCB 空間
Intel 的 Wi-Fi 6 解決方案除了整合核心與數位 MAC 與類比 RF 外,考量到不同設備型態, Intel 當前提供兩種不同版本的 Wi-Fi 6 模組,包括標準 2230 M.2 模組的大小,以及 1216 的模組,而 1216 模組可使用在追求極致輕薄的產品,如超薄筆記型電腦、 2 合 1 設備等,提供更不佔空間的模組。另外, Wi-Fi 6 僅在需要傳輸時才會進行溝通收發,也降低在行動設備上不必要的功耗。
▲ Intel 在台灣設有 Wi-Fi 測試實驗室
▲ 測試實驗室藉由配置大量設備連接模擬真實使用環境
雖然 WiFi 聯盟正式的 Wi-Fi 6 認證測試實驗室至少要至 8 月才會開放官方認證程序,不過由於屆時的測試基準設備將採用 Intel 的 Wi-Fi 6 解決方案設備,故 Intel 表示其 Wi-Fi 6 產品也等同是正式通過認證以及可以做為測試基準的設備,而 Intel 也在南港大樓內設有 Wi-Fi 6 的測試環境,藉由在射頻實驗室建構多裝置連接環境,作為頻測包括性能、相容性、向下相容等測試。
▲相容性也是需要測試的重點
▲ Wi-Fi 6 較 Wi-Fi 5 更重視多裝置連接的吞吐
▲由於延遲降低, Wi-Fi 6 直播也更為流暢
Intel 也透過實地展示強調 Wi-Fi 6 的表現,以 Wi-Fi 5 作為對照組,透過模擬真實使用情境在背景仍進行基本數據傳輸下,呈現雙方在進行影像直播的延遲表現,另外也進行 6GB 大小檔案的無線傳輸, Wi-Fi 6 僅需 40 秒即可完成檔案互傳。
6 則回應